第60章 赴淑贵妃的宴

2025-03-31 13:16:06

淑贵妃的话让渠英隐隐有些猜测,心里有关父亲仁慈的印象也发生了动摇。

你小皇叔的身体可好些了?中秋的时候,记得请他们夫妇进宫。

淑贵妃又替他理了理腰间的玉佩:不管他们与你父皇有什么过节,都与你无关。

渠英点头,不在过多说些什么。

中秋节,崇宁带着锦宁入宫赴宴,渠英亲自上门下帖,还是淑贵妃相邀,崇宁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被宣平帝恶心了这么久,在成功离间林家把宣平帝的丑行公之于众之前,她需要有人居中调解,让宣平帝暂时别找她的麻烦,省的她三天两头的浪费精神。

淑贵妃就是个很好的人选,宣平帝宠她,那讨好了她,宣平帝应该会看在她的颜面上安分些。

中秋节宣平帝也设宴,为此入宫的人极多,在宫门口还遇上了其他进宫赴宴的人,看见他们,好些人一脸热络关切的围了过来。

凌王的身体可好些了?都瘦了,可得好好调养才是。

王妃都清瘦。

尚且年轻,多多医治也是有希望的,莫要灰心。

臣认识一位郎中,改日请来为王爷诊治。

臣有一良方,明日就送到府上。

......他们都很热心肠,语气里的同情完全不加掩藏。

凌王年纪轻轻就不举了,惨呐,真惨呐。

锦润脸色阴沉不想说话,即便装作傻子,这种事对一个男人来说也很丢脸,特别是被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头儿安慰,弄得他像是提前与这种老掉牙的成一伙了。

不爽,非常不爽。

丢脸,非常丢脸。

即是身体不舒服,何苦强撑着进宫呢?鲁王妃一脸关切:这种宴席,犯不着搭理。

崇宁扯着嘴角,笑的勉强:贵妃娘娘有旨,让我们到正德殿去。

淑贵妃?鲁王妃满脸诧异:她可是十几年不与外人来往的。

崇宁垂眼:想必是为了七夕的事吧。

七夕,她可是救了太子渠英一命呢。

鲁王妃噙笑:那的确该谢,连我也要谢谢你呢,否则,我家可就要招惹大祸了。

看她的反应,崇宁心里有数了,怀王府和鲁王府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此事瓦解,自然也可说明,行刺另有其人。

从关切的人群中逃出来后,他们跟着宫人往正德殿去,引路的太监走在前面,他们也不方便说话,锦润只能一路拉着崇宁的手甩来甩去,无聊的样子十分欠打。

走了不多时,一座阳光下光彩绚烂的琉璃瓦屋顶的宫殿撞进眼睛,宫殿周围植满了百花,一片花海看得人艳羡不已,往来的宫女安静的打理花木,竟让人生出几分世外桃源的错觉。

虽然见多了深宫院落,但崇宁还是头一次瞧见这般华丽的宫殿。

渠英迎了出来,他今日穿着一身暗红色的衣袍,阳光下流光溢彩,越发衬得他意气风发,十几岁的少年,朝气洋洋。

小皇叔,小婶婶,请。

殿下今日不去赴皇上的宴席吗?还是头一次见后妃与皇上同一天置席设宴,还把太子留下来的怪事呢。

渠英笑了笑:因着我母妃十多年不见外人了,父皇交代我好好招待皇叔和婶婶,为此也就不用过去了。

原来如此。

崇宁接了话,跟着他进去。

如今的时节尚有几分盛夏余留的闷热,只是一进殿,就有凉爽之气扑面而来,清洌的鹅梨香钻进肺腑,让人的五脏六腑都生出清新凉爽的感觉。

崇宁一眼就瞧见了端坐的女人,算不得惊艳的五官,却是岁月都无法消弭的温柔亲和,眉眼弯弯,含笑的模样分明就是一个慈爱的长辈,一身宝蓝色的宫装,稳重端庄,让人无法生出半分隔阂警惕之心。

好亲和温柔的长辈啊。

参见贵妃娘娘。

他们行了礼,就连锦润也忍不住抬头瞧了淑贵妃几次。

他对淑贵妃全然没有印象,只依稀记得当年与渠英一块上学堂的时候,吃过一次淑贵妃亲手做的点心,那是她给渠英做的,渠英特意带到书房与他一块吃。

淑贵妃忙起身过来把他们扶起,细细的瞧了瞧崇宁后,便把目光放在了锦润身上,交握在一起的手时紧时松,嘴唇翕动,瞧他的目光心疼又欣慰:十几年未见了,皇叔也这么大了。

嗯。

锦润被她看的很不自在,那种感觉实在说不上来。

崇宁安静的看着他们,虽然淑贵妃说了与林老夫人差不多的话,可是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前者做戏的姿态让人作呕,后者的心疼却是能清楚感觉到的,真就是一个长辈最切实的关怀模样。

皇叔受苦了。

淑贵妃说着,便是屈膝一拜。

锦润和崇宁都吓了一跳,崇宁赶紧还礼:娘娘礼重,妾身不敢承受。

我是为皇上赔罪的。

淑贵妃目光歉疚:许多事,本不应该发生的,渠英,再给你皇叔谢罪,你们别当他是太子,此刻就当他只是寻常子侄就好。

渠英很听话,立刻抱拳:父皇因与大齐仁宗留有旧怨,所以处处为难小婶婶,此事实在不妥,还请小婶婶莫怪。

崇宁还礼不言,宣平帝招惹了她,让淑贵妃和太子来谢礼赔罪,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渠英保证,类似的事绝对不会再有,渠英已经派人去请杏林圣手,必定治好小皇叔。

锦润立马皱了眉:看病啊?我不喝药了。

小皇叔,子嗣为重。

渠英说话时,眉眼下意识的往崇宁身上飘了过去。

以崇宁的身份,若无子嗣,将来两国不和,她定然会被祭旗。

王妃到大梁也有半年了。

淑贵妃转过来,犹豫了一番才鼓足了勇气握住崇宁的手:想家了吧。

崇宁颔首不语,她自然是想的,却只想自己的母后一人。

都说家书报喜不报忧,我想你也不知该如何说自己的处境才是。

淑贵妃轻轻叹了口气:坐下吧,不用拘着规矩,自在些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