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帝位争夺(9)

2025-03-25 12:08:46

罗烨突然明白过来,罗湛方才说上面有易姑娘的指印呢。

这句话真正是指那封密信上的血指印,而非汗巾上的墨汁指印。

当初拿到密信时,信封上的血指印并不引人注意,毕竟是从死人身上取出的信件,不沾血才是怪事。

可是当密信与那块汗巾并排放在一起时,这枚血指印的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三殿下……潘贤还想辩解一番。

罗烨举起一手,示意他不用再解释了。

结盟之事,最重要是互相信任,而在他与罗湛之间,已经没有互相信任了,再怎么辩解也是强词夺理,反而落了下乘。

而两方势力除了信任之外,还可以因为另一个原因结盟,那就是制衡。

罗烨不再去看桌上的两件证物,坦率地说道:三弟,过去的事已经过去,如今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孟蜻亦佩服罗烨的当机立断,但不管罗烨是如何地拿得起放得下,此时掌握谈判的主动权已经牢牢握在了孟蜻手中,他便干脆利落地提条件了:湛无意皇位,只想做个安稳王爷,在二哥登基之前,湛可以……在各方面相助二哥,只要二哥许下一个诺言。

罗烨颔首,郑重道:吾罗烨在此对天发誓,从今日开始与吾弟罗湛结盟,只要吾弟罗湛助吾登上帝位,并没有背叛伤害吾之举动,吾绝不会先背叛伤害吾弟罗湛。

若违此誓,天诛地灭,吾必横死。

孟蜻同样郑重发誓,自然,是用罗湛的名义。

随后他微笑道:二哥若想向皇叔告状,湛可以提供人证。

皇室宗亲若有违法纪,由大宗正院管,而大宗正院现在的宗人令,便是由罗烨罗湛他们的皇叔罗淮所担当。

罗烨与罗湛一起状告罗邃投毒暗杀,人证有罗湛府中投毒的两名仆役,以及他们咬出的直接主使人,物证便是向将军以性命换来的那封密信,以及罗湛当晚吃剩的糕点。

人证物证俱在,一告一个准。

罗邃从罗湛那里回到自己府中,正在找谋士商议,该如何试探罗湛是真中毒还是假中毒,就被大宗正院请去问话。

他虽对投毒之事矢口否认,却还是因罗烨罗湛提供的证物齐全而被关押起来。

若要真正定罪,大宗正院还需详细调查此案。

但不管怎样,四皇子罗邃暂时是妨害不到罗烨与罗湛了。

罗烨在书房听闻罗邃被捕的消息,击掌赞道:此次能与三弟联手,顺利压制罗邃,全为易姑娘之功!易姑娘想要什么赏赐?于懿急忙摆手道:殿下谬赞了,这都是殿下英明决断与潘大人运筹帷幄之功,民女哪有什么功劳?民女在那份密信上无意留下的指印差点就坏了殿下大事,民女哪里还敢要什么赏赐?自从那一日在罗湛府中谈判回来,罗烨和潘贤商议事情都会带上她,以示对她的信任与重用。

潘贤微笑道:易姑娘不必谦逊,此次能说服三皇子,易姑娘功不可没。

易姑娘若有什么想要的赏赐,尽管放心说吧。

要说潘贤心里没点酸溜溜的感觉那是假的,他觉得易瑶还是年轻识浅,虽然在罗湛府前半段的表现都颇为冷静机智,但去接砚台那一下除了卖弄武艺之外对谈判没有任何好处,还成了最大的败笔,导致二殿下在谈判中落了下风,虽然最后还是结盟成功,但就此落了一个把柄在三皇子手中。

说实话,若非她是易牙子之女,二殿下绝不会如此重用她。

于懿低头沉默了一会儿道:若说赏赐的话,民女斗胆,希望二殿下能厚葬向将军。

罗烨敛去脸上笑容,肃然点头:易姑娘放心,向将军赤胆忠心,小王深为将军此次遇害而痛惜悔恨,就算姑娘不提,小王也会厚葬向将军。

于懿深深行礼:民女谢过二殿下。

--在灵堂中停放了五日之后,向将军被厚葬在京都之郊。

从郊外回府后,于懿避开了所有人,连侍婢都赶出门去,在房中独自呆了一天一夜,饮食不进。

罗烨府中上下都认为她是因向将军之死伤心欲绝,并不来打扰她。

事实上这一整天于懿都躲在房中,不用应付罗烨潘贤,反而过得颇为悠哉,三餐吃得都是通过终端买的冷三明治,免得有食物香味留在房中,这就穿帮了。

孟蜻若是有空的时候,她就与他聊会儿,商量任务结束回去后,要怎么去打点经办父亲案子的官员。

若是宇文信有事找孟蜻商议,她就从耳机中听他们说话。

夜里她照例和孟蜻视频一会儿,两人才各自睡下。

第二日,于懿还是不进食,侍婢劝她,她只说自己不饿,除了早晨让侍婢送过一回清水之外,什么都没要过。

到了下午,房门又被敲响。

易姑娘?听说话声音,门外居然是罗烨。

殿下?!于懿本来等得是潘贤,倒是没想到罗烨会亲来。

她急忙关了终端,下床照照镜子,她脸上化得妆没什么破绽,脸色看上去苍白又憔悴,眼皮却是红肿的。

她匆忙走到门前将房门打开,低头行礼。

罗烨温言问道:易姑娘,小王有一事相询。

于懿一怔,随后道:殿下请讲。

罗烨道:易姑娘请出来说话。

于懿默默跨出房门,只见院子里设了一张桌、两张椅子,桌上布着饭菜,便知罗烨之意。

她默默走到桌前,待罗烨坐下后也跟着坐下。

罗烨指了指桌上饭菜:易姑娘为师兄伤心,这是人之常情,但凡事皆有度,若是过度放纵自己的伤心,以致伤了身子,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就算是易姑娘并无胃口,也给小王个面子,多少吃一点把。

他都说到这份上了,于懿便不能再执拗不吃,举筷尝了几口桌上菜肴,又放下筷子轻声问道:不知殿下有何事相询?罗烨轻笑道:说是有事相询只是幌子,易姑娘本是冰雪聪明,为何还要追问小王?于懿点点头,伸筷又夹了块豆腐吃,随后为难道:民女感激殿下美意,只是实在吃不下……她才吃过一个三明治,是真的吃不下了。

罗烨也不再勉强她,命侍婢撤了桌上饭菜,端上两碗茶。

于懿掀开茶碗的盖子,见里面并非清茶,而是泡着红枣山楂等物,喝起来酸甜开胃。

等于懿喝完这碗茶,罗烨便起身告辞。

于懿回到房中,孟蜻在她耳机中说道:罗烨真的很想请易牙子出山哪!看来晚上你还有好东西可吃。

于懿叹道:就是有再好吃的,我也不能多吃啊,还不是要眼睁睁看着。

孟蜻道:娘子下午先吃点东西垫底。

这会儿于懿心情颇好,对他撒娇道:顿顿吃三明治,都吃腻了。

孟蜻想了想道:那就吃肉夹馍吧。

于懿:……--到了晚上,罗烨果然又来了。

于懿做出过意不去地样子道:民女感佩殿下盛情,不会再像昨日与今日这样不顾惜自己了,还请殿下不要再为民女如此费心,民女实在担当不起。

罗烨笑道:若是易姑娘肯早些说这些话,小王也就放心了,可是这会儿小王已经全都准备好了,至少今晚易姑娘就赏光一回吧。

于懿只得答应了。

这一次没在院里摆开桌椅,罗烨将于懿带到一处湖心亭里。

正当金秋良辰,入夜后园子里凉风轻拂,极为宜人。

亭外月色波光相映,亭中烛光灯影朦胧。

桌上布置的菜肴看起来颇费了一番心思,所有菜品皆是以蔬果为主体,却在看不出的地方佐以切得极细的肉糜或是熬制多时的鲜美高汤,不但颜色丰富,香气亦勾人食欲,品尝起来却清淡爽口,丝毫不觉油腻。

于懿出身侯府,自然懂得,这一桌菜怕是这皇子府中最好的厨子,花了好一番心思与时光才能做得出来的。

比如那道鸡汁豆芽,每一根豆芽中心都塞有一条比发丝粗不了多少的鸡肉糜,再以去油高汤烫熟,将汤汁收浓后浇于豆芽上,虽是蔬菜的外表,味道却是鸡肉的鲜味。

光这小小一碟豆芽,恐怕就要好几名厨娘忙上整整一个下午才能做就。

但她也就是多吃了一筷而已。

罗烨只是要笼络人心罢了,这些东西虽然费时间,对于罗烨来说,不过就是说一句话的事情,自有整个皇子府的人为他去做成。

吃到六七分饱后,于懿放下筷子。

罗烨便命人撤去还剩大半的菜肴,上茶。

这会儿不是午间那种开胃的果茶,而是茶香清雅馥郁,茶汤金黄澄澈的佛手。

罗烨亲手斟茶给她。

这一下于懿还真是受宠若惊了,急忙道:让民女来斟茶吧。

罗烨微笑着看她将自己的茶杯斟满七分,端起茶杯轻闻其香,随后微抿品之。

品过两泡茶后,罗烨道:易姑娘,这些天小王心中一直在犹豫着一件事,小王也知此时就提此事太过鲁莽草率,但……他仿佛在思量该如何表述,又仿佛有极为难之处。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