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要快些长大

2025-03-31 13:21:38

你大婚第二日扔下我消失不见就是为了去临川见漫漫对吗?裴应川还以为姜夷白在指责他在大婚第二日就丢下他不管。

他静默了一瞬,低声说了句对不起。

姜夷白轻嗤一声:你明知道我整日念着漫漫,你走的时候为何不带上我?为什么连她最后一面都不让我见。

姜夷白边哭边抱怨道。

裴应川,你讨厌我,嫌恶我,我都不在乎。

姜夷白将程喜漫临死前写的那封信扔到床上。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是你明明知道漫漫是我最好的姐妹,她从小听我话,或许我去了临川就能劝得动她。

也就没有如今这档子事了。

泪水不断从她的眼里流出,从白皙的脸颊上滑落,一颗一颗打在裴应川的手背上。

裴应川哽咽:我... ...许是因为当初将程喜漫独自丢在临川而懊悔,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漫漫的死,我有责任。

裴应川迟疑了一瞬,选择坦然承认,当日他如果将妹妹带回来就好了。

阿晏就不会醒不来,母后更不会以泪洗面哭坏了身子。

夷白就不会更加嫌恶他。

亦或者说,当初他就应该在查清浮玉山岩穴的事情后选择将那些人一网打尽,便不会有接下来的事。

终归是他太贪心才落得个亲人朋友一个接一个的死去的下场。

思及此,裴应川自嘲地笑了笑。

——转眼间便到了腊月。

江南的冬日,能等到一场雪本就已经是幸事。

可今年的京都,接连下了好几场大雪。

玉真观,皇后坐在小几前给云畔梳头。

皇后姨姨,我想阿嫂了——也想大哥哥。

云畔低垂着脑袋,肉嘟嘟的手指时不时地戳一下 锦衣上锈着的花苞。

小团子憋着嘴巴,眼底包起了一汪泪水,看起来好不可怜。

皇后握着木梳的手顿了顿,眼眶逐渐湿润:你阿嫂和你大哥哥要去做一件大事,等畔儿长大就能见到他们了。

云畔点点头,转而怯生生地看向铜镜中的皇后。

那我要乖乖吃饭,这样才能快些长大。

皇后叹了口气,微勾着嘴角摸了摸云畔的发顶:以后你就住在本宫这里,好不好?云畔抿了抿唇,有些犹豫地看向皇后:可、可以吗?皇后笑着点头:当然可以,那畔儿愿不愿意跟本宫住?云畔抬手摸了摸脑袋上新梳好的发包包。

她静默了半晌,而后乖巧点头:愿意的。

阿嫂临走前让淮意哥哥将她带到皇后姨姨跟前暂住。

回京的路上,她有听淮意哥哥提起过。

淮意哥哥说,皇后姨姨对阿嫂疼爱的不得了。

她也好喜欢皇后姨姨。

那就留在这里等大哥哥和阿嫂回来吧。

思及此,畔儿在心底暗暗祈祷:希望大哥哥和阿嫂能平安回来。

皇后见小团子低垂着脑袋,嘴角嘀嘀咕咕,便知道云畔想程喜漫了。

她将云畔抱在怀里,边跟小团子说话边做着女红。

云畔低头认真地看皇后绣出一朵海棠花,小姑娘惊讶得瞪圆了眼睛。

随后她便撒娇耍赖地缠着皇后教她做女红。

这京都的世家女子中,论绣工,你阿嫂敢说第二,便没人敢称第一。

云畔闻言也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我阿嫂给我裁了好多新衣裳。

这件藕粉色褙子就是她给我做的呢。

云畔伸手指了指身上的那件棉褙子。

皇后本沉浸在思念程喜漫的情绪中无法走出来,但是在听到云畔乖巧软糯的话语后,脸上好不容易露出了一点笑容。

原先她还想着漫漫自小娇生惯养着长大,莫说是带孩子了,就是出了远门,怕连自己都照顾不好。

在漫漫十二三岁的时候,她就开始给她留意那些相貌品性皆出众的世家公子。

但挑来挑去都没有让她满意的。

那阵子她还常常感叹,若是信国公府的小世子还活着就好了。

那个孩子性情温顺和善,学识也是一等一的好,就是身子骨弱了些。

但信国公夫妇将那孩子当珍宝似的养着,各种珍贵的药材都往孩子肚子里塞。

但天意弄人,原本和和美美的一家人心想旁人的妒忌和陷害而变成今日这番情景。

信国公的两个孩子更是流落在外许多年。

阿晏带着弟弟在临川苦熬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要过上好日子了,偏偏... ...皇后不敢再往下想。

就在这时,皇后跟前的大宫女进来传话。

皇后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不多时,裴应川带着祝灿走了进来。

儿臣请母后安——皇后娘娘金安——皇后抬眸,在看到个头已经长大裴应川腰间的祝灿,眼里的笑意更深了。

阿灿,过来。

皇后朝祝灿招了招手,到本宫这里来。

祝灿犹豫了一瞬,随即乖巧地走了过去。

傻孩子,叫本宫皇后娘娘多生分呀。

皇后抬手捏了捏祝灿圆润的耳垂,笑道,以后你也跟着畔儿一起喊姨姨。

祝灿有些犹豫地看了皇后一眼,垂在身侧的手紧紧攥着衣摆。

皇后瞥见小家伙纠结的小脸,不由得轻笑了声。

她也不着急,只是牵着祝灿的手坐在桌旁。

随即又剥了一个橘子递给祝灿:可甜了,尝尝。

皇后心想,阿灿比畔儿大了几岁,性子又随了祝晏,心思敏感,自然想的多一些。

即使小家伙不叫她这一声姨姨,她也会替已经故去的卢氏和祝晏照顾好这个孩子的。

卢氏也是个命苦的。

祝灿怔愣了一下,接过橘子后恭敬地向皇后道谢:谢谢。

他顿了顿,有些支吾道:谢谢姨姨。

皇后闻言笑着揉了揉祝灿的发顶,弯着眉眼满脸疼爱地看着他:阿灿,姨姨问你,你是想留在玉真观和畔儿一起陪着我,还是想跟着你太子哥哥?皇后此话一出,倒让祝灿有些为难了。

哥哥和阿嫂不在,他和畔儿在京都又没有家。

皇后和太子殿下心地善良,暂时收留了他们兄妹。

他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选。

到底是跟着太子殿下呢?还是和畔儿一起留在玉真观陪着皇后娘娘?而且在临川和阿嫂分别那日,阿嫂明明说是让他和畔儿暂住在皇后娘娘跟前。

只是这几日太子殿下总是有意无意地问他愿不愿意留在东宫。

今日皇后娘娘又抛出这个问题让他选择。

就在祝灿歪着脑袋认真思虑时,裴应川开口了。

母后,让阿灿跟着我吧。

裴应川走上前来摸了摸祝灿乌黑的发顶,温声道:阿灿到了读书的年纪,该让他去国子监读书了。

畔儿还小,让她跟着您,儿臣放心。

说话间抬眼瞥了一眼躺在床上睡得脸蛋儿红扑扑的云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