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祝灿烧纸钱

2025-03-31 13:21:38

昭灵寺算不得大寺庙,但庙宇参差错落,墙上印着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大字。

比起喧闹繁华的京城,昭灵寺像特立于繁华闹市中修行的高人,寺庙门口,人们排着长队,只为在菩萨像前三叩大拜祈求平安。

祝灿肩上背着包袱,手里拎着个竹篮,竹篮里装着果蔬吃食,他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一直往前走,走进寺门,跨过门槛。

一抬眼便看到大殿中央的那尊释迦牟尼的塑像,大殿里有僧人虔诚诵经。

他双手合十跪在大殿的蒲团上,嘴里念念有词。

隔了半晌,又虔诚地朝佛祖磕了头,随后起身去外面付了香火钱,燃了三支香。

待上香祈福结束,他让福来和几个护卫在寮(liao)房歇息,他自己则背着小包袱去了后山。

后山的一处空地上,祝灿从包袱里翻出一些纸钱在地上,跪在上面磕了几个头。

他 白皙清瘦的脸上,短眉紧锁,落寞地垂下眼帘。

单薄的小身板微微颤抖,圆圆的星星眼肿的像核桃,卷翘的长睫上还挂着几滴泪珠。

哥哥,我会照顾好妹妹的。

祝灿瘪着嘴角,一开口说话,眼泪便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扑簌簌地往下落。

你在地下也要保护好阿嫂,见到阿娘的话要记得代我向她老人家问好。

祝灿深吸了一口气,哽咽道:哥哥,他们都瞒着我和妹妹,但我知道你和阿嫂出事了。

这让祝灿又想起了前几日他去书房找裴应川的时候,无意间听到裴应川和宋宁的对话。

宋宁问道:殿下,祝校尉和程大夫的事要不要告诉阿灿?裴应川长叹了一口气,应道:先瞒着吧,阿灿还小,等他年岁大点了,我再同他说。

听到这段对话的时候,祝灿的身子僵在门外。

前段时间他心里总是惴惴不安,还会做噩梦。

哥哥嫂嫂离开那么久都没回来,他每次向太子殿下提起哥哥嫂嫂的时候,太子殿下总是有意无意地躲避这个话题。

原来哥哥嫂嫂真的出事了。

临川瘟疫横行,嫂嫂想要解决肆虐的瘟疫,必定会以身犯险。

嫂嫂和哥哥恩爱两不疑,嫂嫂出了事,哥哥怎会独活?寒风呼啸而过,被烧成黑灰的纸钱随风飘荡,像极了孤零零的游魂。

祝灿抬眸,开口喃喃道:哥哥,阿嫂,是你们吗?可是回应他的却是一阵静谧。

祝灿回到寺庙时,太阳已经开始西斜。

他和福来回东宫的路上,那些书生门客在街道两旁的茶坊酒肆议论纷纷。

有个尖嘴猴腮的门客小声议论道:宫里死了人。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只见那位门客又道:死的是那位深受陛下宠爱的二皇子。

听说是病死的,死的时候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

另一个门客附和道:二皇子倒台,那武安侯府和何贵妃怕是蹦跶不了几天了。

有个书生打扮的青衣男子反驳道:你这消息属实有些闭塞,那位何贵妃早都被陛下禁足了。

众人闻言又是一惊,齐声问道:禁足?那个青衣男子继续道:是啊,听说与三年前皇后和程家的那起冤案有关呢。

宫深似海,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众人感叹道。

有几个书生感叹道:我就说嘛,皇后娘娘可是一位贤后,怎么会做出那种事?定是被何贵妃诬陷的。

坐在马车里的祝灿听到众人的议论时不由自主地皱紧眉头。

裴云亭死了... ...祝灿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并没有泛起多大的波澜。

他只觉得这是报应,是老天对裴云亭的惩罚。

他是在回京后才得知裴云亭是北黎的二皇子的。

一个养尊处优、金尊玉贵的二皇子为何要来偏居一隅的临川城?自从那位二殿下来到临川之后,临川在短短的几月发生了那么多大事,死了那么多人。

他虽年纪小,但也懂得朝廷的权力争斗有多残酷。

祝灿隐隐觉得临川发生的这些事与裴云亭有关。

——回到东宫后,天色渐暗。

这是祝灿在没有哥哥的陪伴下过得第一个除夕,即使东宫的年夜饭极为丰富,即使能在这里看到京都最绚烂的烟火。

但对他来说,这个除夕,是他长这么大过得最孤单的一个年。

大年初一,裴应川和姜夷白带着祝灿和云畔去给皇后拜年。

刚回东宫没多久,皇帝又派掌监公公福玉来东宫传裴应川入宫的口谕。

还让裴应川带着祝灿一起觐见。

去崇政殿的路上,裴应川低头朝紧抿着嘴巴的祝灿笑了笑:父皇很随和的,不用紧张。

他知道祝灿在担心什么,于是牵起祝灿的手,温声道:他问什么,你就答什么,不用考虑那么多。

若是父皇看到祝晏的缩小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年少时,父皇对祝晏的疼爱可不比他们这些皇子少。

不然怎么可能让一个他在小小年纪就封了世子?父皇今日见祝灿,大抵是为这个孩子安排好了后路吧。

虽说阿晏不想让祝灿回到信国公府,但对于如今的阿灿来说,信国公府才是他最好的去处。

父皇大抵有让阿灿认祖归宗的意思。

但裴应川一想到自己那个不省事的姑姑,只觉得一口闷气堵在胸口上不来。

阿灿是要认祖归宗的,但在这之前,必须得除掉裴微月。

裴应川想起裴微月这些年做的那些荒唐事,不由得皱了皱眉。

裴微月当年只是仗着太后的宠爱嚣张跋扈罢了,实则没什么心机城府,倒是好对付。

虽然裴云亭自戕在皇子府,但何贵妃和武安侯府绝不是好对付的。

一大一小两个人揣着一肚子的心事来到了崇政殿。

在掌监公公福玉进去传话的间隙,裴应川又温柔地摸了摸祝灿的发顶,示意他不用紧张。

小家伙跟着祝晏,自幼在临川长大。

加上如今没有了哥哥的庇佑,心里多少有些紧张是在所难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