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整肃了纲纪

2025-03-31 13:21:38

入了七月,京都的天气好似烧着一团火,护城河的河面上平静的没有一丝涟漪。

街巷上的青石板路和茶肆酒巷的灰瓦被太阳炙烤,连空气里都弥漫着闷热。

短短几月,京都的局势发生了天翻天地的变化。

端午过后,崇德帝任命年迈的武安侯为镇西大将军,派兵十万前往西疆讨伐邦国西狄。

两月之后,武安侯兵败西疆,十万大军无一生还,而年迈的武安侯也被西狄人俘虏了去。

崇德帝震怒,以武安侯兵败,丢失西疆数座城池为由下旨削了武安侯的爵位。

紧接着,西疆又传来武安侯被俘后投靠西狄的消息。

崇德帝又以此为由,派南北镇抚司的人彻查武安侯府。

经过数日的彻查,更加坐实了武安侯的罪名。

武安侯与东夷人暗中勾结、倒卖武器军情和宁州能海关各城的布防图。

武安侯的几个儿子更是结党营私、欺压百姓、倒卖私盐,甚至伙同长公主裴微月贪污军饷数十亿两白银。

从武安侯府查抄的金银财宝约莫有几十车。

除此之外,武安侯身上还有数十条其他的罪名。

其中最为严重的则是武安侯竟然在府邸建了一座地宫,整座地宫都是由黄金打造而成,奢靡至极。

地宫则完全是按照崇政殿的构造和格局而建,龙椅、十二旒平天冠冕、冕服、帝王玉圭一应俱全。

这些数不尽的凿凿证据皆印证了武安侯的谋逆之心。

天子震怒,只一个武安侯便担了几十条罪名。

因此,崇德帝对武安侯的处置方式更是毫不留情,诛杀武安侯十族七百六十二人。

朝廷中这些年与武安侯府勾结的朝臣皆被株连。

这些臣子里,有左都御史,工部、吏部和兵部尚书,以及骁骑尉李仲等人。

一夜之间,崇德帝将这些与武安侯暗中勾结的臣子全部诛杀,更甚者则是诛杀九族。

北黎朝廷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或许崇德帝早有准备,朝中的这些重臣刚被诛杀没过多久,便有新臣子接连上任代替旧臣。

崇德帝此举不仅赢得了民心,还让周边各邦国为之震惊。

北黎朝廷竟能在短短数月清剿佞臣,这是其他各国几代皇帝都做不到的事。

史官更是将此次的朝纲整肃称为崇德政变。

曾经冠宠后宫的何贵妃自缢于长乐宫,崇德帝最宠爱的怀烟公主则被派往南疆和亲。

崇德帝将从武安侯府查抄的金银财宝全部充入国库,兵器盔甲和几千台火器则被运往西疆用来讨伐西狄。

--崇政殿,崇德帝高坐于龙椅之上,俯视着下面的臣子们。

诸位爱卿,朕要发兵,伐西狄灭东夷,诸位可有异议?崇德帝凤眸低垂,薄唇勾起一抹浅浅的弧度。

他摩挲着手中的玉扳指,只安静地看着臣子们面面相觑。

就连一向主张求和的顾学庭,今日都没有再站出来反对崇德帝的这项提议。

如今国库充盈,朝廷何愁养不起北黎的百万大军。

陛下宅心仁厚,更是免了百姓十年赋税徭役,举国欢庆,百姓乐道赞声。

陛下,朝廷要发兵讨伐西狄和东夷两国,臣等并无异议,只是... ...说话的人正是丞相姜懿。

崇德帝掀起眸子打量了一眼姜懿,嘴角勾起温和的笑意:丞相有何顾虑,尽管直说。

姜懿转身扫视了一眼身后的朝臣,而后又迎上崇德帝打量的目光。

何瑾带十万兵讨伐西狄,兵败而归,可见西狄的军队并不弱,若是贸然讨伐,只怕... ...姜懿口中的何瑾正是被西狄俘虏而去的武安侯。

他顿了顿,又道:不仅如此,陛下既要发兵,那必须要有统领三军的将军,可此次镇西、征东的将军该派哪几位?姜懿想了想,继续道:臣认为此事还有待商榷。

崇德帝微眯的凤眸中闪过一丝错愕,姜丞相在朝为官十余载,向来谨慎,在朝堂上更是不会轻易谏言。

今日却能主动站出来提出自己的看法,倒是让他有些刮目相看。

不过崇德帝很快就镇定下来,他拿起桌案上的奏折随意翻看了几页。

隔了半晌,他抬眸扫过站在武将行列最首位的祝尧,一脸玩味道:祝卿有何看法?语气慵懒随意,像是在和祝尧讨论一件不足为奇的小事。

虽说祝尧和高座上这位杀伐果断的皇帝是竹马之交,但今日朝堂之上,商榷的可是关系到国之根本的大事。

他万不可马虎,更不能随心而论。

况且上座的这位是北黎的皇帝,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崇德帝的任何一个念头,都可能决定信国公府的荣辱和他的生死。

而且经历了武安侯一事,祝尧只觉得自己愈发看不透崇德帝了。

这般想着,祝尧心里只觉得有一股无名的压力像大山般压着他。

祝尧思忖片刻,才道:臣附议姜丞相的看法。

此话一出,不仅是崇德帝和朝臣,就连姜懿也为之一惊。

姜懿是文官之首,而祝尧战功赫赫,如今又被启元帝封为信国公,集万般荣宠于一身。

但偏偏皇帝极为倚重的两位朝臣,在朝堂之上极不对付,互相看不起对方。

可今日祝尧竟破天荒地附议姜懿的看法,怎能不让众臣子讶异。

祝尧也不理会朝臣们向他这边投来的各种复杂的目光。

他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臣与西狄国的军队有几次交锋,他们的军队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拿西狄国没有办法。

祝尧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话皇帝听进去了多少,或者好不好。

他轻轻抿了下唇,继续道:臣认为应该将从武安侯府缴获的火器运用到讨伐东夷之战上。

我朝与东夷相隔于宁海,若想讨伐东夷,将士们必须要东渡宁海。

他抬眸观察了一眼崇德帝,见崇德帝面色温和,于是继续道:那么我们必须要创办海师,造火器和军船。

这些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祝尧说完之后,抬眸迎上崇德帝赞赏的目光。

崇德帝轻舒一口气,问朝臣:众爱卿觉得信国公的意见如何?臣等附议--众朝臣俯首行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