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后浑身绷直,目光冰冷地看着皇帝。
皇帝却恍若不觉,只盯着门边身量娇小的女童,语若寻常问起:朕听说那个刺客到现在也没找到,你见过刺客,可能说出他的形貌?唐小白稍抬起头,看了皇帝一眼。
瘦瘦高高的身形,面容并不是自己脑补的那样阴沉可怕,甚至还挺英俊,只是目光深邃,看得人心里止不住发寒。
唐小白定了定神,点头,道:大概和陛下一样高——胡言!太后冷冷斥道,普天之下,何人敢与天子比肩?唐小白从善如流:比陛下矮一点……矮许多……皇帝的脸色没什么变化,又问:你可曾听到那人说话?是否长安口音?唐小白想了想,摇头:不是长安口音。
那个黑衣刺客说话确实是带点口音的,那种口音和她穿书后自带的口音不一样。
不过她也是直到现在才知道自己这个是长安口音,至于刺客的口音,她猜测极有可能是镇州那边的口音。
不过,就算她猜到了,她也不想说,反正正常的燕国公府二小姐也不可能听得懂什么地方口音。
就算皇帝问了,她也能理直气壮地回答不知道。
不过,皇帝却不是这么问——你仿着说一句那人的话教朕听听。
皇帝的目光居高临下锁在她身上。
模仿刺客说话?唐小白一愣,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昭仁殿中,众人见那小小的唐二小姐一脸乖巧状点头,清了清嗓子,随后将脸皱成一团,学成年男子粗着嗓子道:不许出声!否则——杀了你!惟妙惟肖,以及……古里古怪……就好像唱歌时每一个调都跑偏了。
殿内静了片刻。
仿佛是波斯口音?太后道。
妾曾听过天竺僧讲经,口音也有点像。
皇后道。
唐小白睁大她无辜且迷茫的双眼。
在她熟悉的那个世界里,大家管这种口音叫外国腔,这里就不知道了。
皇帝却没有瞎猜,直接跳过了这个问题,继续问下一个:听说那日除了你,还有个奴仆也见过刺客?话刚问完,就见方才还灵动活泼的小姑娘小脸一白,目光闪烁着低下头:是、是……皇帝眼睛微眯,语气加重了分量:是什么?是、是有个奴仆……语气心虚得十分明显。
皇帝盯着她看了片刻,道:你可知什么是欺君之罪?小姑娘身子猛地一震,慌忙摇头,听声音都快哭了:不、不是,阿姐、阿姐让我不要往外说——不要往外说什么?皇帝的目光陡然锐利,喝问声在殿堂内震响。
太后眼神变了变:皇帝——让她说!皇帝眼也不眨地将太后的话堵了回去。
他倒要听听看,燕国公府到底有什么瞒着他!不要说、不要说我扎了那个人一刀——小姑娘终于不堪天子威重,瘫坐在地,泪珠儿沾湿眼睫,将坠不坠,格外惊惶无助。
但殿内没有一人顾得上怜悯她。
皇帝沉默着,神色间隐隐猜疑。
太后垂眸不再言语。
皇后则欲言又止,到底还是没有说话。
别人不问,也可以自己说啊!唐小白抽噎了一声,继续说道:那个坏人,他拿匕首威胁我,我要是被他威胁了,阿姐一定会怪我没出息,我见他流血流得厉害,精神也不太好的样子,就趁他不小心,抢了他的匕首扎了他一刀,后来、后来我就逃走了……说到这里,小姑娘仿佛心里松快了一些,也说得很流利了:阿姐说我小小年纪,不能这么凶悍,以后会嫁不出去,而且要是照实说,官府的人会一直盯着我,所以对外只说是家奴碰巧救下——怯怯看了皇帝一眼,我们没有要欺君……阿姐说那个刺客要是犯了大事,外面会有风声,没有风声就只是个小毛贼,没什么要紧……没想到陛下会对小毛贼感兴趣……太后嗤笑了一声,道:为了这么个小毛贼,皇帝还真是耍尽了威风,把个孩子吓哭在我这昭仁殿。
皇帝掸了掸袖子,一声不吭地走了——……她真这么说?幽暗室内,少年蓦然睁眼。
是,昭仁殿里都听见,答话声难掩欣喜,殿下可以回燕国公府了!少年嗯了一声,心中迷惑不解。
为什么要将他摘得这么干净?……为什么将丁十七摘得那么干净?回到燕国公府后,唐小白不出意外遭遇了这个问题。
答案是早就准备好的:先前听小舅和周先生说的,仿佛刺客从我们府里逃走,我们就要担上一定的关系,我就想,我当时要是刺了刺客一刀,不就可以证明我们跟刺客没有关系了?众人纷纷侧目。
唐小白有些忐忑:我说得不对吗?虽然考虑的时候自觉是周到的,但被这么多人一盯心里就虚了。
纪国大长公主哈哈一笑,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对!对!我们家小白可真聪明!顾凌也含笑点头:小白考虑得很周到。
那刺客以利器威胁燕国公府幼女,又遭小白刺伤,与我们只有仇怨;谁叫宫里压着刺客的消息,我们也不知涉及多广,为护着家中小女稍作隐瞒是人之常情。
唐小白这才放下心来。
她从宫里出来时,不但唐娇娇和顾凌在宫门外候着,连她亲外祖母纪国大长公主也来了,浩浩荡荡接了她回家。
接回来就是一顿事无巨细地问。
唐小白也知道事关重大,回答得十分仔细。
别人都是安安静静听着,只有纪国大长公主一会儿骂皇后贱妇欺我孙儿,一会儿骂皇帝自小便贼眉鼠眼,深刻解释了唐大小姐的一身气质的由来。
待她全部交代完毕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疑问——太后为什么帮她?这个问题唐小白也想不通。
她记得书里的太后并不喜欢唐娇娇,对燕国公府也没什么好感。
想来想去,她觉得只剩一种可能了——难道是我太可爱了?……折腾了一上午,把纪国大长公主和顾凌都送走后,唐小白可以回去休息了。
然而,刚离开长辈们的视线,就被唐娇娇一把揪到面前。
大小姐眼含杀气,低声质问:你把我扯进去,是不是为了把丁十七摘出来?第015章 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允许有漏网之鱼面对如此直击心灵的质问,唐小白回答得格外真诚:怎么可能!我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我们燕国公府啊!哦?真的!难道我不姓唐?唐小白发自肺腑地反问。
她护着小秦不也是为了燕国公府。
唐娇娇狐疑地打量了她好几眼,也没发现什么破绽,这才勉强点了头,走吧,送你回房!唐小白婉言谢绝:这点路我自己会走,阿姐你忙你的,不用管我!我没什么忙的,答应了阿娘送你回房,不差这几步路。
唐娇娇道。
可是我差啊!唐小白硬着头皮道:阿姐,我要去下西偏院——你还说不是为了丁十七!唐娇娇顿时杏眼圆瞪。
这是两回事!唐小白解释道,我这不是好久没见到他了——好久是多久?一个月?两个月?唐娇娇满脸嘲讽,你见他干什么?见不到他活不了了?唐小白扶额。
活不了的是姐姐你啊!你为什么总拦着不让我见他——语气忽顿,唐小白惊疑不定地看着大小姐,你不是把他怎么了吧?不会是趁她没注意就把小秦送人了吧!我能把他怎么了?唐娇娇被她这眼神看得大怒,谁跟你似的天天盯着个小奴!爱去就去,我懒得管你!说罢,拂袖而去。
气走了姐姐,唐小白原地愧疚一秒,便高高兴兴往西偏院去了。
她是得去看看她家小秦,毕竟也是费了不少力气保下的,不好好看在眼里怎么行?然而到了地方,却和昨天一样,房门紧闭,安静得好像屋里没人似的。
唐小白皱了皱眉,眼睛往旁边掠了半圈,便看到了她新选的小侍从。
你怎么又在这儿?唐小白觉得有些古怪。
这个少年和秦宵同岁,长得更瘦小一些,容貌虽不如秦宵出众,也是干净清秀,眼睛微弯,唇角微翘,见人自带三分笑,模样既讨喜又显得乖巧。
奴被选作二小姐侍从后,由王管事安排,挪到了丁十七隔壁居住。
这位名叫丙十六的少年答道,嗓音清脆,口齿也十分伶俐。
唐小白点了点头,瞥了一眼秦宵的房门:又吃过药睡下了?丙十六依稀默了一瞬,答道:是……你亲眼看到他喝了药睡下的?唐小白盯着丙十六问。
丙十六面露困惑,摇头道:奴不曾亲眼见到,只是每日膳后有人送药进去,服药后便闭门不见出入,所以奴猜测是睡下了。
那他一般睡到几时醒来?醒来可出过房门?丙十六被问得有些局促:奴并未时刻留意,不曾亲眼见过丁十七出门……唐小白心头一沉,抬了抬下巴:你去敲门!叫他起来!丙十六应了声是,上前敲了几下门,又喊了两声。
屋内毫无动静。
把门砸开。
唐小白面无表情地说。
别是到头来她在前线奋斗,却被人从后方抄了底!丙十六得了命令,退开两步,蓄力正要撞门——门开了。
唐小白反射性向前走了两部,恰见门开过半,两日未见的少年映入眼帘。
衣衫懒懒,发丝乱乱,眉眼惺忪迷糊,两颊散着红晕,一副刚睡醒的模样。
二小姐?少年困惑地看着她。
唐小白有点尴尬:呃……我……,对!我有件事要找你!突然想起了前两日记挂着要告诉他的事——……听完她的话,少年满脸惊愕。
唐小白抿唇矜持地笑了一下,心里有点小得意。
她自己也觉得是个非常优秀的主意!旁人看着秦宵不像普通奴仆,无非是因为他出身钟鸣鼎食之家,即便幼年遭逢巨变,也不能抹去曾经的书卷熏陶。
想要掩盖他的气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书!你喜欢吗?唐小白见他久久不语,忍不住问。
他如漆似墨的瞳仁中有光晕闪过,轻声道:二小姐为什么对奴这样好?这个问题……唐小白迟疑了下,随后理所当然答道:因为你救过我啊!万年县还在调查。
少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他们不会查了。
唐小白道。
她已经过了皇帝这一关,别说万年县,就是皇帝也不会再盯着燕国公府。
甚至纪国大长公主还表示,一定要皇帝对欺负了她这件事给出一个交代。
至于刺客这件事,无论接下来被撕的是永福里还是镇州,都跟她和秦宵没什么关系了。
二小姐这么信奴?少年问得有些固执。
唐小白只当这孩子缺爱,毫不犹豫给了肯定:当然!为什么?少年还在追问。
唐小白想了想,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索性反问回去:为什么不信?你一个小孩子,我为什么非要把你往坏处想?也不知哪句话戳中了少年的笑点,他突然笑了起来。
他不笑时,面上总是浮着一层过于安静的恭顺。
这一笑,那一层虚浮散去,清冽俊秀的面容忽然变得温柔,眸中波光明澈,整个人看起来又乖又软。
唐小白看得心都化了,连声音都情不自禁放得温软:你放心,以后你就跟在我身边读书识字,不会再教任何人怀疑你、欺负你。
秦氏诗礼传家,可如今,女主被养在江南叶家倒也能接受不错的教育,只可怜秦宵,竟沦为奴仆。
明珠蒙尘,何等揪心?就是不为隐藏他的身份,唐小白也觉得该让他读书。
九年制义务教育岂能有漏网之鱼?在她的世界,十二岁的孩子就应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和老师同学相爱相杀。
少年见她一副踌躇满志的模样,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二小姐,不知奴师从哪位先生?小姑娘拍了拍胸脯:我来教你!少年看着眼前比他矮了不止一个头的小姑娘,噎得半个字也说不出来。
唐小白看出了他的质疑,拍拍他的肩,笑道:放心!你二小姐的水平教你足够了!她一个刚经历过高考的人,正处于人生知识巅峰,还能教不了一个自幼失学的小少年?……还真是……教不了……唐小白看着手里的书卷,内心一片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