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驾回京的时候,唐小白正在书房计算子午线。
婢女疾走来报:玄衣卫姚郎请见!唐小白搁笔起身,更衣走出。
御驾回京虽说突然,但还是会有消息提前传回,毕竟皇帝出行,沿途官道都要戒严,京城这边也得准备。
听说皇帝提前回京的原因之后,唐小白就知道小祖宗一定会第一时间派人来跟她说明情况。
派来的一定是熟人,不是莫缓就是姚合。
所以姚合登门完全在她预料之中。
但,预料之外的是,登门的根本不是姚合——中堂庭前,少年着玄色劲装,戴乌纱幞头,一手按着腰间弯刀,身姿修长,腰杆挺拔,长枪似地立着,面色肃杀。
乍一看,还真是个玄衣卫。
唐小白呆了呆,见他小眼神飘过来,才忍俊不禁笑出声:这是干什么?谁不让太子殿下登门吗?李穆唇角弯了弯,走近她两步:这样方便。
方便什么?唐小白又好气又好笑,踮起脚想拍他脑袋。
可小祖宗这两年身高蹿得太快,她现在踮起脚都拍不到头顶了。
正要放弃时,他低下了头。
乌纱幞头下,鬓角如刀裁,利落英武。
唐小白心中倏然柔软,指腹轻抚过他洁白如玉的前额,踮起脚吻了一下。
他垂下的眸顿时抬起,漆黑的眸瞬间照进阳光,一只手悄然扶上她后腰。
唐小白脸微红,捏着他的袖子道:方便什么啊?你这样装扮,遇刺了也没处说理,人家只说不知你身份就完了。
李穆微微一笑,又加上一只手,将她整个圈在怀里,低声道:我要是遇刺,本来就不用说理,直接抓人就是。
也行吧……唐小白抿唇笑,又问:你就这么进来?没人拦你?小祖宗他毕竟在燕国公府待了好些年,就算换上禁卫制服,也装不成禁卫啊!拦了,李穆抬起一只手,给她看手里的东西,我有太子手令,国公就放我进来了。
言辞之间,甚至有一丝丝得意。
唐小白趴他怀里直笑。
拿自己写的手令来闯燕国公府,想必父亲也是被他笑倒了才放他进来。
李穆弯着唇角,闻了闻她发顶的香,问:刚刚在做什么?做题——唐小白答了一句,回过神来问,你们狩猎发生了什么?她粗略听说了一些。
说皇帝在终南山狩猎,猎到了一名美人儿。
提前回宫,就是因为这名美人儿受了伤。
具体过程,还要等小祖宗的现场直击。
我当时不在,没有亲眼目睹,李穆道,听说是陛下要猎一只幼狐,那女子突然窜出来,以身护狐,中了陛下一箭,被带回御帐治伤。
然后就把人带回宫了?唐小白失笑。
这种事也许对古代人来说有些稀奇,但对她来说简直太狗血了。
只不过,具体是皇帝的沧海遗珠,还是天赐良缘,得等进一步消息。
……进一步消息来得也很快。
三日后,宫中封赐美人,为江南舒氏。
终南山狩猎是一月前就定下的,那小贱——猝然收口。
元皇后瞥了一眼坐在她右手侧的少女。
少女坐得极为端正,眸微垂,依稀能见朦胧睫影,显得沉静文雅,和她那个气焰嚣张的姐姐大相径庭。
但元皇后始终牢记她在立政殿说过的那句话——做皇后,哪有做太后舒服。
当着太子的面,她就这么轻飘飘地说出这句话。
若论嚣张,这位准太子妃比之唐娇娇,有过之而无不及。
娘娘位居中宫这么多年,竟会为了一名小小的美人动气?唐小白迎着元皇后的打量抬起目光笑道。
突然冒出来这么个新人物,也不知是什么成色,唐小白便进宫向元皇后打探打探。
但听着这口气,拈酸吃醋得似乎没什么特别发现。
元皇后笑了笑,整理好语气重新开口:我是将二小姐当自己人,一时嘴快——见唐小白没有接话,便收了笑,淡淡道:我是看不惯这种上不得台面的伎俩,深山老林,突然冒出来个素素净净的美人,拼着性命去护一头畜生,做戏给谁看呢?娘娘没见着,都知道是做戏,怎么别人不知道呢?唐小白问。
元皇后噎了一下,停顿须臾,才继续说道:听说舒氏当时中箭在身,却徒手拔箭,抱起幼狐就走!这么一说,唐小白就有点理解了,甚至能想象出当时的画面。
深山,野林,幼狐,美人,血染素衣如花。
野性,冷艳。
那样的画面一定足够震撼。
听说舒氏被陛下带回后,几乎不怎么说话,对着陛下也不假辞色,一直到现在封了美人,都没笑过一次。
那可真是厉害……唐小白喃喃道。
上一个以不笑著称的好像是褒姒?可不是厉害么?元皇后笑容微冷,终南山狩猎是一月前就定下的,舒氏说不定都藏在山中一月有余了……一月有余?唐小白心里突然咯噔一下,将刚刚捧起的茶盏匆忙放回案上。
娘娘能否带我见一见这位舒美人?元皇后略感意外地看她一眼,笑道:又不是东宫的美人,你见她做什么?就是好奇,唐小白道,我独自在宫中行走不便,还请娘娘陪我去一趟。
元皇后不以为然:一个小小的美人,还要我们亲自去探望她?转头向外,去,请舒美人来立政殿!皇后召见妃嫔,天经地义。
唐小白犹豫了下,还是没有提舒美人有伤在身的问题。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派出去的宫女回来了。
但是舒美人没有来。
舒美人不肯听传,宫女称,陛下特许,舒美人箭伤未愈,任何人不得打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