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狗血剧情

2025-03-31 13:24:52

质疑先生,唐小白就不能忍了:我们先生出自齐州张氏,你不知道吗?平阳公主好像被齐州张氏的名头震慑住了,很是安静了一会儿。

然而,一会儿过后——齐州张氏?是那个张希孟吗?平阳公主惊讶道。

唐小白无语了。

这货一天天的都在忙什么?谈恋爱吗?因为惊讶,平阳公主的声音略微高了一点,引得前面张小先生看了一眼过来。

唐小白顾自正襟危坐,和边上开小差的平阳公主划清界限。

平阳公主大概也挖出了点羞耻之心,又安静了一会儿。

然后——你字怎么写那么难看?唐小白额角抽了抽,不理。

不过你阿姐也差不多。

唐小白忍不住了:赵驸马的字如何?平阳公主一噎。

过了一会儿,低声道:我问过赵景了……唐小白笔尖一停,瞥了她一眼。

平阳公主低头看着自己面前空无一物的书案,道:他说甄素于他有恩,所以来了京城他不能不管。

唐小白轻嗤一声,道:不会是他曾经受伤,被甄素救了吧?平阳公主惊讶抬头:你怎么知道?猜的。

唐小白道。

这种剧情一看就是作者不想动脑筋好好设计剧情随便搞出来的。

我跟他说,我找了甄素,你猜怎么?唐小白想了想,道:他脸色大变,质问你对甄素做了什么,说素素只是个纯真善良的女孩子,她什么都不知道,他不允许你欺负素素。

平阳公主目瞪口呆:你、你怎么都知道?猜的。

唐小白叹气。

猜中这种狗血剧情真是一点荣誉感都没有。

其实……甄素和他说的不一样,她说……他们有过婚约……剩下的剧情也跟唐小白猜测的差不多。

美丽善良的姑娘巧合救了一名受伤的男子,男子在姑娘家里养伤的过程中与姑娘朝夕相对、日久生情,最后私定终身。

然而男子身为外府兵,要定期进京轮守。

某一次进京后,就再也没回来。

美丽的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不下去,包袱款款上京来寻未婚夫了。

甄素其实刚进京不久,就在端午那日,赵景带人搜查刺客,在晋昌里遇到了她……她说她不知道赵景已经做了驸马,赵景没告诉她……那你怎么打算?唐小白问我堂堂公主,怎么能受这样的委屈?我就去找了陛下,说我不要赵景了——唐小白眼睛一亮,连声附和:对对对!你一个公主,要什么样的美男没有?但是陛下没有同意……唐小白愣住。

他不但不同意,还骂我,说我任性,将婚姻当作儿戏……明明是赵景对不起我,他是我阿爹,为什么反而向着赵景?平阳公主昨天还只是气,今天是真伤心了,说着说着,眼圈都红了。

唐小白觉得头大:这种事你问我干什么?怎么不找我阿姐说呢?平阳公主撇了撇嘴:我怕被她气得砸了你们燕国公府。

那倒是……唐小白点点头,又道:那你也能找别人啊,我还是个孩子!别人还不知道这事,我干什么去丢自己的脸?平阳公主道。

唐小白刚要回应,忽然瞥见秦小祖宗看她,不由心中一凛,丢下平阳公主继续专心练字。

孩子们都看着呢!她得以身作则!才刚下定决心,又被平阳公主一句话击碎——那个是你的人?唐小白心里猛地一跳,抬头朝她目光所指看去,果然看到了眉清目秀我见犹怜的秦小少年。

是!是我的人!唐小白正色道。

长得挺好,送我吧?唐小白没忍住瞪了她一眼:不行!平阳公主愣了愣,指着她:你竟敢瞪我?这一声,忘了压住音量。

张小先生讲课的声音一停,周围顿时静了下来。

静得让唐小白想起一句名言: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公主——张小先生开口了,目光淡淡地落在最后一排。

唐小白捏紧笔杆,目不斜视地看着自己面前的纸笔,假装这一切跟她毫无关系。

公主若是觉得张某授课不值一听,就请移步室外,莫要干扰他人。

张小先生语气平常地说。

平阳公主又是一愣,指着张小先生气焰嚣张:你敢赶我出去?张小先生静静看着她。

平阳公主也丝毫不让。

总不能真闹起来吧?唐小白无奈地放下笔,起身施礼道:先生,公主大概是累了,学生这就送公主出去!张隐怎么能把事情都丢给一个年幼的女童?于是放下手中书,道:尔等一同恭送公主。

这哪是恭送,分明就是赶人。

平阳公主面色一冷,指着他傲然道:从来没有人赶我出去!很好!本公主记住你了!这都什么不走心的台词!唐小白扶了扶额,低声威胁:这里离我家不远,要不要我派人请我阿姐来跟公主聊聊?平阳公主脸色变了变,拂袖而去。

刚走出门,忽见北边拐出一队禁卫,为首者绯衣高骑,眉目冷峻,正是赵景。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唐小白一见赵景,便想起那日他眼里的杀意,一时又惧又恨。

赵景如何会将一个小女孩放在眼里,顾自下马行礼:公主!极其反常地将一双眼睛黏在平阳公主身上,眼神莫名地复杂。

平阳公主却没有看他,扭头对唐小白道:我府里荷花都开了,过两日办个赏荷宴,你和娇娇都得来,我再请几个少年才子来——忽然转头看张小先生,嫣然一笑,张先生也要来啊!说罢,利落上马,低头冲唐小白笑道:娇娇说得对,我一个公主,男人算什么?便是日后有了驸马,也不碍着我多养几个美少年消遣快活!语罢,绝尘而去。

留下唐小白尴尬地觑了一眼张小先生的神色,小声解释:我阿姐没说过那些话……那些都是纪国大长公主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