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魔王娇养指南 > 第262章 承包(加更)

第262章 承包(加更)

2025-03-22 06:33:07

十倍百倍?黄二掐着指头算了算,我们可没有千两银子能给他。

两位主人有钱是两位主人的事,与他们无关。

他们依旧是清贫的黄鼠狼。

总有办法的。

黄大倒是不慌不忙。

恩人和他如今住在同一个城池,还怕以后没机会么?夜里,橘红灯笼高高挂。

千岁和燕三郎就站在大门口,看着这两只大灯笼:谁挂上去的?我、我!黄大闻声而出,点头哈腰,两位主人喜欢不?好看。

这是实事求是的燕三郎。

凑合。

这是千岁,她抚了抚下巴,过年才挂的灯笼,怎么现在就换了?女主人的目光一向犀利,黄大心里打了个突,赶紧陪笑:那两盏不结实,被过年几阵大风给扑破了。

就算不破,他亲手也能戳破,这不是……咱们春深堂常有贵客登门,摆两个破灯笼不好看。

的确,自从燕三郎拜入连容生门下,春深堂就常有贵介公子来走动了。

春明城的豪门对这孩子都上了心,但他年纪实在太小,因此他们也派族中子弟前来结交走动。

千岁似笑非笑:好像有点道理。

是吧!难得她肯定一回,黄大有些激动,春深堂通往湖榭的回廊马上就要修好,要是沿途都装上灯笼,那可是明亮又雅致!春深堂原本只有一条通往官道的旧路,历经多年风雨,石板已经凹凸不平。

马车驶在上面,颠得厉害。

如今往来的客人都有身份都娇气,一个两个提过意见,燕三郎也不得不重视。

他不缺小钱,干脆将路面重新翻修一遍,并且允了千岁的建议,从春深堂再开一条林间回廓通往湖畔。

反正这块地皮是春深堂的,按她的原话是:以供客人赏玩之用。

但燕三郎总觉得,她更想自己玩耍。

现在千岁想象碧水泛波、湖畔灯摇的画面,不由得轻笑:有道理,这个想法挺不错。

得了肯定,黄大当即大喜:您喜欢就好,我去安排!从春深堂到湖畔小榭,那条回廊沿湖岸线而造,所以略显蜿蜒,算下来长度有一百多丈呢。

要是隔个三五丈就放一个灯笼,那也需要二三十个灯笼!千岁妙目瞥过来,将他从头打量到尾,又从尾打量到头,直看得黄大心里发毛,她才点了点头:行,交给你罢。

好,好!黄大笑逐颜开,正要退下,千岁又叫住他补了一句,对了,要在上巳灯会之前办好。

否则就赶不上过节了。

啊?黄大一怔,好,好的!待黄大兴冲冲离开,燕三郎才抬头问她:装满灯笼?她有黑暗中视物的本事,来去如风,根本不需要照明,要什么灯笼!何况几十盏灯笼,换烛心不嫌麻烦么?嗯哼,好看呀。

千岁抱臂在前,好看不就够了么?燕三郎:……再说,总会有客人需要的。

意境,审美,这种小直男懂个P哟?燕三郎只觉说不出的怪异:我以前怎不知黄鼠狼喜欢灯笼?我也不知道呢。

千岁耸了耸肩,对了,刑家的夜宴你真不去?还能见到声名鹊起的少年将军喔!梁国左将军风立晚在年后进城,拜会本家。

这是他们几日之前接到的消息,今夜刑家就要宴请风立晚,刑天宥诚邀燕三郎出席。

这出于好心,想替他牵个线搭个桥,让他也认识一下这位少年将军。

梁国的战乱,即便是数百里开外的春明城也能听闻,而风立晚的名气又随着梁国战局的变化而扩开。

这次他来寻宗拜本,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是议论纷纷,在春明城保持了很高的热度。

可想而知,这位风云人物接到的邀请大概不计其数。

刑家能占到一个晚上,已不容易。

燕三郎抬头,见她眸光流转,笑意盈盈,也是报以一笑:不去。

为何?千岁怂恿他,现在整个春明城都在议论风将军的到来,你不去混个面熟跟紧潮流,以后跟旁人都没有谈资。

在上流圈子,谈资可是很重要的本钱。

燕三郎侧了侧头,眼里有了然的光:你又想给木铃铛换主人了?谁说的?千岁撇了撇嘴,还不许凑个热闹啦?你小小年纪就清心寡欲,无趣得像七八十岁的老头,我想出去找点乐子还不行?燕三郎却看破她的模棱两可:真不想换主人?谁有空等你这小P孩子长大?千岁挠乱他的头发,转身进屋了。

哎,笑谈风云的少年将军,木铃铛要是有这样的主人也不错。

可惜,臭小子不肯换!……灯笼铺子。

您要多少只?赵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一遍。

三十只灯笼!黄大咧着嘴笑,我家主人要布置湖畔的回廊。

她看了你的灯笼,很满意。

说到这里又想起千岁的要求,上巳节前交付。

赵丰又惊又喜,连声应好。

离上巳节还有半个月,他一天做上两三只不成问题:放心罢,定教你家主人满意。

¥¥¥¥¥次日傍晚,黄大就将赵丰首批制好的两只灯笼挂到了湖畔回廊上。

廊灯给造成了漂亮的垂瓜形状,样式新颖,弧度圆润,绢色柔和,在夜里绽出的光芒明亮而温柔。

就连燕三郎也不得不承认,在晚灯照亮的回廊里听取春虫啾鸣,很有几分意境。

次日又到了盘账的时间。

他和刑家有过协议,要定期检查百顺源的账目,因此和黄鹤交代过后就带着千岁进城了。

这一去,至少是两天。

没有主人使唤,黄大每过一两日就往返于灯笼铺和春深堂之间,这么一来二去,很快和赵丰混熟了。

黄大看他手造灯笼之余,也会好奇:你怎会盘下这家店?其他店铺都贵得很,我手里钱少。

刚到春明城时身无分文,我去书局里帮人抄了小半个月的书,混了几天饱饭,也没攒下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