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上还挂着太阳,她没法子出手。
再说燕三郎的目标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活捉而不是打死泰公公,这难度至少翻上几倍不止。
何况,卫王拨给泰公公的侍卫没有庸手。
一个人应付不来。
燕三郎实事求是,得先把水搅混,才好摸鱼。
他站在山脊回望,眯起了眼。
褐军不管这里的原因是人手紧缺,镇北军的后勤队伍又老实。
可如果……他没有犹豫太久,就将火油从储物戒中取出,随手泼在几个木桶大的石球上,把它们推在地面依次排好,再取怨木剑在石球上刨出个小洞,塞进一样东西。
他仔细测算角度,而后在其中一块点火。
呼地一下,火起。
几乎与此同时,燕三郎飞起一脚,将它踢下山崖!这一脚力贯千钧,用力巧妙,落点又准。
泰公公身边的护卫只觉头顶上一暗,有风声呼呼,不禁大呼一声:敌袭!话音刚落,火石砸在大车边上,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就轰然爆炸!燕三郎在火石里,塞进一枚小小的雷震子。
泰公公还未出声,他骑乘的骏马受惊,希聿聿一声蹶蹄子就往外跑,险些将他颠下马背。
监军大人大骇,下意识抱紧了马脖子。
他久居深宫,算上这几个月的行军,骑术也算不得出彩。
马儿一旦失控,他也没甚好办法,本能地不敢坐直。
可是他越是勒紧马颈,马儿呼吸不畅,奔得越是急躁。
护卫们跟在后头,打马狂追。
燕三郎在山脊上看得清清楚楚,择机又踢下一块火石。
依旧是奇准无比。
这一块刚好就落在惊马左前方,又是轰隆一炸。
马儿惊嘶一声,立刻转头往右奔去。
哟,踢得好!千岁难得这样毫无保留地夸奖燕三郎,什么时候练成的脚法,我怎不知道?她从这崽子九岁起就跟着他了,平时也没见他踢过球啊?黟城有几个富家子喜爱蹴鞠,时常在荒园练习。
所以?人家会踢,和他有什么相关?他们弄丢过一个球,我拿去玩了。
过了几秒,千岁才听明白了。
这小子,从什么时候起说话这样委婉了啊?读书人果然不一样。
不过踢球这事儿,天份快和努力一样重要了。
燕三郎只踢过两次蹴鞠。
那时他是乞儿,体力比玩耍更重要,不能轻易浪费在无关的行动上。
但他早听春明城的风二爷说过,梁国的少年国君很喜欢这项运动,所以蹴鞠也在梁国的贵族圈中蔚然成风。
不错不错,你有国脚的潜力。
千岁夸奖他,有朝一日你被木铃铛和我抛弃了混不下去,还可以去王公那里玩蹴鞠,混口饱饭吃。
对她来说,这真就是实心诚意的夸奖。
不过现在燕三郎也没空谦逊,把剩下的火石或掷或踢,每一块都砸在泰公公的马前,迫它改变方向。
地面上的护卫正仰着脖子寻找暗算者。
好在这片山林植被虽然稀疏,但山脊上有浮土,好歹长了些林木,堪堪能将燕三郎的身影挡去。
他气力远胜常人,火石又是接连砸下,泰公公的护卫一时都以为山头上有整队褐军偷袭,也不敢恋战,撵着泰公公的座骑头也不回往前奔。
他们的职责不是打仗,而是护卫泰公公的安全,眼看泰公公的骏马慌不择路直奔战场而去,他们急得连连加鞭。
而燕三郎丢完了火石就飞快翻过山脊。
鞋底摩擦砂土,发出长长的嗞啦一声时,他就已经掏出长弓,借着林木的掩护,对准了底下浴血奋战的一支褐军小分队!嗖嗖嗖,一连三箭。
空气中几乎只刮过一道残影,紧接着两支扎在地面,一支扎中士兵肩膀。
燕三郎不等弓弦停振,又是一发三响连珠箭出去。
接着又是三箭……一直到满满一壶箭矢都射空为止,对方也伤了三四人。
他从未专门练过弓箭,准头倒是一般,好在他力气大、射得远,并且这一回也不以杀死褐兵生员为目的。
这副弓箭是从镇北军人那里抢来的,箭是灰翎箭,短羽取自北地随处可见的大灰鹧鸪,与其他军队所用的白羽箭、褐羽箭很是不同。
他要的,就是一目了然的效果。
果然那支褐军分队连中暗算,很快反应过来,其头目向着这个方向一声怒吼:做掉他们!他们指的不是燕三郎,而是从山坳后方转出来的监军泰公公等人。
很不幸地,箭矢射出的位置正与他们同向。
这等兵荒马乱时,哪怕有心人还能看出箭尾的位置偏高,也不会过多计较了。
战场上,攻击自己的就是敌人,而眼下褐军的敌人当然只有镇北军。
他一声令下,这百多人立刻朝着一马当先的泰公公冲了过去!性情暴躁一点的,人未至,矛先投,险险从泰公公身边擦过。
后面的卫廷侍卫吓得魂飞魄散,忙不迭快马加鞭去抢救泰公公。
这位可是卫王心腹,要是死在自己眼皮底下,这里哪个人都会吃不完兜走着。
奔在最前面的两名褐兵快要拦住泰公公,眼看他们手里明晃晃的武器,后面的侍卫想也不想取出劲弩,嗖嗖两箭,钉了个穿心而过!千岁几乎要给他的神射鼓掌了,此人射艺高明,能甩燕三郎一条街。
不过这精准两箭也是火上浇油,余下的褐兵怒气值飙升,仗着人数优势飞快将这十几人包抄起来,围而殴之!不过泰公公的惊马倒是被拦了下来。
他抬头望见四周凶神恶煞的敌人,惊得魂飞魄散,连连大呼:救命,救命啊,来人快救我!这十余名侍卫虽有本事,怎奈眼下是个十打一的局面,双拳难敌二十手。
不过这个时候,不远处有人大吼:那是个太监,是王廷的大官!声音刻意压低过了,不响亮,但传至数里之内众人耳中却是毫无问题。
燕三郎刚刚跳到半山腰位置,闻言脚步一顿,眉头皱起。
糟糕,我们的麻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