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王?吴陵想了想,我记得他比我还小两岁,怎么就老眼昏花不识才干了?这是捧了燕三郎一句,千岁听得很是受用,笑眯眯道:他死了。
他大儿子继位,也死了,是被小三和他手下的大将联手整死的。
现在是老卫王的小儿子在位。
吴陵:……这剧情翻转得也太……快进了。
他望向燕三郎的眼神更奇异了:这是几年前的事?我才避世多久!三年前。
少年脸上倒没什么表情。
那时你才十……三?对。
十三岁的小鬼,就能颠覆一个王朝么?吴陵看了千岁一眼,反而淡定了。
兴许是阿修罗夸大了。
千岁从他脸上看出了不信二字,大大不悦:孤陋寡闻!吴陵倒不生气。
传说中阿修罗生性乖戾、桀傲暴躁,可眼前这位却一心维护燕时初,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他一直默默观察,这少年在桃源里的表现,也真是可圈可点。
一场弥天大祸,就在暗中化于无形了,而桃源境绝大多数人毫不知情。
他手下勇者如云,智者也不在少数。
可是最难得的人才,是有统御领率之贤能。
他想了想,问燕三郎:后头,你有什么打算?少年微讶。
这位得胜王对他关心太过了吧,连日后的打算都要来问一嘴。
不过,恐怕这才是得胜王今日来找他的目的?千岁更不客气:与你何干?得胜王沉默几息,才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你年纪轻轻就前途无量,恐怕招来闲言碎语,更有小人暗算防不胜防。
所以?燕三郎等着他的下文。
恕我直言,你是乞儿出身,就算修为智计出众,手下也没什么人可用吧?吴陵呵呵一笑,名门望族和玄门大宗一代代积攒下来的家底,不仅是财富声名,还有人才济济。
燕三郎也只得承认他眼光老辣:人才难寻。
这四个字,也是他过往数年遭遇的瓶颈。
修为、心境,他都可以靠自己提升,只有手下带出人才,那真是需要时间和运气。
得胜王这样问,莫非?吴陵似是下定了决心,郑重道:那好,我把霍东进和金羽等人给你,如何?尽管隐约猜到一点,燕三郎还是吃惊:给我?是啊。
吴陵长叹一声,这些老伙计跟我打生打死多年,是想要功名富贵、当人上人的,却落得这样下场。
他们有怨言不说,我却不能装作不知,还是要给他们谋个前途。
好在,他们都不算老,至少不如我老。
燕三郎定定看着他:现在你们都能出去了,弥留还答应你一个愿望。
吴陵给自己斟了一杯茶。
茶水热度已褪,只是微温,他抿了一口,慢慢咽下。
这种半暖不寒又微苦的味道,很适合他当下的心境。
昔年我虽潜入首铜山但雄心未泯,只想前往肇城韬光养晦一段时间,等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缓缓开声,结果遭遇狂风雷暴,误入桃源,四五年都出不去。
初始心焦,恨不得翻遍桃源每一寸土地,找到逃出生天的办法;午夜梦回,也都是梁国人事。
吴陵悠悠叹了口气,可人是熬不过时间的。
就这样过了两年,到打下潘涂沟以后,日子似乎就有不同了。
燕三郎不语。
吴陵看着他:我带在身边的伙计,各有各的本事,于你必有助益。
少年这才道:即便我同意,怎知他们心甘情愿跟着我?千岁眉目低垂,只有燕三郎能听见她的声音:说不定这老家伙只是派人潜伏到你身边。
他们甘愿的。
吴陵缓缓道,因为我不打算出去。
这句话才真让千岁和燕三郎一齐动容。
两人互视一眼,都有些难以置信:你不出去?这位吴城主多年来心心念念的,不就是逃离桃源吗?成功的希望在前,居然又不出去了?千岁不信:你吃错药了?出去之后,去哪?吴陵看起来是深思熟虑,再回梁国争霸?可是吴骁那小子已经坐稳了王位吧?是,蒸蒸日上。
燕三郎对梁国近况也略知一二,得胜王此时再去争位,基本是没戏了。
有些机会,过去就是过去了,失不再来。
那你说,我还能去哪?吴陵苦笑,找个地方卸甲归田、放马南山吗?那么,出去外面和留在桃源,又有什么不一样?他居然想得通透,燕三郎无话可说。
千岁支着下巴:有理。
你出去以后若是泄密,梁王一旦知道你还活着,必会派人前来剿灭。
天子才不管叛党有没有悔意,一概是抓起来立刻处决。
像萧宓那样宽厚的国君,不多了。
吴陵轻咳一声:话不必挑明。
被她一说,豁达都变成了苟且。
燕三郎不置可否:此事,你和手下都说过了?说过,炸锅了。
吴陵笑道,还有两个小子以为是你们给我下了蛊,让我失心疯了,就想来找你算账。
千岁抱臂哼了一声:我就说昨天园子里有人鬼鬼祟祟晃了小半天!被我拦回去了。
吴陵正色道,从海神使那天攻进这里,说桃源还有守护者之始,我就思索这件事了。
从前出不去时,他一门心思想的都是如何逃离;现在摆明了可以离开,他却又不想走了。
为何给我?燕三郎突然问他,因为我助你退敌?战场上帮过我,甚至救过我的人多了去。
你看我那些手下,临危救过我的至少有七八个,这不是理由。
吴陵摆了摆手,为人上者,不仅智谋武功心计,还要审时度势、善顾大局,这些你都已经齐全了。
千岁就坐在燕三郎腿边,顺势掐了掐他的大腿。
同意啊,白给的人手,不要白不要。
她比他还着急,就怕这小子犯倔。
燕三郎并没有考虑太久:好,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