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那个读书人不图名利?

2025-03-31 13:59:30

父亲,寒若,赶快找个法子,把六皇子给打发了。

季涵墨拧紧眉头,担心这个好色的皇子,在季家惹出乱子:你们聊,我去跟着他。

大哥,你等一等。

季寒若一句话,喊住了正要离去的季涵墨:农庄那边我已经安排好,咱们下午就带六皇子去验收?六皇子留在伏阳县不走,就是奉旨验收红薯的亩产量。

农田里。

看着堆得跟小山一样高的红薯堆,六皇子一脸不敢置信的问道:多少斤?回殿下,三千二百六十三斤。

纵是早就听妹妹说,红薯的亩产量,能有三千多斤,都不如自己亲眼看到,亲眼算出来这么震撼。

六殿下,若是再长个几日,亩产量还会更高。

季涵墨压不住心中的兴奋,把季寒若跟他说的话,全盘吐出。

让本就打算回京的六皇子,瞬间改变了心意:那吾再等一等。

季涵墨的笑,僵在脸上。

恨不得吞下刚才的话:六皇子,玉泽县和伏阳县的瘟疫,已经全面治好,皇上还在京都等你回去禀报。

你也不待见吾?六皇子瞪大一双杏眼。

一句话将季涵墨问的无法接话。

更不敢再劝六皇子回京。

六皇子丢下愣在原地的季涵墨,直奔季寒若那边:项夫人,这个红薯还能长多久?【看热闹不嫌事大:哈哈哈,这个皇子肯定是故意的,知道主播不待见他。

还非要觍着脸凑过来。

就是给主播添堵的。

打赏星币999个。

】季寒若给‘看热闹不嫌事大’点赞。

她确实不待见六皇子。

一到农庄,躲在边上,给直播间的观众,直播挖红薯,也不想与六皇子待在一块,偏对方是个不知趣的,非要觍着脸凑过来。

十来天吧。

季寒若随口问道:六皇子问这个做什么?吾决定,在伏阳县多留十来天,看看这红薯的亩产量,到底有多高?六皇子激情澎湃的说着,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季寒若眼中的算计。

多留十多天?季寒若顿了顿,突然话锋一转,笑脸盈盈,恭维道:那正好,六皇子出身高贵,饱读四书六经,又阅女无数,十分适合当评委。

什么评委?突然被季寒若恭维,六皇子本能的生出警觉:你想做什么?七日后,福民街,举办‘雍州才子佳人’竞选大会。

我想邀六皇子做评委。

季寒若生怕六皇子拒绝,又补了一句:是推动民生发展,利国利民的好事。

六皇子勾起一抹笑意:哦,什么时候才子佳人竞选,竟还能推动民生发展?我怎么不知道?试问,那个读书人不图名利?季寒若微微一笑:前十名的奖励十分丰厚,对他们来说是名利双收的好事,怎会有人不心动?如果人人都想上排行榜前十名,势必会更用功读书?读好书,将来大多是要为国效力。

以此类推,轩国是不是多了许多优秀人才?看着挡在两人中间的季涵墨。

六皇子心惊,好一个心思缜密的女人:如你所说,才子确实能利国,佳人又怎么回事?季涵墨也是一脸好奇的竖耳倾听。

自古以来,才子佳人,更容易传出佳话。

也最有话题和吸引力。

季寒若笑道:若是那家的女儿,能入得六皇子的法眼。

上了佳人榜,将来说亲都更容易些。

若非如此,她才懒得搭理这个六皇子。

六皇子,对您来说,轩国首次举办的‘才子佳人’竞选大会,也是一次极好的扬名机会。

一场共赢的事,我想,你应该没有理由拒绝吧?早在听到这个名头时,六皇子就已经心动。

迟迟没有抉择,不过是怕这个女人给他挖坑。

吾对共赢之事,到不怎么看重。

六皇子派头十足的说道:身为皇子,对推动民生发展,利国利民,必须挺身而出。

......。

季寒若与季涵墨对视一眼,两人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六皇子还挺虚伪的。

...国公爷,你快尝尝这个。

季寒梅将蒸熟的红薯,夹到卫潇洲的碗里,一脸期待的问道:好不好吃?这是什么?我家九妹妹让人送来的红薯,亩产量高达三千多斤。

卫潇洲一脸震惊,颤着音又问了一句:三千多斤?据九妹妹来信说,六皇子派人验过的,亩产量三千二百六十三斤。

季寒梅清冷的眼中,竟是高兴:国公爷,九妹妹说咱们这边温度高,适合冬天再种一季红薯,我想把咱们卫国公府的农田,都种上红薯。

卫潇洲迟疑一下,将红薯送进嘴里。

本以为产量这么高的东西,味道一定不怎么好吃。

待他一入口,整个人再次惊住。

这一个亩产量,高达三千多斤的红薯。

入口甘甜软糯,十分可口。

只国公府的农田种,怎么够?有多少种子?季寒梅愣了愣道:这个我不清楚。

不过九妹妹给我,送来了会培育种子的农夫。

卫潇洲迫不及待让人把农夫传来。

小的卢昆,见过国公爷。

被季寒若送来的农夫叫卢昆,是项家在人伢子手中买的奴才,在种田方面颇有心得,才被专门派来南穆关。

卫潇洲直奔主题:你带来的红薯种子,够种多少亩田?回国公爷,许是把整个南穆关,都种上红薯,小的也有办法凑够种子。

卢昆在来之前,已经按照季寒若写的方法,带了三大车培育好的红薯苗。

还有五大车的红薯。

底气十分足。

一听这话,一向清冷的卫潇洲,猛然站起身,隐隐有些激动:好,我要你把整个南穆关,都种上红薯。

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要知道。

每年因为粮食不足,南穆关都要饿死许多百姓。

一到冬季,卫家军的将士,都会系紧裤腰带,节衣缩食。

只有打仗的时候,才敢让将士们吃饱饭。

如今,有了这亩产量三千斤的红薯,他卫家军就算再增加六万人,他也能自供自足,不必为军饷而发愁。

我又欠项家一个大人情。

这关项家什么事?季寒梅顿了顿道:这是我跟九妹妹之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