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成锦鲤的甜宠日常》苏甜 > 第4章 厚颜无耻周王氏

第4章 厚颜无耻周王氏

2025-03-31 14:17:20

苏老三一路小跑回到家,上气不接下气的喊:爹,娘,咱,咱家地里有野猪。

啥?苏老爷有些慌了,心想野猪可不好对付,万一伤了人可如何是好。

苏老太太也着急的问:三儿,你刚才说啥?再说一遍!苏老三:我说野猪睡咱家地里了,大哥让我来拿绳子趁着野猪没醒得赶紧把它捆起来。

苏老爷子这下不慌了,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下子就笑了。

对老太太说:野猪能睡在咱家地里都是咱闺女带来的啊!然后,赶紧把绳子找来递给苏老三,走,我跟你一起去看看,也能搭把手。

说着已经出了门。

唉,爹你等等我啊!苏老三连忙跟上苏老爷子。

苏老太太看着父子俩远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然后赶紧回屋去看苏甜去了!苏甜躺在床上正高兴的拍着小手,刚才院子里的声音她也都听见了。

心想有了这头野猪,苏家终于能过几天好日子了!唯一的遗憾就是自己太小只能喝奶和米汤。

野猪肉想吃吃不了,妈呀!太心塞了。

看着自己小胳膊小腿的啥时候才能长大呀!呜呜X﹏X,宝宝要吃肉肉,前世的苏甜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吃货。

现在只能喝奶对她来说确实太惨了哎……!甜甜宝贝儿苏老太太进来看着闺女自己还没睡觉就一把把苏甜抱起来。

轻声细语的哄着。

甜甜,你可是咱家的福宝是全家的心肝宝贝。

娘真是越看你越喜欢,你说你长的咋那么好看,比你几个哥哥好看一百倍,咱甜甜长大了一定是个大美人。

哈!被她抱着的苏甜听着苏老太太的话开心的咯咯笑个不停,不知道过了多久才睡着。

此时,苏家地里站了好多人。

这些人都是听说老苏家有野猪来看热闹的。

本来这些人还有些幸灾乐祸,他们以为野猪是来霍霍庄稼的。

可看了半天,直到野猪被苏家人绑起来才惊奇的发现野猪竟然睡着了。

一点攻击性都没有,看到这,有心善的人松口气的声音,也有眼红嫉妒说酸话的。

其中就有老苏家隔壁老王家的,周王氏看着苏老爷子和几个儿子抬起来的野猪眼睛嫉妒的通红。

想了一会儿不知道想到什么一脸算计的走了。

苏家人不在意村里人的眼光,直接抬着野猪往家走。

可他们不知道就因为这头野猪在他们家门口正上演一出好戏。

此时,苏家门口围了一群人。

人群里时不时的有叫骂声。

原来这个叫骂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地里眼红的周王氏。

众人只听她不停的说:老苏家的野猪应该有我们家一份。

说到这,就有人问了,那野猪是在老苏家地里,咋就有你一份了?听到有人质疑,周王氏有些底气不足的说道:虽然,野猪是在老苏家地里,可是那野猪是从我家地里跑到他们家去的。

所以,这野猪理应分我们家一半,不对,应该一大半。

嘶,听了她的话众人彻底惊呆了,活了几十年,真没见过这样厚颜无耻之人。

再说了她说是从她家地里跑出去的,谁看见了,还不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

众人虽知道周王氏说的没一句真话,但也没和她争论,都想着看老苏家怎么收场。

因为村里人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看到老苏家得了头野猪,难免心生嫉妒。

所以,周王氏闹得越凶,他们也乐的看热闹。

这就是人心,看到你比他们过的差,他们觉得是应该的。

看到你比他过得好,就会嫉恨你。

苏老爷子和儿子们抬着野猪快到家门口了,就看见门口站了一群人。

周王氏看见苏家人抬着野猪回来,两眼发着红光。

眼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对这头野猪势在必得。

苏家人看见周王氏贪婪的眼神,就发憷。

还是苏老爷子开门见山的问:老王家的,你带一群人堵在我们家门口,你想干嘛?呵呵,我想干嘛!当然是要野猪了!周王氏横着脖子厚着脸皮道。

苏老三:野猪是在我们家地里的,凭啥给你!就是,苏老大和老二同时附和着。

苏老爷子看了看周王氏又看了看站在门口的人,看到他们眼红的目光,他心里有了决定。

不能因为一头野猪让村里人生出坏心思。

于是,他看着大家伙诚恳的说道:大家伙听我说几句。

我们老苏家虽然穷,但我们也不会任人欺负。

今天,因为得了头野猪。

如果谁起了不好的心思,别怪我不念同乡之情。

听了苏老爷子的话,众人也不好再凑热闹纷纷找借口回家去了,只剩下周王氏一人。

周王氏本就底气不足,现在就她自己,也不敢再打野猪的主意,灰溜溜的走了!苏老爷子松了口气,还以为会很麻烦,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解决了,可他不知道以后还有的麻烦呢!苏老太太听着门口没人了,赶紧把门打开,让自家人抬着野猪进来。

她看到苏老爷子就不放心的说:老头子,你说村里人会不会嫉妒咱家,以后排挤咱家?放心吧!就算排挤,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不管村里人说啥,咱都不要放心上。

以后还长着呢!咱有了甜甜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总不能因为怕别人嫉妒就不好好过了吧!苏老太太:也是,管别人说什么,咱不跟他们计较。

那老头子,这野猪这么大,咱也吃不了,不如趁着天没黑让老大老二借台牛车拉到镇上卖了吧!苏老爷子想了想也觉得该趁早卖掉,尤其是村里人虎视眈眈的,还是卖了心里踏实。

于是,叮嘱老大老二去借牛车。

村里只有两家有牛车,一个是村长家,一个是老王家。

老王家有牛车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老王家世代以拉人为生。

一天挣十几二十个铜板。

苏家兄弟想着不能借老王家的,如果借他家的,还不知道要多少铜板呢!最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老王家没有一个好人。

想着也只能借村长家的了。

村长家在整个村最中间,离老苏家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