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苏甜和苏冷告别苏老两口儿再次离开去省城参加乡试。
乡试是每三年一次的,赶巧今年就让苏冷赶上了。
像苏热考完秀才就错过乡试了,得三年后才能考了。
苏冷和苏甜这次出发的早,离乡试还有十天呢!两人不紧不慢的赶着路,一路上像游山玩水一样。
苏甜这次特别开心,不用着急赶路真好啊!离省城还有两天差不多就到了的时候,经过一个村庄。
苏冷打算找户人家住一晚让苏甜好好休息一下。
她们来到一个村里,走到一户人家敲了敲门咚咚咚,现在已经天黑了,这户人家可能已经睡下了,苏甜和苏冷又往下一家走去。
来到下一家门口,就看这家门虚奄着。
里面还传来几声叹息。
苏冷犹豫了一下敲了敲门,咚咚。
里面的人听到声音,就忙出来开门。
来开门的是个老婆子。
她看到门口站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和一个女娃就问道你们是谁啊!有什么事吗?苏冷和苏甜对视一眼,苏甜对着老婆子笑了笑说老奶奶您好,我和哥哥是去省城赶考,路过这里想借宿一晚可以吗?兴许是看苏甜是个孩子不会撒谎,又或许是看苏冷的确像是一个读书人。
那老婆子犹豫一瞬就答应了可以啊!就是寒舍过于简陋,怕是两客人会不习惯。
说着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苏冷看了一下,这房屋就是最简陋的茅草房,确实简陋。
苏甜倒是不在乎的说老奶奶,不简陋,能住人就行。
那老婆子听她这么说就笑了笑把她们往屋里请。
进到屋里,苏甜两兄妹看到,房子虽然简陋,不过倒是收拾的挺干净的。
苏甜看到屋里还有一个老爷爷,忙上前打招呼:老爷爷,您好!苏冷也和妹妹一样喊了一声老爷爷好。
坐在床上不明所以的看向老婆子,老婆子把苏甜要借住一宿的事给说了。
那老头听了忙热情的让老婆子给两兄妹准备点吃的。
不一会儿就见老婆子端出来一盘炒野菜,和两个玉米面饼子。
家里也没有什么好酒好菜,二位就凑合着吃点吧!老婆子不好意思的说。
苏甜看到老婆子手里端的饭菜直接高兴的说老奶奶,我就爱吃这玉米饼子,谢谢老奶奶。
老婆子忙道好孩子,你爱吃就好了。
不用谢!苏甜和苏冷哪里会嫌弃,怎么也不能辜负人家一番好意,一人一个玉米饼子吃的很香。
那盘野菜也被他们吃的干干净净的。
老婆子本来还以为苏甜说爱吃是安慰她的,可看他们把饭菜吃了才觉得她可能真的爱吃。
晚上老婆子把里屋空房间收拾干净,床上也换了被褥。
苏冷和苏甜一东一西隔了一段距离就睡下了。
半夜苏甜隐隐约约听到隔壁有说话声和叹息声。
她顿时没了睡意,她小心翼翼的趴在墙上仔细一听,好像是老奶奶在说话。
老头子,咱家明天就没有什么东西吃了,今天招待那两人的饭菜是咱家最后的口粮。
老婆子说着一脸绝望的样子。
听她说完,那老头也是叹了口气,他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他们年纪大了,不中用了,两人几十年也没有要孩子,现在有了难处也不知如何是好。
他想了一会儿就安慰老婆子好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咱先睡一觉,等明天再想办法。
老婆子听了叹口气,也只能这样了。
清晨,苏甜和苏冷早早的就起来了,她昨半夜就把苏冷喊起来。
把听到的都给他说一遍,两个人商量好了天一亮就走,不过在走之前往她们睡的床上放了二十两银子。
他们想着二十两银子应该够老两口撑下去了吧!等他们一走,堂屋里的两个老人也起来了。
老头子对老婆子说老太婆,你在家里招待客人,我出去借点粮食好给客人做饭。
唉!老头子,那你快去吧!老婆子说道。
看老头子往外走去了,老婆子想起客人应该快起床了,她得给客人打点水好洗洗脸。
她把水打完想送到里屋,看里屋的门开着,直接走进去,刚想喊人,就发现床上没有半个身影。
人哪?老婆子自言自语的看床上被子叠的整整齐齐。
就想着客人应该是走了,就暗叹口气,客人肯定是住的不舒服才那么早走的。
想着就想把被子收拾起来,这一抱从被子里掉下来一个袋子,听声音袋子里好像有东西。
老婆子把袋子拿在手上,想着肯定是客人落下的。
过了一会儿,老头子从外面回来了,他看到老婆子就愁眉苦脸的说我出去挨家挨户的敲门,要么是不给开门,要么就是说没有粮食。
老婆子一听彻底绝望了,这可咋办啊!老头子想起来家里还有客人,忙问道老太婆,那两小客人醒了吗?哦!老头子,我忘给你说了,那两孩子一早就走了说着就开始抹眼泪肯定是觉得住的不舒服才那么早就走的。
是啊!咱家能有什么好东西留住人家,那两孩子一看家里就是富贵人家,哪里吃得了苦啊!老头子感叹道。
苏老婆子把钱袋子拿出来对老头子说对了,老头子,这是那两客人留下的,你快看看。
老头子把钱袋子拿在手里,打开一看竟然是银子。
他小声的对老婆子说老太婆,这里面是银子,足足二十两啊!啥?老婆子听了简直不敢置信,客人竟然给他家这么多银子。
两个老人激动的抱在一起老头子,我不是在做梦吧!老婆子说着还有些不敢相信。
不是梦,是真的,咱有救了,那两孩子是咱的救命恩人啊!老头子激动的说道。
老婆子也直说苏甜兄妹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老婆子和老头子拿着那二十两银子去了镇上买了好多粮食,还剩下十多两。
以后老两口再也不发愁了。
他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苏甜兄妹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