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男人和哥哥都参军了,这么些天儿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传回来,这不我跟嫂子也是有些惦记,就想来镇上看看,能不能听到什么消息,也好放心一些。
林初七解释道。
见她手里还牵着大牛,老板赶忙接过去,将大黄拴在了茶摊的一个木桩子上。
林初七就要了两碗茶,大哥,今儿镇上怎么这么冷清?唉,还不是打仗这事儿闹的,这些人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说是打仗了,粮食肯定要涨价,那些富贵人家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都快把镇上的粮食包圆了,自家有庄子的也不肯往外卖粮了。
老板叹了口气,这不就整得百姓们也紧张起来,我家倒是还好,家中老母有种粮食,基本不需要去外面买粮来吃,就来守着摊子,结果这些人都往府城跑了,那边粮店更多,简直都是疯抢。
呀!这样岂不是更乱了。
王嫂子惊呼,主要他们靠山村,大家伙儿也算是勤快,地里出产的粮食虽然也不能让大家吃喝不愁,到底勒紧裤腰带也能过日子,没想到城里居然成了这番景象。
林初七了然的点点头,这实在是很正常,她在后世的时候还在经历一场病毒的席卷,那才是真的乱,超市里只要是能吃的,几乎被抢光,连片菜叶子都没有留的。
但她觉得,城里的这番景象还是有点儿小题大做,就像是有人故意引导一般,不用想就知道应该是那些粮店的东家了,毕竟但凡用脑子想一想,也知道倭寇来犯,就跟蜉蝣撼树一般,只是他们这一方防守较为薄弱,其他地方的援军过来也需要一些时候,可能会造成一点儿损失,但也不至于影响这么大的,明显就是有人在后面操纵。
要是和隔壁楚越国打起来,这样还算能想的通,但虽然每个人都有脑子,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用,特别是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容易被人煽动。
可不是嘛!我听说还有些人都在变卖家产,家里有铺子,多余屋子的就想赶紧出手,然后换成粮食呢。
茶摊老板又是吐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林初七挑了挑眉,瞬间就动了心思,这会儿大家都想要粮食,这会儿正是置办家产的重要时机啊。
不过今天王嫂子同自己一起的,肯定是不成,明儿一定再跑一趟,最好是去一趟府城那边,若是也有出手自家铺子田产或是屋子的,倒是可以收下来。
镇上的人这样哄抢粮食,王嫂子的心里就更愁了,两人离开了茶摊,她就忍不住问道,初七,你说这些人这样抢粮食,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消息,是不是军队那边不好?林初七无语,嫂子,你平日里看着挺精明一人,这会儿怎么就想不明白呢?若是军队那边真的败了,消息早就传出来了,你说大家伙儿哄抢粮食,最后收益的人是谁?王嫂子想了想,然后捂住了嘴,你是说有人故意放出的消息,就是想赚一笔不义之财?林初七没想到王嫂子还会拽词儿,可不嘛,而且我觉得咱们也应该相信男人们,相信那些军人,一个小小的倭寇罢了,龙元国力强盛,怎么可能会输?这话可不假,龙元国能仅次于楚越之后,并且一直以来都没有成为楚越的附属国,不需要上供,就像邻居一般,若是真的送了什么礼对方也会回礼,就足以证明龙元国力也不是那些小国能撼动的。
突然林初七想到了什么,但她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所以还是有点儿不确定,干脆直接问王嫂子,嫂子,倭国是不是楚越的附属国?好像是吧!以前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起过。
林初七心中的疑惑突然就解开了,之前是自己不清楚这个世界的局势,怎么也想不明白,倭国一个巴掌大的地方,怎么敢来龙元骚扰,这么一看,真是什么都明白了。
姑嫂俩在镇上也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反正来都来了,林初七当着王嫂子的面儿,又买了十多斤猪肉,家里的猪油也要吃完了,又买了一副板油。
瞧着之前吃过的那家冰糖葫芦也在,林初七索性买了几支,等回去了拿给浩学吃。
王嫂子也算是对于林初七家的伙食有了了解,这会儿看着也没觉得有什么,陆陆续续又买了不少东西,大多都是小吃点心一类的,两人这才去茶摊那边牵了大黄。
茶摊老板帮忙看了大黄,林初七就给了一点儿点心,大哥,麻烦你了,买了一点儿点心,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茶摊老板要推辞,不过林初七直接给他放在了桌上,姑嫂俩上了牛车就走了,知道她是真心要给,老板心里也是舒服的,又端了两碗茶水,让她们喝了再走。
回去自然就少不了林大海两口子的询问,知道镇上的状况两人也是唏嘘。
这些商贾也是……这会儿大家都一致对外呢,他们倒是先发起这种财了。
林大海对于粮商的这种行为十分不耻。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做商人的都是重利,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林初七说道。
林徐氏考虑的就没有那么多了,她现在就想知道林有为和陆宸明的情况,那你们有没有打听到军队那边的事儿?姑嫂俩都是齐齐摇头,怕她上火,林初七只能宽慰,婶儿,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指不定过段时间,有为哥他们就直接凯旋归来了。
但愿如此。
林徐氏叹了口气,说道。
将点心分了一些给林大海一家,林初七就赶着大黄回家了,路过林大山家的时候,院子里就冲出了一个炮仗,哦不是,是林吴氏。
她直接拦在了林初七身前,林初七,你给老娘站住!林初七不由捏了捏眉心,只觉得十分头疼,这林吴氏就是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关键从来没有在自己这里讨到半点儿好处,偏偏还要往自己跟前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