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太妃沉下心思索,跟一个在宫里混了三十多年的老狐狸相比,她的弱势在于无法揣测对方的势力能渗透到什么程度。
良久后,她抬起头说道:有两个选择,太皇太贵妃近日身体抱恙,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她长眠地下以绝后患。
这个方法确实歹毒了一些,但也是最方便最快捷的。
另外一条就是给惠郡王找点事做,让太皇太贵妃没有精力给后宫架火。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不能太过激引起流言,也不能太温和给太皇太贵妃有别的选择。
嗯,第一条不到万不得已没必要,权势之路少不了血腥,但我们不该成为杀人如麻的刽子手。
玉芯琦缓了缓,说说如何让惠郡王出点乱子吧。
她不喜欢皇室子弟权柄过大的传统,他们当中大多数人从懂事开始就被人灌输争夺皇位的理念。
封建时代演变至今最大的一个桎梏就在于皇位这个东西除非造反改朝换代,否则只有皇室血脉的人才能坐上那个位置。
她不会彻底改变这个传统,但也不会让这些人一步步壮大。
听说惠郡王那位嫡福晋的娘家人最近有些躁动,那就借他们的势让外人相信惠郡王试图争夺皇位。
可惜窦青这颗棋子不能随便挪位置,不然多一份力太皇太贵妃就要元气大伤了。
这已经是贵太妃能想到最合适的办法了。
这样的话既能敲打那帮心思不正的人,虽然不会对惠郡王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名声有损是肯定的。
太皇太贵妃不想死心就必须动用力量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玉芯琦笑道:这个想法不错,不过可以再借一个人的力量推一把,我想奕纬很乐意做这件事。
窦青的事要控制影响,但安排他进宫的主子也该出点力。
果然多找一个人想主意是对的,她之前居然没有绕到这一层。
这一招连削带打效果应该不错。
对啊!贵太妃大喜,少一个人跟奕纬竞争他巴不得凑把火,这样等太皇太贵妃缓过劲儿来也会找机会对付落井下石的人。
两人一番商议这件事基本上就是板上钉钉了。
后宫的事分派下去,前朝那帮人也迫不及待的想给提出新政的太后施加压力。
太后,直隶、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受灾严重,各地报上来请求赈灾的折子那么多,但户部能拿出来的银两跟粮食不多,您看眼下是各地匀一部分,还是先救济京畿附近的区域?穆彰阿说完后摆出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黄钺也说道:太后,郭佳大人言之有理,为防地方动乱还是要抓紧调度赈灾才是。
提到雪灾造成的危害玉芯琦心里就冒火,冷声说道:大雪之前哀家在朝堂上提出的预防措施在场的各位大人没忘记吧?这个时代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很差,一旦发生不仅仅是财产损失,更多的是无数老百姓冻死饿死,无人下葬的尸体又引发时疫等等。
入冬的时候她就列出了许多防寒防雪灾的举措,可惜下面的人没几个当回事,真正落到实处的寥寥无几。
如今雪灾过后还有脸提赈灾!黄钺一张老脸臊红,这一点确实是他们没把太后的政令当回事。
总觉得什么由官府借贷一部分物资给百姓很可能收不回来,到时候谁去填窟窿?还让老百姓烧什么热炕,有那么多柴火吗?这下真是打脸打的啪啪响,死了那么多人。
穆彰阿才不管什么脸面,如今灾难已经造成,太后再追究过往的政令于事无补,还是商讨一下如何赈灾才是。
再者朝廷一日不发赈灾银两物资,地方百姓饿死冻死的更多,到时候发生暴乱危机江山稳固该如何是好?户部尚书赵肃冷哼一声,赈灾是肯定的,但郭佳大人一句话揭过那些视朝廷政令无无物的官吏这是明晃晃的袒护!一次要户部拿出几百万两银子赈灾,国库一下子空了拿什么补?有过当罚,有功当赏。
王鼎出列说道:太后,此番大灾事先没有把防灾政令当回事的官员当负首责。
往年闹灾的山西这次做的就很好,巡抚廖隆升当赏,还有两江总督佟佳大人。
去年升任两江总督的佟佳·舒明阿是太后生父。
这话一出有些人就嗅到一点苗头了。
王大人说的是。
英和率先站出来附和,太后,赏罚分明是治下最基本的原则。
随后又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这个提议,风向变了,谁都不想被太后当成敌人。
玉芯琦脸色稍稍缓和,国库空虚,那么多地方等着户部拨款拨粮赈灾户部也无力支撑,大家说说针对藐视朝廷政令的官员该怎么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