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大危机

2025-03-31 14:32:22

今年这天气可真叫怪了,都说是大雪不连阴,前两天才刚下过那么大的一场雪,怎么今儿又加上了这么一阵子?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却不知这化雪和下雪混在了一起,那才叫一个冷上加冷……作为安清悠在秀女房中的服侍嬷嬷,高嬷嬷嘴里碎碎念叨着这该死的天气,随手把两块木炭放进了铜火盆里。

嬷嬷倒是看心中仔细,我在这秀女房里住了这么久,这衣食住行什么的,倒是都凭着嬷嬷服侍。

眼瞅着这选秀便要结束,倒是有些舍不得嬷嬷了……安清悠微微一笑,话语中捧着这位高嬷嬷。

这高嬷嬷爱财归爱财,倒属于那种拿了钱财真办事的,手脚格外的麻利快捷,这段日子里倒还真的给自己做了不少事。

眼瞅着选秀走到了最后,安清悠想到自己已经确定了不用留在宫中,这心情却是大佳起来,随手赏了一块银子给那高嬷嬷,又拿出了调香工具。

点灯明火,却是开始慢慢地熬制起一种香膏来。

谢安秀女的赏!那高嬷嬷精明能干的一个人,又哪里不知道安清悠这是因为心情好,这才给了自己两句好话?银子赏到手,高嬷嬷的口上立刻便是颂词不断:说句托大的话,老奴这也舍不得姑娘啊!您这人又善心又好,偏巧还有这么一副好手艺。

说句实话,老奴在秀女房里当差了一辈子,像您这般剔透的人物却没见到过几个!都说您这次不嫁宫里了……可是要老奴说啊,这倒也是个好事。

凭您这人品家事,嫁出去也得是个诰命夫人,未必就比在宫中差了……高嬷嬷在秀女房里当差了一辈子,各种选上的选不上的秀女见得多了,这等左右都能说成吉利话儿的言语早已掌握的熟极而流。

安清悠知道这类人大抵如此,倒也不去打断于她,索性一边加热烤制着香膏,一边笑眯眯地听她说着这类吉祥话儿。

只是没料想忽然听到啪的一声脆响,那房间上木窗的窗栓不知道为什么就断了。

两扇窗户瞬间被吹开,站在窗边的高嬷嬷一脸愕然,自己不停说着的吉祥话,怎么就好像一点都没起到吉祥的效果呢?一股子凛冽的冷风劈头夹脸的吹了过来。

高嬷嬷惊叫一声,忙不迭地抢过去按住那大敞四开的两扇窗户,只是扭过头时,却见安清悠在哪里皱着眉头,竟然有些兀自的发愣。

一阵突如起来的冷风吹进了屋里,好死不死地,却居然把桌案上点起来烤制香膏的油灯吹灭了。

这香膏的烤制最是讲究火候,半途熄火可不是再点上的那么简单。

尤其是冷风一吹,原本该有的操作反应物一下子都变成了半吊子货,这一坪香膏材料说到底也就是废了。

安清悠郁闷地看着手中的器皿,实在是没想到自己到古代以来第一次调出了一盘子彻底的废品来,居然是在这秀女房中?还赶着刚才高嬷嬷在帮忙说着吉祥话儿,可是就这么一点儿小事,怎么偏偏就这么不顺呢?安清悠轻轻咬了咬嘴唇,却是把那些废料倒掉又换了一番材料重新烤制。

只是这心中却仿佛是有什么信号一般,莫名其妙的,居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详之感,悄悄袭上了心头,纵使是静心调香,那种烦躁的感觉竟也挥之不去……便在安清悠很有些心烦意乱的时候,李大学士府上的后花园中,某个茶会正渐入高潮。

不知是谁猛地惊叫了一声,夏守仁正踱着慢慢步子走进场中的兵部尚书夏守仁登时变成了厅中的焦点。

夏大人前日孤身进宫,一番奏对语惊四座,不光是那萧家从上到下都没落得好去,就连皇后和太子也……也不得不自行省身一番,此等名动天下之举,实在是让人钦佩万分啊!那还用说?夏大人那是何等人物!莫说一个小小萧家,就算是……嘿嘿!那边也一样不是夏大人的对手,咱们这大梁盛世的文脉传承,以后只怕要落在夏大人身上了!天下敬仰!天下敬仰啊!什么叫我辈楷模?夏大人就是我辈楷模啊……一干人等哗啦啦一下子围了上去,场面之火爆,连在一边陪客应酬的李家中人都相形失色了许多。

众人言语之间仿佛要把这夏大人捧上了天,当然,皇后和太子是不能随便诋毁的,这两位虽然与萧家,与武将派系那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碍于皇家身份不能妄加谈论。

不过大家都是文人出身,语焉不详的法子有得是,出我口、入你耳,彼此都知道说得是谁。

兵部尚书夏守仁夏大人带着某种矜持而收敛的微笑,看上去越发显得有内涵有档次。

他虽被誉为下一任首辅的第一候选,但是从政生涯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早有人讽刺他不过是靠抱着李家的粗腿才有了今天的位置。

这么一次孤身入宫打赢了萧家,打赢了从皇后到太子等等一连串的人物,恰恰为他添了一张大大的底牌,又怎么能不叫他越发的心中兴奋?得让那些乱嚼舌头的人看看,我夏大人才是有真材实料的!若是能趁热打铁再进一步,那可就不是名动天下,而是留名千古了……夏守仁身为兵部尚书,被人吹捧亦是家常便饭。

可是这等被许多人发自内心的钦佩赞叹,那才是真正让人获得享受的东西。

虽然那日陛下的言语做派也让夏守仁心中很是惊诧了一阵子,可是不管是不是皇上的心思发生了改变,若是能趁着这个机会扳倒了萧家,甚至是由此进而改变多年来文武两派相争不断的状况,再现前朝以文御武的盛景,那才是大梁文官们乃至整个大梁的士大夫阶层最梦寐以求的事情!只可惜夏尚书的享受感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声报喏的高叫显然是打断了他的快感:——李大人到!茶会的气氛居然转瞬之下便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原本颇为热闹的场面一下子便变得寂静可闻。

一个华服老者慢慢走了出来,先轻轻环视了众人一下,这才微微一笑道:老夫这可真是老朽了,精力越发的不济!难得和诸位相聚饮茶,却又累的大家如此等待,实在是罪过大了,还求各位海涵了……这华服老者不用讲,自然是今天的东道主,如今大梁的文官第一人李大学士了。

李大学士虽是摆出了一副气息谦和的宰相气度,可是不知为何,大家就是要等到他先开口说上几句场面话,这才觉得浑身上下忽然轻松了不少,又纷纷恢复了刚才那等谈笑风生的样子,纷纷凑上去和这位主人见礼不提。

守仁!这几日我这耳朵里可是光听着你的名字了!怎么样?对如今的局势有什么看法?李阁老既是首辅又是恩师,此刻言语中虽然多有嘉勉,但是夏尚书仍然不由自主地躬下了身子,恭敬地答道:启禀恩师,学生以为此次皇上倒似确然是有整治萧家之意,甚至皇后和太子那边……此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能一举打破多年来文武相争的僵持局面,那才是天下读书人的大幸……连你亦是如此想么?李阁老口中轻轻地念叨着,像是在对夏尚书说话,又像是在自己念叨着什么。

就好似武将里十个倒有九个心中所愿是决胜疆场百战百胜一样,文官们最大的心愿,便是名动天下青史留笔。

这李阁老身为朝堂首辅这么多年,这里面的道理当然是清清楚楚。

再一看周边人等,一个个俱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倒不由得摇头一笑道:之前我一直拦着大家不让动,如今这般机会再不让动,岂不是要有人跳出来骂我胆小怕事,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了?罢了罢了!看来我年纪大了,做事倒是少了你们这份冲劲儿。

如今既是大家都觉得此事亦有可为之处,那该做的便由着你们去做吧!……李阁老这里说得几句,却是不再扯这等话头,径自和众人聊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茶道之事,打了个转便又回了内宅休息。

只是他这等话一放出来,大家却都显得兴奋之极。

这段日子以来早不知有多少人向阁老大人进言,发动百官上折子弹劾太子,一直是由这位首辅老大人压了下去,如今终于点头应允,难道这一场泼天一般的拥立之功就在眼前么!这是杭州知府沈从元沈大人,他的公子更是最近当红的青年才俊,新科的榜眼郎。

守仁你若有空,倒不如与他们父子多亲近一下!便是夏守仁自己也没想到,在这场茶会上会碰上这么一位人物。

区区一个四品知府,就算有个当巡抚的老子再加上个做榜眼的儿子,他兵部尚书夏大人却也未必就怎么放在心上,只是这恩师亲自点拨引荐,那分量却是又有不同了。

下官沈从元,见过夏大人!沈从元轻作一揖,却是短短几句话就吸引了夏尚书的注意力:下官知道这参奏太子、弹劾萧家,纵然可以由各类官员递折子请查,可最理想的还是莫过于都察院出头!若是都察院的诸位御史大人们联名弹劾参奏,那按照我大梁律法,便是太子殿下也须接受稽查自辩的……皇上素来以坚守朝廷法度自傲,如今年事虽高,却必不肯因为这个事情破了一辈子的戒。

何况陛下他老人家本对太子意动,此事成行的机会倒是大得很啊……好教夏大人得知,犬子与那左都御史安老大人家的嫡长孙女倒是颇为合契,文妃娘娘已经允了要替他二人指婚,皇上也是点了头的……夏大人心中所思之事,不知下官可是能出上一把力否?夏尚书微微把眼一咪,又一次上下打量了沈从元沈云衣父子一番,忽然有一种瞌睡撞到枕头上的感觉。

这可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自己一直以来没能拿下的那个都察院,那个安家,居然就有了他亲家公自己送上了门来?嗯……似乎还不能说完全就是亲家公,只是这若真是皇上金口玉言都允了的,那这门亲事还有跑?这般心思下,夏守仁看对方的眼光自然也就不同了。

原本差着偌大档次的地方知府和兵部尚书,此刻居然相谈甚欢,似乎惺惺相惜之间,倒是大有知己相遇的架势了。

对于这等官场上的往来沈云衣并不陌生。

父亲沈从元从小就带他出去历练见闻,后来中了榜眼,在京城之中亦是周旋应酬极多。

可是此时此刻,他却莫名其妙的感到一种恐慌和失落。

原本这宫中赐婚,自己能够迎娶安清悠自然是心愿得偿,可是这看着父亲和那夏尚书一人一脸的笑容,看着他们谈起这场婚姻时候的语气,自己竟然是感觉不到半分的愉悦之意!古人云:若是两情相悦时……嘿嘿!两情相悦?两情相悦!如今这功名有了,榜眼也拿了!可是怎么连自己的婚事,连自己所爱恋的人,都反而要被拿出来做成一番整治筹码?难道这十年寒窗的一番苦读,难道这圣人之道的多年熏陶教化,为的就是今天这般情状?眼看这李府的后院之中朱袍紫带,全是大梁最顶尖的文臣,全是大梁最为精英的读书人。

大家这般你盘算来我盘算去,最后为的又是什么?沈云衣迷茫了,可相较沈云衣的一脸迷惘与惶然若失,某个经常喜欢呆在黑暗阴影里的男子,这一刻却要坚决得多,也强硬的多了!查!给老子查!文妃向陛下提起指婚之前,究竟见过什么人,谈过什么话,这个与文妃见面之人出宫以后又去了哪里,从那个地方又突然传出来了什么风言风语,老子统统要知道,若是漏了一星半点儿……诸位,究竟是滚出四方楼或是自己抹了脖子,选一个吧!萧洛辰狠狠地把一套卷宗拍在了桌子上,下面的人却无不噤若寒蝉。

他们这些跟着萧洛辰办差办久了的人都知道,这位萧洛辰萧校尉平常喜欢自称某家,或是萧某,什么时候从他嘴里听出了老子的自称,那只有一个解释:——萧大人这是真的生气了,真的发脾气了!这位爷年纪虽然不大,可若是在他生气发脾气的时候,那可同样是要真杀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