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拉什,这句话在北胡语中的意思是绿洲。
本地的北胡人人都知道,如果从草原向漠北诸部去,巴格拉什通常都是进入沙漠里的第一站,这里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泉眼,距离沙漠边境又仅仅只有五十多里,绝对是最合适的打尖地点。
但是此时此刻,巴格拉什那十几个泉眼已经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这里被挖出了一个深深的大坑,一股股地下水从沙土中冒出,将大坑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湖泊。
人畜马匹绝不能够不喝水,尤其是在沙漠这种地方,为此博尔大石可是下了死命令的,北胡军几乎是在前锋刚刚到达巴格拉什的时候就完成了对于这个绿洲的改造。
博尔大石,我们到底在等什么?什么时候杀回草原,杀回狼神山啊!博尔大石,咱们快些把那些懦弱的汉人杀光吧?多等一天,咱们就要多填补数千头牛羊到儿郎们的口粮里……杀光杀光,汉人们没你们想的那么懦弱,那么不堪一击,如今他们正在草原边上亮出了刀,等着咱们一头撞上去!看看这些,那个萧洛辰用三千人就拿下了金帐打下了狼神山,五万骑兵就横扫了草原上留下来的大小部落!对于这些人,博尔大石通常是狠狠地把战报摔在他们脸上,以雷霆手段杀了几个叫得最响的贵族之后,敢于急着催促进攻的声音基本消失了。
当然,这么耗下去并不是长久之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问博尔大石,大军到底在等什么?我在等天气!博尔大石抬头看天象的时候越来越多,虽然圣山已经丢了,但是他依旧相信,伟大的草原之神会保佑他博尔大石的。
相持的第十一天,合适的天气终于来了,夕阳如血的大漠落日之下,一股看上去让人有些战栗的狂风开始从远处横扫了过来。
那……那是黑风……有人惊慌的大叫。
沙暴!沙暴!更多的人脸上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到底来了……博尔大石遥遥望着那远处的黑风,脸上露出一丝冷酷而又复杂的神色,里面居然竟似夹杂着点欣慰。
再开口时,已是一连串的军令之声鱼贯而下。
留两万骑兵,三万老弱坚守营地。
全军启程,牛羊牲畜全都留在这个营地里,每人只带马匹兵器和十天的干粮!咱们不去草原了,直接向南走,去杀光那些汉人……在大风沙暴行军,这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因为沙暴不光会带来举步维艰式的行军速度,更会给部队带来非常直接的伤亡数字。
七天之后,当北胡人的精锐部队兜了一个圈子从另外一个方向踏出沙漠的时候,博尔大石手下的兵力已经锐减了三成。
可是博尔大石居然在笑,沙暴不仅仅吞噬了他麾下的一部分军队,可是在那样的天气下,大梁的北胡军也同样完全无法掌握他部队的行动。
伟大的狼神,你带来的沙暴甚至可以把所有的痕迹抹得干干净净。
金蝉脱壳啊……汉人教我的呢!现在我比萧正纲那个稳扎稳打的汉人将军,更靠进他们大梁的边关吧?我不会去和汉人比结阵而战的,看看是你把我调回草原,还是我把你调回你们全都调回到你们的大梁国里!萧洛辰,我等着你……博尔大石最后望了北边一眼,再也再也没有回头。
伸手一指之际,从他身边呼啸而过的北胡铁骑已经如同一道洪流,滚滚向南而去。
不破关。
这里是一座大梁边陲上极为重要的关隘,原名长平关。
自从十二年前有位叫做萧正纲的将军奉命驻守此地之后,修缮城池整顿军备,虽然北胡人此后亦是不乏在别处破关入寇的例子,但是这里却已经很久没有被攻下来过,累累战功成就了寿光皇帝陛下的亲自赐名,将其改名为不破关三个字。
这里的守军有他们的自豪和荣耀,不破雄关用不破是他们最常挂在嘴边上的口头语。
不过此时此刻,那些为不破雄关永不破的流过血流过汗的军人们大都在草原上跟着萧大帅讨伐北胡,如今关中虽然还有些经历厮杀的老兵,但大多数不过是刚从大梁腹地调上来的二线部队罢了。
随着大梁军队在草原上的节节胜利节节深入,这里早就从昔日的前线变成了如今的后方。
真是没意思啊,原以为到了这里能够和北胡人面对面地干上一仗,没料想就是守卡子。
一个从后方调到这里的守军的士兵懒洋洋地靠在城垛上,百无聊赖的发着牢骚。
守卡子还不好?往来客商进关出关有油水啊,咱们又有得吃有得住,省得到那草原上风餐露宿的。
另一个一起调到北疆的士兵对此嗤之以鼻,摸了摸怀里的银钱,他对这个守卡子的差事显然非常满意。
切!没见识!你懂什么,听说跟着大将军到北胡上的去的人可都发了,别的不说,就说上个月押俘虏进京的那个大队看见了没有?金帐轮不着咱们去搞一把,那些北胡贵人总能弄上一个两个的吧,我听人说那些北胡贵人都喜欢用黄金为饰,脖子上挂的链子有这么长,手上带的镯子有这么粗,弄上一个比你在城门口站上两个月都强。
还有军功,军功啊!多杀几个首级,咱们说不定也能弄个小官儿什么的当当……老兵插话进来:年轻人,别把打仗瞧得那么轻松,北胡人真有那么好打,又怎么和咱们中原打了几百年?这北胡人男女老幼人人都是战士,很多人从小就是打仗打出来的,非常厉害啊!何况那上了阵也是要死人的……老兵说的话有些絮叨,直接两个新兵们当成了耳旁风。
那都是从前,如今北胡人不行了……新兵们回以哈哈大笑,北胡人厉害?如今每天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捷报,北胡人能有多厉害?怕是已经日薄西山了吧!老兵落寞地走到一边,忽然脸色一变,趴在地上专注地倾听起来。
猛地他跳了起来一边奔向值班哨将一边大喊道:有马队,有马队!马队?值班的哨将皱起了眉头,只见一群黑点在地平线上隐隐而显,却是斜眼儿看着老兵道:那么惊慌做甚,怕是咱们送补给的队伍回来了吧?如此大呼小叫,乱了军心怎么办?先看清楚对面的旗号,瞧瞧是不是咱们的人再说!不破关里剩下来的老兵数量并不多,和新补充上来的军官士卒们关系也没那么好。
他们总是带着一种经验丰富的姿态批评那些后续部队,总是一副一有风吹草动就警惕得过了头的样子,弄得新上来的守军们总觉得他们一惊一乍,很烦。
事实证明,老兵们的经验是宝贵的。
某个新上任的值班哨将因为缺乏经验而表现出不耐烦和摆架子,则是葬送了整个不破关。
骑兵迎面疾奔,等到能够看清对手旗号身份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对方离你已经及近了,近到通常你的反应时间已经不够。
博尔大石同样有着遇战身先士卒的习惯,那是他能够被北胡士兵们爱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而这一次,他又是第一个杀进不破关内的,在他用大日金弓一箭射断了护城河上的吊桥绳索之时,不破关守军甚至还乱哄哄地没来得及关好城门。
这样守备松懈的场景,对于博尔大石这等水准级数的强者而言实在是太轻松了。
北胡铁骑又一次找到了在大梁军队面前高人一等的勇武感觉,在博尔大石金弓扬起箭无虚发的带领下,不破关的城门一鼓而破。
太轻松了……真的是太轻松了,轻松得北胡兵将们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十几年来都没打破的不破关,就这么一个冲锋从城门里直接冲进来了?不过此时此刻,他们却并没有太多思考这个问题,而是一边大肆砍杀着大梁军队的守兵,一边拼命地寻找着一切可以用来果腹的食物——从昨天中午起,他们就已经断粮了。
不用着急,这不破关里要什么有什么!博尔大石和他的将士们一样在忍饥挨饿,可是见到不破关里那些随处可见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时,他笑了,笑得轻松写意。
让儿郎们痛痛快快地杀一场,有逃走的追击十里就收队,让他们去给汉人皇帝报信好了。
我们这边把粮草辎重整理好是大事,然后……屠城!焚关!博尔大石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已经决定了这座边塞重镇的命运。
寿光三十九年八月,敌酋博尔大石领精锐十余万众入寇。
袭不破关而尽屠百姓军民,后举火焚城,昔日不破雄关者,复不存矣!——《梁史·夷虏志·北胡》数日之后,大梁京城,皇宫,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眼看着明日便是中秋佳节,本来想着招百官赐宴。
再一想,这可是阖家团聚的日子,很多朝臣们是新进才做了京官,家小也是不久前才接过来的,朕却是不能让人家头一个中秋就弄个不团圆。
如今北疆那边又在打仗,索性就不大办了!咱们君臣几家提前一天聚聚,家宴,家宴啊!都别太拘谨了。
寿光皇帝乐呵呵地举起杯子,身边是同样面带笑容的萧皇后。
此刻朝中最为炙手可热的刘、安、萧三系世家重臣正带齐了家眷同样坐在西苑里,陪着万岁爷夫妇赏月。
北胡军主力已经打破了边关疆防,虽然博尔大石有意地不隐藏形迹张扬地屠了不破关,但是在这个消息传递远没有那么快的古代,一切都需要时间,此刻的西苑,所有人对此还犹自全然不知,甚至包括了寿光皇帝本人。
不知前线消息的人里面当然也包括安清悠,如今她的身孕已经到了显怀的时候,小腹已经微微隆起,正在和刚刚晋升为太子妃的刘明珠亲亲热热地说着私房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