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腊八诗会

2025-03-31 14:36:01

京城的文人子弟把举办腊八诗会的地点选在了京城说书的地方,春风楼的衍生楼,听风楼。

听说今儿个那杜小姐也会来参加,不过可惜了,也听说云小姐自那日之后就缠绵病榻,两个人是不能一决高下了。

文人子弟一一脸的八卦劲儿。

有了话题,很快他们便三五成群的热热闹闹的讨论了起来文人子弟二道:是啊是啊,上回没亲眼目睹成衣铺的事情真是可惜可惜。

话说杜小姐真不愧是将门之女,打起人来是毫不手软呐。

文人子弟三满脸崇拜,估计是杜元月的裙下之臣了。

听了这话,云盛景的裙下之臣坐不住了,这人便是一直仰慕云盛景的文人子弟四:打人还成对的了?你们家家教可真好。

眼瞧着这一群文人子弟中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在角落里的于湾冬却笑了起来。

灵儿在旁边给于湾冬倒茶,瞧见于湾冬带着笑意也是瞅了一眼那边的文人子弟。

小姐说若是有一天儿云小姐的真实面目被揭穿了,她的那些裙下之臣会怎么想?灵儿的语气中带些笑意,似乎是脑海里已经想象出了那个画面。

于湾冬捧起茶碗,似有似无的打量着那边:那要看云盛景怎么狡辩了,就像上回成衣铺的事情,说是两个人的错我压根儿都不信,定是云盛景到人家跟前儿说了不该说的话。

灵儿想了想,脸上也出现了笑意:不过呀,真的是可惜了,云小姐被打咱们没有亲眼瞧见。

于湾冬淡淡的放下茶碗,又捧起了手炉,有些淡淡的炭火味儿,使得于湾冬轻轻的皱了皱眉。

咱们要是真的在,说不定还真得上去劝一劝,哪还有今天的好戏看。

灵儿赞成的点了点头:也是。

话音刚落,外头响起一声高喊:玉清乡君到!这一声呐喊可是叫一大半的文人子弟兴奋起来,现在玉清乡君可是香饽饽的存在,不但是皇后娘娘亲自赐名,还被皇上封了乡君给了封号,封地又是富裕之地,还经常进宫伴在皇后娘娘左右。

就是三四品的大臣家里都有意想要找她做儿媳妇儿,可不是香饽饽了。

不过却是没有人敢轻易上门提亲的,毕竟常伴皇后娘娘左右,婚事定是皇后娘娘下旨赐婚的。

孙雯瑛神色淡淡的,今儿个着了一身水蓝色的狐狸毛边儿的冬装,小巧玲珑如碧水,倒是在冬日里别有一番韵味儿。

孙雯瑛有封号又是乡君,自是比楼里的人身份高的多,众人便纷纷起身给她请安:见过玉清乡君。

孙雯瑛已经习惯这种场景,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随意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了。

孙雯瑛的话不多,每次诗会都是静静地看着她们,她实在是不想出风头了,但是不来的话不但杨环念叨她,孙老爷念叨她,就连月歌都念叨她。

月歌美名其曰:打扰她风花雪月了……..文人子弟们也不三两聚堆了,都围在了孙雯瑛的周围,问着孙雯瑛近日如何,一阵嘘寒问暖,也不见孙雯瑛丝毫慌乱。

与此同时,二楼的小隔间里,正坐着两个人儿,饶有兴致的打量着下头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孙雯瑛真的是成长了,之前唯唯诺诺的,现在几十张嘴她也能应对自如了。

苏禾听了皇帝的话换了一个位置,舒舒服服的窝在了皇帝的怀里,有些傲娇:那是。

隔间比较大,两人都在这坐了小半个时辰了,炭火还没有把屋里烧的暖和,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炭火味儿。

苏禾在宫里用金丝炭都用习惯了,现在换成普通的炭真的是怪不舒服的:真是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

皇帝抚了抚苏禾额间的头发:嫌熏的慌?苏禾摇头,继续窝在皇帝的怀里看着下头:有一些闻不惯,等一会儿就该好了。

皇帝点点头,心里想的却是下回出来要备些金丝炭在马车里。

下头的孙雯瑛挂着得体的笑意,时不时回应一下那些文人子弟的问题,倒也算和谐。

但和谐也只局限于孙雯瑛那一圈,其他的那些小姐眼里还是多少有些嫉妒在的。

这孙雯瑛真爱出风头。

一小姐脸上有些轻蔑,眼底却有些羡慕。

二小姐紧随着接话:是啊,对那些公子欲擒故纵,真是狐狸精,也不知道皇后娘娘喜欢她哪一点。

于湾冬参加诗会也是独来独往,向来都是在最角落,笑看她们的言行,得到自己感兴趣的消息。

于湾冬瞧着被众星捧月的孙雯瑛倒是有些感兴趣,就是这孙雯瑛从不主动交朋友,而于湾冬也是,不想主动讨好。

三小姐也紧跟着说话:现在这孙雯瑛可真是京城里的香饽饽了,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好姐妹说他们家想给她的嫡兄说亲,头一个人选便是孙雯瑛,他们家的门第可不低呢。

一小姐惊讶,眉头都挑到额头中间儿了:什么?还是嫡子?三小姐重重的点头,脸上也有些愤愤:是啊,不但门第高,还是书香世家,只是她嫡兄好像不喜欢孙雯瑛,便没有同意。

几个小姐纷纷来了兴致:你倒是快说是哪家的公子呀,叫我们也知道知道。

三小姐故作玄虚,顿了顿才道:是通政使家。

几个人惊掉了下巴,于湾冬也是,都好一会儿才缓过神儿。

二小姐语气极其惊讶:那可是正三品啊!还是嫡子,真是看得起她。

真是正好,旁边的小姐中就坐着一个仰慕那通政使嫡子姜了的。

那小姐当即便反驳:姜了公子英俊潇洒才华横溢,怎会看上她个小家子气的人!这位小姐便是通政司参议家的嫡女殷长宁,她爹官居正五品。

于湾冬是知道这位殷长宁的,因为于湾冬觉得她是最不知礼义廉耻的小姐之一了。

毕竟每回姜了来的时候她都是像跟屁虫一样跟着姜了。

于湾冬的爹爹与通政使是旧相识,所以于湾冬和姜了自小便是认识的。

不过倒没有青梅竹马那一说,因为姜了他们家久居京城,而她们家是久居陕北,再说了,于湾冬是真的不喜欢姜了的性子。

那几个小姐的讨论声嘎然而止,于湾冬也顺着她们的视线朝外头看去,正是姜了来了。

还是跟往常一样,严严肃肃的,显得无趣。

随即,于湾冬就看到那些小姐眼冒星星:没想到这回姜了公子来了,该不会是来看孙雯瑛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