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荏苒,难免留下痕迹,臣妾也长大了、长高了,自然不似从前。
淮月语气淡淡。
本宫说的是心境。
皇后纠正道。
臣妾十二岁入宫,在后宫三年,虽说有着无上荣宠,可在这盛宠背后,就是旁人数不尽的算计,心境又如何能像刚入宫时那般单纯?淮月笑着反问。
眼眸低垂,却是叫人看不透情绪。
好妹妹,你受苦了。
皇后哀叹一声,不再言语。
萧聂此次微服私访。
足足在江南待够了三个月才回来。
表面上他是去体察民情。
实际上他自从和苏怜重逢,整日里都跟她腻在一块游山玩水。
他不知自己在江南的所为早已被皇后和淮月知晓。
回来时按照原计划打算将苏怜送至别院。
可惜他刚回京城。
就在郊外遭遇了袭击。
生命垂危之际,京兆尹和禁卫军一同赶到,将萧聂和苏怜一行人救了下来。
京兆尹是皇后母家麾下的人。
禁卫军则由楚家掌管。
他们去营救时人多眼杂。
萧聂从江南带回一女子的事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室贵族。
如此一来。
萧聂想先悄悄去别墅把苏怜藏起来的计划就泡汤了。
无奈之下。
他只能先带苏怜回了宫中。
皇后听闻萧聂遇刺一事。
火急火燎赶去养心殿探望。
然后不出意外地发现了苏怜的存在。
然而皇后非但不生气,还非常大度地表示要帮皇帝纳妃。
二人正在商议。
忽地。
门外传来唐见清铿锵有力的声音:贵妃娘娘到——太后娘娘到——声音落下。
萧聂和皇后几乎同一时间朝大殿门口望去。
恰好淮月搀扶着太后走了进来。
儿子拜见母后。
臣妾拜见太后。
俩人一齐跪下行礼。
唯独苏怜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直到萧聂伸手拉了她一把。
她才有些心不甘情不愿地跪了下来。
太后将她的神态看在眼里。
脸色有一瞬的阴沉。
不过到底是上届宫斗冠军。
喜怒不形于色。
很快将眼底的一丝厌恶和隐瞒压了下去。
随即。
太后兀自在一方小榻上坐下。
淮月慢条斯理给她斟上了一杯好茶。
直至太后拿起茶杯,吹了吹,又轻抿一口,方才缓声道:都起来吧。
可以说是摆足了架子。
哀家听说皇帝在江南遇到了一女子,把人给带回宫来了?太后明知故问。
她说着,审视的目光落在了苏怜身上:模样倒是生得不错,就是这宫中的规矩,得派人来好好教教!母后……萧聂打算开口说话。
却被淮月打断了。
她连连点头,恭维附和:是啊是啊,在陛下身边伺候的人,须得是懂规矩识大体才行的,太后说的极是!随着淮月出声。
苏怜这才注意到她。
当苏怜看到她那张与自己七分相似,却又比自己精致美艳许多的脸庞,脸色陡然变了。
臣妾也认为事该如此,现下正与陛下商议有关苏姑娘的安排呢。
皇后应声道。
哦?太后挑起眉梢,道:位分和住处都安排好了吗?臣妾认为,陛下中意苏姑娘,既然是陛下喜欢的,臣妾打算安排她住在钟粹宫,位分……就封为贵人吧,掌一宫主位,不必从采女熬了。
皇后如实回答道。
此举不妥。
淮月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道:太后,臣妾以为苏姑娘出身农家,乃是庶民,门第不高,若是刚入宫就给了贵人的位分,其他的姐妹们得知此事,该如何自处?妹妹此话说得在理,可是陛下喜欢……皇后有些为难地看了看萧聂。
活脱脱一副柔弱小白兔的模样。
将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越级进封本就有祖制,苏姑娘一无良好的门第与出身,二无子嗣,三于江山社稷无功,怎能一进宫就封为贵人?单凭陛下的喜欢吗?这也太不符合规矩了吧?淮月极力反对。
萧聂看着淮月的嚣张气焰。
心有不满,他不悦地撇她一眼,冷声质问:朕册封一个妃嫔什么时候需要贵妃来操心了?皇后走上前半步。
拉起淮月的手,装模作样劝说道:妹妹,要不就按照陛下所说的来吧,你再说下去,陛下恐怕要不高兴了。
淮月冷哼一声,推开皇后的手:皇后娘娘仁慈,但后宫封妃并非小事,怎能如此儿戏?一时间。
俩人你来我往。
争执得不可开交。
好半晌。
淮月才看向太后,道:太后,不如您评评理吧,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办?太后的目光在四人面上来回跳跃。
终究。
她轻吸一口气,语重心长地对萧聂道:皇帝,不论你再喜欢一个女子,她始终只是一个女子,你明白吗?皇后闻言,心里一惊,询问道:那按照太后的意思是?既然门第不高,就踏踏实实地从采女做起吧。
太后三言两语,就给苏怜定下了位分。
听到采女二字。
苏怜脸色一黑,瘪着小嘴,侧目朝萧聂望去,眼底带着幽怨和不甘。
萧聂不由心中一疼。
可迫于众人在场。
更因这是太后的决策。
他不能再继续分辨下去了。
只能拍了拍苏怜的肩膀,以示安慰。
如此,那臣妾就按照太后您的意思办了。
皇后应声道。
太后斜睨萧聂一眼,问道:皇帝,你可还有异议?儿子悉听母后安排就是。
萧聂十分无奈地应答道。
淮月和皇后则互相对视一眼。
皆是勾唇一笑。
接下来几人又讨论了几句。
最终。
太后决定先将苏怜送去尚宫局学规矩。
待她学好规矩再行册封礼。
达到目的。
淮月扶着太后离开了。
皇后歉意地看了萧聂一眼,道一句臣妾告退,跟着退出了养心殿。
登时。
偌大的宫殿里只剩下萧聂和苏怜二人。
萧聂自觉有些对不起苏怜。
伸手牵过她的手。
柔声安慰她道:对不起啊小怜。
苏怜却不领情,一把甩开了他的手:你不是皇帝吗?这么窝囊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