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等到棺木被揭开。
里面躺着的赫然是萧聂!只见他面色苍白,眼下乌青,一副病痛缠身而死的模样。
皇后冲着太医点了点头。
太医们心神领会,壮着胆子上前去查验尸体。
就这样慢吞吞地检查了小半个时辰,太医们聚在一起讨论良久,得出结论,萧聂的确是因病而死。
卢御史不死心,继续追问太医是否存在认为,比方说给萧聂吃了与治病药物相悖的药导致他病情迟迟不好。
可太医却说绝无可能,在他体内没有用过与之相悖的药。
事到如今。
已是证据确凿。
萧聂的确是死于风寒。
皇后心中悬着的石头陡然落下。
她悄然松了口气,猛地站起身,一拍桌案,指着卢御史大声怒斥道:卢御史,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淮月侧身看了卢御史一眼。
附和道:卢御史,现下真相大白,这一切都是你妄加揣测,意图污蔑皇后,且扰得先帝无法下葬不得安宁,此乃对先帝的大不敬,更是对皇室一族、对皇后娘娘的藐视!这……卢御史支支吾吾,顿时慌了神。
皇后不给他反应的时间。
连忙下了命令:卢御史大放厥词,羞辱先帝遗体,来人!将他乌纱摘下,打入监牢,听候发落!随着侍卫摘掉卢御史的乌纱帽和官袍。
众大臣看着他被拖下太和殿。
神色各异。
一场荒唐的闹剧就此落下帷幕。
有卢御史的下场威慑。
其余人哪怕是心中依旧有所质疑。
却是谁都不敢再开口了。
直到最终萧聂下葬,封了皇陵。
这次的风波才算是彻底平息。
但紧接着。
皇位的继承成了目前的最大问题。
萧聂没有子嗣,后继无人。
皇室一族大多死在了多年前的夺嫡之争中。
现如今还存活的皇室血脉。
便是被关押在宗人府的靖王世子。
可靖王世子本就是罪臣之身,登上皇位定会惹人非议,且不论他的身份如何,光是他如今已是三十岁,一旦令他当了新帝,皇后就没法再执政了。
而且靖王一脉与萧聂本就是仇敌。
他若登上皇位,必定不会善待皇后以及长孙家和楚家。
哪怕靖王关在宗人府多年早没了势力,可万一发生点什么,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因为新皇登基的事。
皇后和朝中各位大臣足足协商了三天仍没有什么头绪。
待下了早朝。
淮月入宫找上皇后。
寿康宫内。
臣有一办法,可以让皇后娘娘继续执政,不受干扰。
淮月不兜圈子,开门见山道。
皇后定定地看向她,点头道:且说来听听。
淮月轻抿一口清茶。
茶香四溢,在口腔中绽放出清新的香气。
她抬起眼眸,薄唇轻启,道:明日早朝,对大臣们宣布说,靖王世子妃怀了身孕,届时待她产子,便过继到您名下,带进宫中抚养,由小皇子继位,您继续监国执政。
靖王世子妃怀孕了?听到这个消息。
皇后不由瞪大眼眸,满脸惊讶:本宫怎么不知晓此事!淮月却是勾起唇,似笑非笑地看着皇后,低声道:世子妃和靖王世子一同被关押宗人府数年,早与外界隔绝,她是否有孕,不过是娘娘一句话而已。
闻言。
皇后便是明白了淮月的用意。
世子妃是否淮月不重要。
只要将她怀孕的消息告诉朝臣,只要等她十月怀胎后生下皇子,有人能继承皇位就行。
她是否真的怀孕。
又是否真的能生下孩子。
这些都不重要。
皇后眯了眯眼眸,嗓音清冷:本宫明白了。
说完。
她仿佛想起什么似的,又问道:对了,话说回来,萧聂那边,可有消息了?淮月顿了顿,答道:臣派人一路追查,总算在边关查到了萧聂的踪迹,只是听到见过他的人说,他逃往了大越,我虽派人去了大越,但到底不是在南周境内,始终是不便继续深入大越追查,所以此事,算是被搁置了。
那怎么办,他不会突然回来吧?皇后的语气染上了几分担忧。
不会,淮月斩钉截铁:臣在大越与南周边界的城池都设下了负责筛查的人,一旦他回到南周,定会被我留下的人抓住。
好,有你此话本宫便能放心了。
皇后轻轻拍了拍淮月的肩膀,随后有些感慨地说道:时至今日,本宫的夙愿已了,不知妹妹可还有什么愿望?臣已经完成了三年前的那个协约,希望娘娘能遵照我们之间的约定,下令应允女子入朝为官、从军作战,虽然男尊女卑的腐朽观念早已刻进所有人的骨子里,但臣还是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令南周的女子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能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
淮月一字一句说道。
不卑不亢。
这是自然,此事不仅是妹妹的愿望,也是本宫当初执政的期盼。
皇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的请求。
淮月继续往下道:其二,臣想请皇后娘娘为臣赐婚。
闻言。
皇后不由一笑。
她伸手握了握淮月的双手,满脸欣慰地看着她。
脑海中逐渐浮现出她初入宫时的模样。
只觉恍如隔世。
后宫困了你三年,本宫又困了你三年,是该给你找个好人家,不知妹妹可有了中意的儿郎?皇后的嗓音有些沙哑,眸中不免含了一丝水雾,神色颇为感慨。
臣的副将,唐见清。
淮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落落大方。
其实对唐见清的身份。
皇后早有猜想。
但她并没有多问别的。
很爽快地应允了:你于本宫有恩,于江山社稷有宫,既然要出嫁,必得是风风光光,本宫想收你为义妹,许你以皇室公主的规格出嫁。
多谢皇后娘娘成全!在第二天的朝堂上。
皇后按照淮月的嘱托,宣布靖王世子妃有孕的消息,俩人一唱一和,稳住了那帮朝臣。
世子妃待产的期间,依旧由皇后监国执政。
若她生下皇子,便由皇子继位新帝。
皇后则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辅佐新帝,直至新帝长大成人,她便将皇权交还给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