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快正午,沈氏才放下绣活去厨房做饭,一看厨房桌子上放着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有块糖,心里也七七八八猜到了,沈氏小心的把糖放好,可别碰碎了,包裹里还放了几个鸡蛋,这才喊白秀宁一起来看看。
白秀宁拿着这鸡蛋,看抬头和沈氏极其默契地相视一笑,明白了李香兰的心。
但油纸包的几块泛黄的糖块却让白秀宁心颤了颤,拿着糖块问了问沈氏:娘,咱们…用的都是这种糖吗?白秀宁仔细回忆她爹留下的一些介绍朝代历史这类书籍,丝毫没有白糖冰糖的记录,蔗糖倒提过,也不是常人能吃得起的。
沈氏以为糖出了啥问题,拿到眼前仔细检查后说:是啊,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家里大人才肯买点糖给小孩尝尝,二十文才一两哩!这点约摸着是去年过年买的吧。
那镇上卖还有别的糖吗?白秀宁继续追问。
嗯,大伙吃的都是这样的,不过你爹以前在镇上夫子,说那些有钱大户人家喝的都是蜜糖吃的是甘蔗糖!咋啦?香兰送的糖坏了吗?娘刚才闻过了,没坏啊沈氏又拿起来看了看。
白秀宁摇了摇头:没坏,就是有些少。
这应该是麦芽糖,做工一般。
想来蔗糖只有贵族才买得起。
但这几块远不解渴,千算万算也没想过白糖还没被发明,普通糖块也不便宜,为了长久发展想来想去白秀宁只能自己熬制点。
她可没想过发明白糖,没那本事,甘蔗、甜菜在哪她都不知道,就算知道她也不会做,白糖的提炼可不简单,白秀宁心里直摇头。
但麦芽糖她是会做的,原材料简单,以前农村老家奶奶经常熬,麦子和江米就成。
想好后白秀宁就把糖块包好送回给李香兰家,这糖不好借,借点麦子和江米相对会容易点吧。
没多大一会白秀宁就开心的拎着袋小麦回来了,借米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江米也挺贵,白秀宁放弃用江米了!真想当场就选择撞死算了,改用红薯吧,红薯淀粉多,应该会更甜一些,正好她家还有半麻袋。
唉,看来这水果罐头太奢侈了,只能先应应急,以后再想别的生财出路。
她是真没想到这个时代的农村和城市贫富差距这么大!这一刻真的羡慕小说里穿越成千金、公主、王妃、贵妃这种身份的,最起码不可能为吃喝发愁吧。
这麦芽糖需要时间发酵,先把麦子泡上一夜再捞出来控水放在竹沥篮里,再盖上层蒸馍布,下面不能积水。
放在阴凉通风处每天淋个几次水,四五天后等麦子发了小嫩芽就可以了,再把提前准备好的红薯丝上锅煮软烂,加上切碎的麦芽拌在一起,盖好再等个一晌午。
发酵好后,滤掉渣子用大火熬,变色后改小火,一直熬到粘稠,用筷子沾一点滴到凉水中会立即凝结成型就成了。
等做完这些已是好几天以后了,很简单的东西就是费时间,如果这罐头卖的畅销可以考虑一次性多做点。
白秀宁尝了尝味道,挺甜的。
但不及白糖的一半,不过这样已经很满意了,她相信在这个糖是稀有物品的份上,即使这个甜度老百姓也肯定喜欢。
装好糖就端给喊来沈氏和白小雨也尝尝,沈氏舔了一口直接不敢相信的愣住了:这……这……宁啊,这是糖?嗯,怎么样?白秀宁心想应该留着香兰拿过来的那几块糖的,赖好能有个对比,看沈氏这反应,难道味道差距很大?白小雨看沈氏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也拿起筷子点了一点小碟子里的暗红黏糊糊糖放进嘴里,刚尝到味道白小雨就欣喜万分:阿姐,这是你做的吗?简直比每次来村里卖糖块的糖倌大爷卖的还甜呢!白小雨此刻骄傲无比,她家阿姐也太厉害了吧。
娘也是这个意思,宁啊,你老实跟娘讲,你咋突然又会做啥罐头,又会做糖的?沈氏一脸正经担心的问。
自己家闺女养了十来年,啥样自己能不知道,这怎么突然这般厉害了。
白秀宁没想到沈氏这副反应,这放在现代随便百度都有做法的东西,该如何和她俩这不知道啥时代的古代人解释?思考了一番,白秀宁定睛认真的说:娘,这些都是那回从山上摔下来昏迷的时候,迷迷糊糊梦到的,我也不敢乱说,万一被别人知道了,我怕...说着白秀宁假装害怕的躲进沈氏怀里。
果然,沈氏听完赶紧拍了拍白秀宁的背嘴里念叨着,不怕,不怕,也不是坏事,指不定是你爹在天有灵保佑着你呢。
不过这事确实不敢乱讲啊,大伙都忌讳这些,咱们娘三都是女流之辈,万万不敢被爱嚼舌根的人听了去,那就解释不清了......沈氏若有所思的望了望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小雨听见没,你姐托梦这事这辈子不敢让第四个人知道!沈氏又义正言辞的警告白小雨,看见白小雨乖乖的点头,才稍稍放心下来。
白小雨还小,也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她很爱娘亲和阿姐,自然很听话。
哎呀,娘,只要咱不说是自己做的就说买的呗,你先说说这糖味咋样啊?白秀宁觉这关注的重点偏了吧。
也是,还是我闺女聪慧过人,味道嘛,小雨说的一点没错,甚至比镇上糖铺子卖的还好哩。
沈氏看闺女这般用心,也不想这么多了,正如白秀宁所说,正常人都是买糖嘛。
阿姐,那咱们为啥不卖糖呀?白小雨歪着个小脑袋,嘴里还舔着粘着糖浆的筷子问。
沈氏明显也被这个问题问住了,低头看着怀里的白秀宁同样等着她的回答。
白秀宁重新坐回凳子上,吐了口气坦然道:这糖,家家户户一年才用上几回?贵不说,平常人买回去也就舍得给家里娃们冲个糖水喝喝。
但做成这甜品零嘴就不一样了,镇上有钱人不少,不会吝啬这点小钱,老百姓呢,也能掏的起一文两文买上一点尝尝鲜,而且重点是这罐头他们一准没吃过!前世工作不顺利心情不佳时,自己就会窝在家里做些甜品,吃完心情就会好多了。
甜食可是会刺激大脑产生多巴胺,使人心情愉悦~当然这话白秀宁是不会和她俩说了。
听完白秀宁的解释,二人好像也没明白。
白秀宁也不想纠结这个就想打个岔过去得了。
转头瞅见案板上篮子里搁着李香兰给的那几个鸡蛋,又想起之前还剩下点地皮菜,这地皮菜炒鸡蛋可是道有名气的菜,应该够炒一大盘子了,就有了主意对沈氏说:娘,我想用这个鸡蛋做个菜,然后等野果罐头做好,一起拿去送给莫大叔和香兰家他们家各一点,这段时间,他们帮助咱们太多了,这地皮菜虽为野菜,但极少,一般下雨和潮湿的地方才有,等做好让他们尝尝也能表达咱们的心意,好不好?沈氏听完也觉得不错,越看闺女越欢喜,自从上回醒来以后变得很多,很有自己的想法,懂事,聪慧,这个样子的白秀宁是她以前不曾见过的,给她带来不小地震惊。
可闺女骨子里的善良乖巧也一点没变,只当是经过那次大难不死性子更坚毅了些。
嗯,好,都听你的,那你来炒菜,娘给你烧火。
沈氏怜爱的看着白秀宁温柔的说着。
好嘞,那我先去后院掐点葱蒜。
话刚落音就看到白小雨一路小跑奔向菜地,嘴里还喊着:阿姐,我去我去~没多大功夫就拿着洗干净的葱蒜跑了回来。
白秀宁看着听话懂事的妹妹,没忍住弯腰朝她的小脸蛋吧唧亲了一口:小雨可是阿姐的全能小帮手,真厉害。
白小雨有些不好意思了,小脸红扑扑的,记忆中只有自己很小的时候阿姐才会亲自己,压根也没想到白秀宁会突然亲她,但又觉得白秀宁肯定很喜爱她才会亲她的,还是高兴的咧着嘴笑着。
葱姜蒜准备好后,把剩下晒干的地皮菜拿出来泡发洗净。
先把鸡蛋打碎炒个半熟捞起来,再用点油把佐料放进炝锅,把控干水的地皮菜放进去翻炒,快熟时把刚才半熟的鸡蛋一起倒进锅里,加上一点盐巴,快速翻炒几下就熟了,地皮菜是菌类很容易熟的。
不一会这野菜和鸡蛋相结合的香味就出来了,真香啊,天然的地皮菜可比现世大棚里种的好太多了。
娘,里面的锅也点着了,我再烙个玉米饼。
白秀宁麻利的把里锅用刷锅的刷子清洗一边就着手去准备烙饼的玉米粉。
白秀宁觉得这地锅和自己现世农村生活的灶锅差不多。
都是前面两个锅炒菜做饭,后面还有个后小锅,专门用来烧水洗碗或者晚上洗澡用,用起来很方便。
调好面糊后白秀宁烙了几张玉米饼子就让沈氏把火灭了可以起锅了吃饭。
被香味馋的不行了的白小雨早已乖乖的坐在石桌前面等着吃饭了,看着白秀宁炒的新菜,灰黑色的地皮菜和金黄的土鸡蛋搭配,散发阵阵香味,不用尝就知道肯定好吃。
阿姐,这就是地皮菜炒鸡蛋啊,看着就好好吃。
白小雨抓着玉米饼子就猛吃起来。
白秀宁看着白小雨的吃相伸手用筷子敲了她的手一下:慢点吃,用筷子,又没人和你抢。
又转身进厨房对沈氏说:娘,锅里菜先不盛,等下午我做好了那野果再一起装,先来吃饭吧。
沈氏出来一起坐下来吃饭时,白小雨已经解决掉一个玉米饼子子,见沈氏过来连忙急着说:娘,阿姐做的这个好好吃噢,这个咸菜也好吃!说着还用手指了指。
咸菜是野水芹,沈氏腌咸菜的技术确实很不错,清脆爽口,很适合配饼和稀饭一起吃。
三人一起把一小盘地皮菜炒鸡蛋和野水芹都解决了,果然人活着就是要好好吃饭,吃饱的感觉真好。
宁啊,这地皮菜炒鸡蛋确实不错,娘在这村里生活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吃到。
吃完饭沈氏才一脸惊喜的对白秀宁说起这个野菜,这顿饭是这么久以来,娘仨吃的最饱的一顿了。
是呢,不过就是产量太少了,不然保证能卖个大价钱!嘿嘿。
如果真有一大片地皮菜,拿去卖给酒楼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奈何现实很残酷啊,那片小水洼周围就一点点,连野水芹都不算多,只能偶尔打打牙祭,便宜自己胃了。
吃完饭沈氏清理好碗就回屋里继续做绣活,白小雨则是在院子里用树枝在地上练习着昨天白秀宁教她写着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