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笑笑拎着野兔往老妇人家走,坡不高下坡不难,老妇人家院子里有棵树,好找,她这个路痴也不至于迷路。
她一路走得挺顺,到村里一打眼看到两个人影从寂静的村子里闪过。
她倒没多想,只觉得小村子冬天就这样,也挺好。
昨天来的时候包括今天早上的时候都没见着人,这会儿才第一次见到除了老妇人之外的其他人,就是人走的太快了没看清。
她摇摇头,找到老妇人家,敲门喊了几声,老妇人来给她开了门,一副受惊不轻的模样。
哎呦我的娘哎,这怎么还有野兔呢,丫头你是去了哪儿啊!大娘您不用担心,我去了村头那个坡上,我爹是猎人,这是小时候跟他学的逮兔子。
咳咳,她爹是猎人,这是她和恒宁一起编来说给老妇人一家的谎话,现在拿来用正好。
原来是这样,哎呦,这兔子还挺肥……不过丫头啊,不是老婆子我多嘴,还是呆在家里不要出去乱跑的好啊,不安全……嗯?村里有坏人吗?老妇人一副有口难言的模样,指了指外面密林的方向,低声道,有妖啊……白笑笑反而来了精神,她现在对北境密林关注着呢,哪怕做不了什么,听到些消息也是好的。
于是拉着老妇人在屋里坐下,追问到底密林里有什么妖。
老妇人再三推辞,顾忌颇多,最后还是没敌过她,叹了口气开始说起来。
密林里的事,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我小的时候就有这么个说法,‘宁可穷死,不进林子’,村里人一直守着这个规矩。
但是你也看到了,我们这里穷啊,好年能勉强填饱肚子,灾年那是真要饿死人的。
我出嫁前那阵子,接连三年的大旱,村里的人饿死了一半,出现了不少绝户。
村头小坡那里的树皮都被啃干净了,没别的再能吃了,但密林还在,即便饿死人也没人去动。
有天,村里有个疤脸汉子疯了。
他媳妇、儿女和老娘都饿死了,他也饿的够呛,什么都吃,土、木头把肚子吃的鼓鼓的,像是临产的妇人,还在不停地往嘴里塞东西,眼见着就要涨破肚皮而死。
村里人看不下去,把他捆在了祠堂,结果当晚他就跑了。
循着脚印,村人追到了密林边缘,但没人敢追进去,只觉得他死定了,便返回村里,忘记了这个人的存在。
那年冬天,村里剩下的那些人里又饿死了大半,等到春天干旱结束的时候,村子只剩二十余人,这二十余人艰难地开始了新生活。
但谁也没想到,秋天丰收的时候,村里有个孩子看到疤脸汉子出现在了村头。
村人很警惕地对待他,他说当年他跑进密林里,靠吃树皮和打猎活了下来,密林里根本没有妖,还鼓励其他人也去密林里打猎。
后来的一切更是证明了村人的怀疑是对的。
他不再耕地,每日在村里闲逛,经常去密林,还总勾搭别人一起去,家里经常丢出野兔、野鸡的骨头。
终于有个少年被他蛊惑,跟着他一起去了密林,也确实带回了野兔和野鸡。
但是很快,少年的家人便发现了不对,少年变了,经常一个人神神道道的说话,经常生吃带回来的野物,经常眼神陌生地看着家人,后来更是偷拿了刀想要攻击他的家人……其他几个跟着疤脸去过密林的人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路过的道长说,他们这是着了妖的道了……白笑笑正听得紧张,老妇人就断在这里不说了,不断地唉声叹气。
她照顾老妇人的心情,没有立刻追问,抓肝挠心地等着,终于给她等到个机会追问,后来呢?老妇人一噎,似乎头一次见到没被吓到还兴冲冲追问的,慢了半拍才说道,后来有一天他们都惨叫了一整晚,天亮后都死了,七窍流血……有人说,这是道长杀了妖导致的。
当然,也有人说,妖并没有被杀死,只是被重伤了。
有人曾亲眼看到,一只黄狐狸从那个疤脸汉子身上窜出来,跑向密林……黄狐狸,狐妖吗?白笑笑听得有些不知所以,这故事挺长,但好像没啥有用的东西,捋一捋能得到的有用的消息就那么一点。
密林神秘且危险、密林里有狐妖…………几乎就是没有消息。
花了这么久,就听了一个不入流也不吓人的古早传说?她有些失望,正要再问些什么,忽然间瞳孔剧烈收缩,身体猛地绷直了。
!!!一瞬间,她的心脏险些被吓得跳出来!太可怕了,刚刚老妇人看她的那个眼神,那个背着光脸藏在阴影里直勾勾地看着她的模样,实在是太吓人了!好孩子,吓坏了吧?唉,你们这些丫头,就是不听劝……老妇人说着,就蹒跚着走出了房间。
白笑笑心跳的很快,刚刚那一瞬间,她真的觉得……半晌,她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拍了拍胸口,那里的心跳已经正常下来。
应该是她想错了,老妇人不是妖。
再者说,就算老妇人是妖她也不怕,谁还不是个妖怎么着?而且,恒宁给她留下了足够她用一辈子的符纸,就是真遇到了妖也不怕!但即便这样,她在老妇人喊她吃饭的时候,还是做了很久的心理准备才出去。
好在之后的老妇人恢复了之前的和善模样,让她觉得刚刚的情景只是她听故事听得太入迷了产生的错觉,一定是这样。
这夜她辗转反侧,听了一夜风声和门的吱嘎声,愣是不敢入睡。
许是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醒来的她感觉很困,老妇人一家又是殷勤地劝她多吃。
她其实没什么胃口,但是在老妇人一家的注视下,她还是吃下了一碗兔肉和一碗稀粥,这让她有些不舒服。
尤其在看到老妇人看她的眼神的时候,她总想起昨天的那个瞬间,就更不舒服了。
于是她又顶着昏昏沉沉的脑袋出了门。
这次她遇到了村里人,只是奈何她脑袋发涨、精力不济,并没看清什么,直接去了坡上。
在她身后,村民看着她的背影窃窃私语,然后一个个走进了老妇人的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