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狗子家在千水沟算不上富裕,上面有个常年卧床的奶奶,他手下还有两个在读书的妹妹。
一家子七口人就靠他和他爸妈三个劳动力养活,虽然顾文兵会时不时帮衬着点,但也只能算勉强不饿肚子而已。
盖一间像王语嫣那样的砖房大概需要四百块左右,王语嫣出了三百,顾文兵自己又垫了点。
这么多钱,三狗子家肯定是拿不出来的,但他们还是满口答应了郑欢欢的要求。
这年头,村民们尽管缺吃少穿,但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誉。
三狗子和郑欢欢这事要是传出去,指不定被人戳着后脑勺说长道短。
他们家和月亮湾李秋生家的情况不一样,三狗子还未婚,这属于生活作风大问题。
再说,他们家也不忍心让郑欢欢一个小姑娘被人指指点点。
你觉得姓郑的那个知青怎么样?顾文兵把三狗子单独喊出来,问了一句。
听到这话,三狗子奇怪地看了顾文兵一眼,不满地说:文兵哥,什么叫姓郑的那个知青,那以后就是我女人了。
他从顾文兵口袋里掏出根烟划了根火柴点上,像是思考了一会,笑呵呵地说,还不错吧,挺可爱的。
人家城里一个小姑娘同意嫁给我这个农民,那是我高攀了。
顾文兵看着他脸上荡漾的笑意,缓缓开口:有没有一种可能,你昨晚是被人设计了?她也许是和肖琳琅一样的人?肖琳琅?三狗子有些不悦了,但还是没怎么表露出来,文兵哥,欢欢怎么可能跟肖琳琅是一路货色。
结婚是大事,你自己考虑清楚,将来不后悔就行。
顾文兵见木已成舟,就没有再说什么。
这事毕竟只是猜测,没有证据。
最后,他只意味深长地给了郑欢欢一个警告的眼神,便牵着王语嫣出去了。
五天后,三狗子盖砖房的钱东拼西借终于凑齐了,请了县城的那两个烧砖师傅开始烧窑。
这期间,顾文兵抽空把旱育的秧苗插了。
王语嫣除了上工就是忙活自己的院子,在前院种满了蔬菜,后院种的是花草:玫瑰、绣球、红茶、茉莉、桂花,用砖块铺成小径。
等到她把前院后院都忙活好了后,三狗子家的新房也盖成了。
在搬进新房的第二天,三狗子和郑欢欢举行了婚礼。
天刚破晓的时候,千水沟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顾文兵很早就去三狗子家帮忙了,王语嫣起晚了些,走到三狗子家的时候,新郎已经去知青院接新娘了。
约莫等了半个小时,又听到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就在这时外面的人扬声唱道:新娘子接来咯!王语嫣走到门口,看到村子里的人都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成群的小孩在旁边嘻嘻哈哈,很是热闹。
进了大门,三狗子便从马冬梅手里接过了郑欢欢,背着她跨过门口的火盆,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进了客厅。
三狗子的爸妈,坐在案几两边的椅子上,脸上带着喜气洋洋的笑。
村里的一位大叔扯着嗓子喊道:准备拜堂了!三狗子紧张的抓着手中的红绸,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盖着红绸的新娘子。
红绸盖着,自然是什么也看不见的。
但他还是忍不住扬了扬嘴角。
大叔扯着嗓子喊: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三狗子拦腰将新娘子抱起,一大群人跟在新人后面,嘻嘻哈哈地往卧室走。
这时,顾文兵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笑着牵住了王语嫣的手。
马冬梅和知青院的三个男生也走了过来,语嫣,没想到欢欢是咱们知青院里结婚最早的,让人羡慕啊。
羡慕?王语嫣没有这种感觉。
她还没有和郑欢欢撕破脸,随了礼后和他们几人坐在了一桌。
顾文兵凑到她耳畔,指腹摩挲着她的手心,看向她的眼神中也情不自禁地带着动情:对象,你想要什么样的婚礼?婚礼?王语嫣眼神放空,脑子里想象着婚礼的场景,却想象不出具体的画面。
顾文兵认真地盯着她,心中掠过几分忐忑:对象,你是从来没有想过和我结婚,还是从来没有想过婚礼的事情?嗯……这个问题嘛,看着他异常紧张的样子,王语嫣忍住笑,故意顿了顿,缓缓开口,等会回去了再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