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拿着几位小姐默写的《女儿经》来找季老夫人的时候,她正在堂屋给一盆仙人掌浇水。
小人半高的仙人掌上面长满了尖锐的刺,还开了七八朵黄色的花。
听到下人来禀告季老夫人直接让嬷嬷进来坐下,闲聊几句李嬷嬷也直接进入正题。
她从怀里拿出三张纸递到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这是老奴让几位姑娘默写的字,您看看。
季老夫人一一翻阅,嗯,这篇不错,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流水行云,这应该是清儿的字吧?老夫人英明,这正是大姑娘的字。
这篇一笔一划皆显露出一股子小家碧玉,中规中矩,气量却是不大,这应该璇儿的吧?季老夫人见李嬷嬷点头又看向最后一张,顿时眉头紧锁,这字体张扬跋扈,丝毫不受束缚,还丑得出奇,这难道是二姑娘?季老夫人有些不信,她是见过季辞心写的字的,不该是这样。
可一想到前两天季辞心在她眼前写的字又打消了顾虑,除了她还有谁?李嬷嬷却点头道:老夫人英明,这也是老奴冒昧前来打扰的原因,这几日我与几位姑娘相处下来颇为有些不解,大姑娘样样都好,规矩礼仪都熟记于心,是块美玉。
三姑娘虽说乖张了些,但也没有太过出格,规矩这些都也过得去。
但唯独就是这个二姑娘。
李嬷嬷停顿了一下,见季老夫人没有发怒才又继续说道:二姑娘性子太过活跃了,上课走神,规矩也做的马马虎虎,肢体僵硬,大家闺秀的样子她是一点也不占啊。
要不是没人怀疑,李嬷嬷甚至都会觉得季家这是从野孩子里面捡回来给她调教的吗?她是打也打过了,说也说过了,季辞心就是做不到她的标准。
李嬷嬷实在没办法这才来找的老夫人。
季老夫人面露凝色,多谢嬷嬷提点,老身会好好管教。
那就好,二姑娘这性子在夫家肯定是要吃不少亏的,就更别说会不会连累娘家的脸面了。
李嬷嬷说的很直白。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她也没藏着掖着,该教的该提点的都提点过了。
李嬷嬷走后王嬷嬷又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匆匆行礼道:老夫人。
什么事这么急?回老夫人,三小姐身边的丫鬟来传话说二小姐的丫鬟茴香在私底下乱嚼舌根子,说李嬷嬷的不是,说李嬷嬷刻薄,故意刁难二小姐。
季老夫人捏紧手中佛珠,当真?王嬷嬷如实回道:应当假不了,三小姐的丫鬟说二小姐第一日便挨了嬷嬷的戒尺,还被罚抄课本,想必心里对李嬷嬷有所怨言也是正常的。
好大的胆子啊,此事可有传到李嬷嬷耳朵里?瞧着是没有。
让那些个丫头的嘴都紧着点,别让人家瞧低了季家,你去把季辞心身边那个丫头给我带过来。
季辞心贴身丫鬟能说出这种话,但凡有脑子的多想一下就会知道是其主子在背地里心生怨怼。
这样的话要是传到李嬷嬷耳朵里,她回王府后还指不定怎么编排季家的姑娘。
季家两个庶女的名声季老夫人可以不在乎,但是她在乎整个季府的名声,还有精心培养出来的季清。
那可是季家以后飞黄腾达的机会,季老夫人是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触碰到季清前途的。
季老夫人心里盘算着,就拿起放在一旁的小剪子将仙人掌上面的刺悉数剪断。
如今有客在府上,她不好直接拿季辞心试问闹出太大的动静。
但是处置个嘴碎的丫头却是无人敢置喙的。
李嬷嬷还要在季家待上一些时日,为了不让这样的言辞落到李嬷嬷的耳朵里,这个茴香就需要给她点教训。
更何况主子犯错,贴身侍候的丫鬟受罚也天经地义。
…………季辞心绣花绣了一个下午。
一幅图大概只绣了五分之三的样子。
她自己满意的看了看,觉得绣的挺好的。
第一次能绣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她又看了看季清的,顿时跟泄气的气球一样,焉儿了。
这一对比下来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完全没办法比。
季清也看出了她的气磊出言安慰道:二妹妹莫要难过,你不过是手受伤了才绣成这样的,改天手上的伤好了再绣一副给嬷嬷看便是。
季辞心有苦难言,也只能连连称是,季璇则很是鄙夷的道:长姐,她就是没受伤绣的也好不到哪里去。
季辞心当然不理她,这种言语刺激也伤不到自己,反正她不久以后也要跟这讨人厌的季璇分道扬镳了。
李嬷嬷来收课业的时候也瞧见了她手上的伤。
她深深看了季辞心一眼。
就当季辞心以为李嬷嬷看出什么端倪的时候李嬷嬷却没说一句话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