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田家

2025-03-31 15:47:04

又是艳阳天高照的一天。

前几日还有微风,现在连风都没有了。

热,很热。

季宅前院,周钰领着几十号人读书认字,算账。

这些仆人都是张妈妈层层考验留下来的人,烹饪水平是过关的。

现在他们只要学会识字算账就可以到新铺子上岗了。

大木带着小老虎在一旁训练。

小老虎如今已能够准确做出各种指令了。

体格也比之前壮了一大圈。

田兰芝带着豆蔻和小安还有几个仆人在后厨忙活。

宅子里人多,这些人都要吃喝拉撒,早日学会早日上岗就业。

他们多做一些,季辞心也能少忙碌一些。

季辞心这一觉就睡到了晌午,没一个人来打扰她。

即使铺子里有人来找田兰芝都打发去了张翠喜那里。

……好一段时间没有睡到自然醒了,季辞心伸了个懒腰。

四肢活络,通体舒畅,睡醒和没睡醒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她瞧了瞧地上的太阳弧度,已经上午了。

迅速起床洗漱好,来到厨房就看到一群人忙的火热朝天。

豆蔻和仆人们纷纷行礼,公子!小安,子禾哥,你醒啦?田兰芝自然也看到了季辞心,饿了吧?去偏厅坐着,娘给你拿吃的过来!季辞心笑着点头,然后踱步来到偏厅。

这样感觉真好,可惜房子太小,不然可以多招些人手,厨房都忙不过来了。

田兰芝很快端上吃食,然后坐在一旁看她吃。

季辞心没形象的咬了一口大包子,还是决定先问一下田兰芝的意思,道:娘,你想回田家吗?她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有那功夫她可以处理掉好多事情了。

田兰芝对此也习以为常,这么久早习惯了。

虽然对现在这个女儿满腹疑惑,可她也不去多想,就这样挺好。

她会叫她娘,而不是姨娘,她们也自由自在的。

只是累了一点,可和以前的日子相比她宁愿累一点。

想到田家她不经又红了眼眶,那个她生活了十五年的家族。

父亲兄长都把她当做掌上明珠。

可当她嫁人后一切都好像不一样了,他们开始向她索取。

要权,要门路,还要向朝廷的进贡资格。

最后让她变得里外不是人,婆家不喜,娘家觉得她没有价值。

想回去吗?她不想回去,回去做什么?如今她已是下堂妇,没脸回去了。

她抬头强行将泪珠子逼了回去,阿辞说她是哭包娘亲,她知道阿辞不喜欢她这种软弱的性格。

可眼泪这玩意说来就来,她控制不住。

半晌,她才开口道:这里才是娘的家,娘不回去。

这个回答季辞心并不意外,田家都那样对她了想回去才奇怪。

可这也不代表她就对田家恨之入骨。

季辞心试探性的问道:如果田家有难,娘会让我助他们一臂之力吗?田兰芝急忙抓住她的手,田家怎么了?会有什么难?季辞心的心忽然就沉下去了,她就知道多半是这个结果。

田家都放弃她了,她却还要为田家操心。

她的娘心怎么这么善良呢?反观自己,季辞心有时候都觉得自己焉坏焉坏的。

就好比如顾寒,跟她无冤无仇吧?她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帮着顾衍算计人家,实属坏得很。

她只能安慰自己,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她只是需要强大的后台作为庇护,都是形势所迫。

如果是我想毁了田家呢?娘,你会恨我吗?田兰芝愣住了,她不相信阿辞会这么做,那是她的外祖父家啊!季辞心继续说道:田家已经不认你这个女儿了,那么他们就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只是不忍心看娘被他们糟践,我想替你出口恶气。

您想想,如果我们两个被逐出季府,落魄成了乞丐,你觉得田家会好心收留我们吗?再有,您为田家付出那么多,到头来落得个什么下场?田家不会收留她们娘儿俩,田家只会觉得是耻辱,田家就算是商贾之家也把门面看得比性命还重要。

如果不是阿辞有本事,他们娘儿俩会活活饿死。

想到这些田兰芝终究没忍住,泪水如开阀的洪水般滚滚而下。

季辞心对此也早就习惯了。

一个人性子使然,容易伤感容易落泪,她改变不了。

她唯一能改变的就是铲除那些让她容易落泪的人和事。

女人不能老是伤春悲秋,这样容易得癌症……这个时代要是得了这种病就只有等死了,她救不了,所以她一直不喜欢田兰芝老是哭哭啼啼的。

田兰芝使劲儿的擦眼泪,娘也不想哭,可就是忍不住!我知道的。

季辞心笑道,从一旁取来毛巾替她边擦脸边安慰道。

田兰芝哭了半晌,突然拉住她的手,下定决心道:娘知道你外祖家不会管我们的死活,不用顾及我的感受,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我已经不是田家的女儿了……说完,田兰芝看着她,眼神清明,她被父亲和大哥那番话伤透了,之前不去想是沉浸在母女重逢的喜悦中。

现在经季辞心这么一通质问,田家对她而言好像也变得无关紧要了,反正他们也不认她是田家人了……她何必还念着那份根本不存在的亲情?季辞心心下欢喜。

她这个娘亲终于开窍了,也不枉费她三天两头的给她灌鸡汤。

这样她就可以放手去收拾田家了,不为田兰芝出口气也要为了原主。

原主太苦了,她都替她不值。

娘,能和我说说田家吗?原主虽然是田家的外孙女,可十几年来见外祖父和舅舅的次数也就两次,更别说有多了解田家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季辞心必须要弄清楚田家的背景,才能够对症下猛药。

田兰芝缓缓道来:你祖父年轻时候是靠养蚕发家的,那时候丝绸能卖不少钱,他用赚的钱全投了织造,后来就越做越大。

田家人口简单,你外祖母去的早,老爷子常年奔波在外就没有再娶,家中子女单薄,只有你舅舅和我。

你舅舅娶亲后生了一子一女,秉性如何我也不清楚,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出嫁了。

田家的作坊在城南的祥来镇上,田宅也就修建在了小镇上,离潭州城有两三日的路程。

祥来镇周围全是养蚕的农户,基本上每年的蚕茧都卖给田家了,田家织造方面在潭州可谓是一家独大,把蚕茧的价格压得很低,那些农户其实拿不到多少钱。

季辞心听到这里也明白了个大概。

古代交通很不发达,不会有人舍近求远跑来祥来镇收蚕茧,农户想要把蚕茧运输出去卖也是不可能,这样做成本太高了。

所以田家才得了个大便宜。

农户养蚕有多不容易季辞心也是了解一些的,农业节目就有讲解过。

尤其是蚕宝宝结蚕茧的时候,一天到晚都离不开人,需要不断清理排泄物,不然蚕茧上全是排泄物,根本卖不出高价。

养蚕一年可以养好几季,桑叶成熟后就可以开始养蚕,通常是每年的五月份左右。

一年最多可以养4-5轮,一个月就可以收获满满。

入冬就很少有人养了,天气冷蚕不会吐丝结茧。

只是累,很累,非常累。

比997还累。

按照田兰芝所说的,养殖户付出的与得到的回报根本不成正比,田家也太黑心了。

可总比种庄稼好一些。

大厉朝几经战乱,如今赋税很重。

除去土地佃租,上交朝廷的口粮,每户还要交人头税,成年男子不想去服劳役的也得交税。

这些杂七杂八的税收交完收成好能勉强填饱肚子。

若是遇到灾荒根本不敢想象那副场景。

古人记载的饿殍千里在荒年是常有的事。

想到这些季辞心心里就有了决断,就先跟田家玩玩价格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