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朝堂之上

2025-03-31 15:47:04

京地。

风和日丽的一天。

卯时初。

大臣们纷纷在宫门口落轿,见到熟悉的还会相互问好,然后大家边走边唠嗑,再徒步走到太和殿。

季大人跟在闫大人后面。

闫大人跟在丞相大人后面。

丞相跟兵部尚书在前面有说有笑。

……卯时正,太和殿。

一天的早朝又开始了。

文武百官高呼皇上万岁之后白眉公公站了出来,掐着嗓子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报!潭州,云州,蓟州百里加急!白眉公公以为今天会像往常一样很快结束早朝,不料话音刚落,太和殿外就传来了令人堪忧的声音。

光八百里加急这几个字就不是什么好兆头了,更何况加上三个州,他习惯了,朝臣们也习惯了。

老皇帝开口道:传!白眉公公大声复述了一遍传。

启禀陛下,潭州,冀州,云州八百里加急,洪涝严重,冀州,云州已成一片汪洋!老皇帝紧了紧眉头,并没有觉得多恐怖,反正每隔一二十年都会来一次,习惯了。

这种天灾人祸他也没办法,只能开国库赈灾。

他缓缓开口道:各位爱卿觉得朕应该派谁去赈灾?启禀陛下,臣认为兵部尚书张大人合适!陛下,臣反对!臣举荐大理寺卿李大人,此人刚正不阿……臣附议!陛下,臣反对!…………老皇帝听着文武百官各抒己见,心里冷笑。

平时让他们出谋划策解决洪涝,旱灾带来的破坏怎么没有这么积极?叫解决问题的时候屁都不放一个。

现在倒好,这种油水丰厚的差事倒是回的挺快。

瞧瞧,那张大人,背后是丞相,丞相背后是大皇子。

那李大人,背后是襄王,襄王背后又是四皇子。

这满朝文武有一个能用的?到时候难民真正能拿到手的又有多少?老皇帝不敢想,他都这把年纪了,他想做个明君,起码这次不能搞的怨声载道。

目光从一众朝臣身上扫过,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好像都不行。

满朝文武他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信得过的,不惊让他深思这大厉朝还有希望吗?父皇,儿臣愿意请命亲自前往赈灾。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老皇帝的思绪,他双目浑浊的看着自己这个主动站出来的儿子。

这是他的小六,才十四岁,小小年纪就已经有这样的胆量了。

六皇子见父皇不说话,以为他不想自己去,又接着道:父皇,三哥在潭州遇刺,至今还没有查到背后凶手,儿臣想去赈灾,也顺便查看三哥的死因,还请父皇信儿臣一次,儿臣定不负父皇的期望。

他看着这个儿子,满眼都是欣慰,这孩子打小就跟在老三后面,与老三感情最是要好。

小六心地善良,也必然不会做那些个贪赃的事情出来,只是……小六,此去定然盗匪流民猖獗,危险重重,你可知道?儿臣知道,儿臣不怕,儿臣也会保护好自己,还请父皇应允!哈哈哈,好,好,朕的小六长大了,懂得为父皇分忧解难了都,朕就命六皇子江麓璃为钦差,奔赴灾区赈灾,不日启程!一旁的大皇子内心就没那么淡定了,一大笔收入又没了,只能强装镇定说一句父皇英明。

众大人眼见轮不到自己也纷纷应道:陛下圣明!老皇帝又传了口谕,让镇守在云州边境的杜老将军调出三波人马分别去往云州,冀州,潭州协助赈灾,防止灾民爆乱。

又一天的早朝就这么结束了,好像也没什么大事。

各位大人回去的路上仍旧该说说该笑笑。

大灾大难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他们遭难。

季大人今天难得没有打瞌睡,在议事的时候他不敢睡,因为怕错过什么重大消息。

…………潭州,杨柳街。

季宅,雨还在下,已经两天两夜了。

不过雨比之前小了很多。

前院后院后的池塘都蓄满了水,已经快溢出来了,还有小鱼在池塘边上游来游去。

季辞心撑着伞,打开大门。

此时,门口水位线已经过了一米,台阶有一半都被淹了。

城南还有养鸡场,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还有其他铺子,这么深的水位线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雨停了她一定要去看看。

空旷的大街一个人也没有,水已经深的可以养鱼了,城内都这样更不用说城外了,城外还连着一条运河,如果有山洪暴发…………她不敢再想了………………云州,边境。

杜老将军将人召集在一起,他收到了皇帝的飞鸽传书。

安排了六千人马,分三批分别前往灾区,分别由六个千夫长带队。

江麓臻特意跟杜老将军要了潭州,老将军也只以为是他在潭州住了一段时间的原因,并没有多问就应允了。

军队没有多作休整,浩浩汤汤的队伍连夜就出发了。

和江麓臻一起去潭州的是一名叫王石的将领。

三十来岁,微胖,嘴巴很聒噪。

一路上和江麓臻聊天聊地就没消停过。

问他家里几口人啊,问他为什么从军,问他娶媳妇没,问他以前,甚至以后……混在队伍里面的大木听到这些问题眼皮直跳,总感觉自己会被殃及,可一路下来主子像是没事儿似的。

江麓臻这辈子说的谎话加起来都没这两天多,有些问题的答案他自己都不记得了,结果这家伙又问了一遍。

他很想拿个东西塞住他的嘴巴,但是他不能。

他现在是江逸晨,不是三皇子江麓臻,他不能暴露自己。

他只能忍,即使忍得咬牙切齿还是要忍。

这两天下来,江麓臻的耐心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