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给皇后请安,愿皇后娘娘凤体康健。
慕容晏给皇后娘娘行礼道。
太子不必多礼,近日皇上政务繁忙,还是多亏了有太子分忧。
皇后娘娘看着慕容晏眼里闪过一丝诧异。
太子平时跟她并不亲近,甚至对自己这个当继母的连声母后都不愿喊,今儿个怎么到凤栖宫来了。
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分内之事,二皇弟近日进步斐然,是娘娘教导有功。
慕容晏依旧神色冷淡的道。
你这孩子惯会说话,昭儿日后还要多向太子殿下学习才是。
皇后看着慕容昭说道。
儿臣谨遵母后教诲,定当克己勤勉,向皇兄学习。
慕容昭冲着皇后抱拳说道。
你们来的正好,这是安国公府的掌上明珠顾蓁蓁,今日刚随父回京,你们日后可要多多照顾她。
皇后微笑着一边说一边看了一眼二皇子道。
多谢娘娘关怀,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身份尊贵,臣女愧不敢当。
顾蓁蓁还在沉迷在太子殿下的美貌和清冷的气质中,忽的听见皇后提到自己连忙回神道。
蓁蓁何必这样谦虚,安国公和大将军疼你。
本宫今日一见蓁蓁,也觉得甚是投缘。
这日后,没准还能成为一家人呢。
皇后拉着顾蓁蓁的手,带着亲近的笑容说道。
皇后在心里盘算着,皇上已经不止一次的显露出想要把顾蓁蓁嫁入皇家的意思。
若是昭儿娶了顾蓁蓁为嫡妻,再在朝中找两个身份尊贵的大臣女儿立为侧妃,朝堂之上有他们母家扶持,何愁比不过慕容晏。
顾蓁蓁闻言顿时心里警铃大作说:娘娘天人之姿又身份尊贵,蓁蓁有幸得娘娘赏识已是大幸,实在不敢妄想攀附皇恩。
皇后娘娘听出顾蓁蓁言语里的避嫌之意,说道:本宫瞧着你这孩子是个有福的,这有福之人,还怕将来本宫亏待了你不成?娘娘抬举,臣女实在惶恐。
你这孩子,这样说可就是跟本宫生分了。
皇后娘娘带着端庄的笑容,忽略了顾蓁蓁言语里的婉拒之意,她只当是顾蓁蓁在害羞罢了。
言罢,顾蓁蓁还想再说些什么跟皇后拉开点距离,但却有奴才来报:启禀皇后娘娘,安国公,镇远大将军和世子已经在宫门等候。
顾蓁蓁只好作罢,皇后也知来日方长,这人都在京城了,还怕昭儿日后没机会不成?好了,今日也不早了,就先回家去吧,日后还有的是机会呢。
是,臣女告退。
顾蓁蓁说完,朝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和二皇子殿下行了个大礼后,便带着婢女走了。
呼,小姐,真是吓死奴婢了,这还是奴婢第一次进宫,真是手心捏了一把汗。
墨画跟在自家小姐身后抹了抹汗道。
顾蓁蓁回头看了她一眼,又拉过她的手心摸了摸笑道:还真是,你我一起长大,还从未见过你吓成这样,怎么,这皇宫还能吃人不成。
墨画闻言也放松了几分说:我的好小姐,你就不要取笑奴婢了。
说着,墨画瞥见一抹身影跟在她们身后,于是便拉了拉顾蓁蓁的衣角:小姐,太子殿下在那。
顾蓁蓁回过头看过去,正见太子殿下走过来,忙闪到一边,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
慕容晏走到她身边,语气清冷的道:免礼。
见顾蓁蓁起身后,慕容晏补了一句:日后见孤,不必行此大礼。
顾蓁蓁一边满脑子疑惑一边起身,心想,我们认识吗?这太子殿下看起来清清冷冷的不食人间烟火,人这么好说话的吗?不过也好,少行点礼我这可怜的膝盖还能多用几年。
慕容晏看见了她眼里一闪而过的疑惑内心沉了沉道:安国公和镇远将军功标青史,孤记在心里。
顾蓁蓁懂了,这是在说因为爷爷和父亲的功劳她可以不必这么谨小慎微。
顾蓁蓁对太子殿下的好感又多了一分。
心想不愧是太子殿下,看看这格局,长得好有气质,人也这么好。
那便多谢太子殿下,殿下,爷爷和爹爹还在宫门等候,臣女先行一步。
嗯慕容晏依然是用那完全不带一丝情感的语气说道。
说完,慕容晏看着顾蓁蓁离去的方向,好似多年前那样。
良久,他跟身边侍候的林公公说:她不记得孤了。
没人注意到,太子殿下背在身后的被宽大的袖袍遮住的大手,略有些紧张的紧握着。
也罢,孤只是想还她当年的恩情罢了。
林公公闻言,站在一旁极力压抑着自己惊讶的情绪,他他他他他这是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吗……太子殿下日日贴身带着一颗糖,还经常拿出来看。
别人不知道,他这个贴身侍奉的人可是知道的啊。
林公公心里兵荒马乱着,亏他还寻思了许多年这糖是哪来的。
这么多年也没见太子对哪家小姐有过关注,就差往京城公子身上猜了,原来是压根就不在京城!林公公不解,在心里暗道:只是这太子殿下,是什么时候和安国公府的顾蓁蓁有的交集?林公公想着方才皇后话里话外的意思,瞬间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了起来,要知道这顾蓁蓁现如今可是这京城的红人啊,多少人盯着。
他作为太子殿下最忠心最能干的心腹第一人,知道了这等惊天秘闻,一定要守护好才是。
殿下,顾小姐自小不在京城长大,对京城不了解也属常理。
殿下天人之姿,想必顾小姐也对殿下好感颇深。
林公公道。
太子殿下闻言,眉头几乎是不可见的稍微松了松。
罢了,不记得孤对她不是坏事,等还了她的恩情,便不会再有交集了吧。
慕容晏没说话,抬脚往东宫走去。
———安国公府安国公和镇远将军常年在外,京城的安国公府便是由安国公的二儿子顾峰和三儿子顾衡两家居住,府内二房有一个嫡子两个嫡女,三房仅有一个嫡子。
早前便收到消息,安国公今日回京,这几日二房和三房就指挥着下人将安国公府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遍,又将花园修缮了一遍。
一大早的府中的男眷便齐齐的等候在大门口,女眷则忙碌着招呼厨房做好吃食备着。
二哥,父亲年事已高,这次回朝,圣上应该不会再让父亲回边关了吧。
顾衡站在门口一边望向皇宫的方向一边问道。
嗯,不光如此,大房一脉无人在京内,世子和顾蓁蓁那个小丫头都跟着大哥在边关,圣上不放心啊。
顾峰接着说道。
闻言,顾衡很是不痛快的说:有什么不放心的,咱们两家不是还在京城吗。
你懂什么,大哥是正房嫡出。
本该由他继承国公,可大哥志不在此,这才跟着父亲上了战场打拼。
就算是如此,请封的世子也是顾宸睿,跟你我有何关系,人家才是正经安国公一脉。
顾峰看着只知吃喝玩乐的弟弟,有些不屑的道。
我一身的学问,就因着庶子的身份无法在朝为官。
到底是大哥命好,投生成了嫡母的孩子,出生便是正经的安国公府一脉。
行了,你从小就这样。
庶出怎么了,要我看啊,什么都不当什么都不管,就当个闲散之人才最是安逸。
顾衡打着哈欠道。
因着这几日要迎接父亲和大哥回府,他已经连着好几天早起了,就连带着头发都因为睡眠不足白了几根,引得他天天在府内嚎叫再也不是青春少年了。
顾峰瞥了他一眼没再说话,他有些不满,凭什么有的人生下来什么都有,而他哪怕是拼尽全力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顾峰安静的等着安国公府的马车,心里不知在盘算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