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兰兰当天晚上就收到了宁萱儿母亲的拜帖。
第二日一早宁铮远夫妇的马车就来到了杏花村。
远远的看见杏花村,宁铮远觉得十分好奇: 这一路走来都是土路,唯有这杏花村里青石板铺路,还有这么大的牌坊。
夫妇二人下了车,沈家一家子包括宁浩宇还有宁萱儿都在门口迎接。
娘~,萱儿好想你。
娘也想萱儿,萱儿长高了。
其实她没好意思说 这丫头足足胖了一整圈。
王氏见秦兰兰直接就要跪下去多亏夫人当日救了小女,救命之恩,感激不尽。
秦兰兰手急眼快的扶住王氏。
夫人不必如此。
一切都是缘分。
两家人互相见了礼,王氏和秦兰兰因为经常通信所以并不生疏。
很快熟捻起来。
我真没想到,姐姐这么年轻。
王氏惊讶,她一直以为秦兰兰气度不凡,但如此有魄力的人想必肯定是如家中长辈那般历经风云。
没想到秦兰兰肤若凝脂,身材窈窕。
怎么看都不像有了孙子的人。
夫人说笑了,夫人才是风华正茂。
秦兰兰笑笑领着二人往家中走。
一路上夫妻二人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
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好漂亮的椅子 王氏赞叹秦夫人家中实在是别有洞天,令人大开眼界。
宁铮远感叹道都是闲来无事琢磨的,用着方便,也还不错。
秦兰兰谦虚道。
一行人把房子转了一圈,王氏一眼就看上了梳妆台,洗手间,还有衣帽间。
这也太漂亮了,她都想住在这里了。
回去之后,我也让人给我打造一个衣帽间。
看着就高兴。
几人参观完了秦家粉房屋,步行来到作坊附近,现在沈家的作坊经常有来参观的,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秦姐姐,你真是厉害,我可太佩服你了。
我敢说就是京城里都难找出几个比你厉害的宁铮远也点点头,认同妻子的话。
在这乡下地方,能有这样的造化,盖出这样的房子,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且不说如今她还有别的生意。
几人参观了一圈杏花村,才又回到沈家的花厅议事。
秦兰兰拿出她写的企划书,宁铮远一看到立刻被这吸引力。
这企划书事无巨细,从选址,到后面的合作方案写了,甚至利润分配都写的清清楚楚。
没有比这更明白的了,宁铮远心里惊讶,就是朝中工部的大臣写的没有这么详细周全。
果然,高手在民间吗。
只是她总觉得秦兰兰长得很眼熟,似乎印象中有个人和她很像。
但他却也想不起来。
宁铮远夫妇就合作的事情和秦兰兰谈了一上午,宁国公府本来就是有意报恩,并不在乎生意挣多少钱,可宁铮远看到秦兰兰的计划。
他觉得,这门生意可能占便宜的还是宁国府。
宁铮远不禁开始佩服秦兰兰,换做是他都不一定把事情做成这样。
几人谈话间,刘氏来叫吃饭了。
宁大人,宁夫人,不若用过饭再商议如何。
夫妻二人还有些不好意思,被秦兰兰拉着到了饭厅。
沈家地上铺的是木质地板,在家的时候都穿的棉质拖鞋。
舒服又方便。
宁夫人看着哪里都觉得好奇,这里的一切都那么不同,却又好像更理所当然。
两人坐好后,看着旁边的宁浩宇,王氏瞪了他一眼。
臭小子,昨天自己检查功课他居然一个都答不上来。
还是乖乖女听话,她一直担心女儿的身体。
如今看到女儿如此健康(胖) ,她的心算是落地了。
宁萱儿现在越发可爱,活泼。
和当初刚见面时完全就是两个人。
夫妻二人眼眶微热,刚刚看到女儿玩秋千的开心样子,就知道她在这里非常开心,身体估计已经大好了。
饭桌上,秦兰兰给夫妻二人介绍贾神医,还有刘氏父亲刘春祥。
两人这才得知是大名鼎鼎的神医圣手救了自家女儿,当即起身跪下。
感谢神医救命之恩又对着秦兰兰拜: 感谢秦夫人救命之恩,感谢沈家。
秦兰兰连忙侧身,扶起来夫妇二人。
今天一天谢了多少次了,累不累,快些上桌,尝尝我家儿媳妇的手艺。
贾神医也说道: 这香兰的手艺可是顶顶好。
王氏擦擦眼泪,点头说好。
很快夫妻二人就被沈家的饭菜征服了。
怪不得儿子说沈家饭菜比国公府的都好吃。
这也太香了,这烧茄子太好吃了。
还有红烧排骨,这个叫锅贴的东西脆脆的好香!宁铮远作为男子本不应该重口腹之欲,此刻也控制不住自己,谁叫沈家的饭菜太好吃了。
两人吃了个肚儿圆,王氏偷偷打了个饱嗝,夫妻二人相视一笑。
用过午饭,秦兰兰上了山楂果茶,消食最好。
这茶也好喝,有茶香还有果子。
对了,秦姐姐,上次你送给我的茶,我也和你说了,被皇上看上了,和我家公公索要了好几次呢。
我公公的茶叶都见底了,这次来还让人问你,能不能再买一些,还有你家的蔬菜。
我婆母的身子如今都因着这蔬菜好起来了。
自然是可以的,那茶树我后山已经栽种了不少,你走的时候我给你带上。
王氏喜出望外: 那真是太好了。
多谢秦姐姐了。
下午起来了和宁铮远约定明日去看作坊,于是一家四口就告辞了。
宁浩宇还想继续在沈家住着,也被王氏给带走了。
上车前那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引得沈家众人一阵好笑。
秦兰兰给王氏带了新作的芦荟修复液,还有口脂。
出身高贵的王氏见惯了各种珍贵胭脂,但都没秦兰兰给的这些好。
口脂的颜色不是那种艳红的,而是水红色不会那么深,涂上整个人的气色都提升了一大截,水润润的,真是我见犹怜。
王氏宝贝的放到怀里。
这边养殖场的工程也马上要完工了,人多力量大,大家干活又仔细又卖力。
秦兰兰如今提拔了几名表现比较好的管理人员,做主管。
村长家的福生,人能干,又会来事。
如今全权负责作坊的送货事宜。
林秀才其实不是秀才,他只是名字叫秀才。
但他是村里为数不多有文化的人。
人品也信得过,如今在铺子里当帐房,也是沈家的总帐房。
沈家如今工程多,每天的进账出入很多,看着林秀才每天劳碌的模样,秦兰兰有些过意不去。
每次都暗戳戳给他丰富一下伙食。
没办法呀,人才少。
秦兰兰同时也下定了一个决心,待制冰生意做起来,她要和村长商量,在村子里高盖学堂。
这个想法在她心里很久了,如今家中生意渐渐有了起色,手里也有了资金。
她觉得可以把这个想法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