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用过早饭。
秦兰兰和沈大成就出门了,如今太阳已经有些晒人了。
秦兰兰想念起现代的冰箱,空调,西瓜,冰激凌。
唉,奈何他分身乏术,不然大千世界,她一定要去外面看看,肯定有许多东西等着她发现。
来到之前看好的工厂,这个工厂已经出县了,但这附近却挨着码头,离官道也不远。
当初选这里就是看中了交通。
且这个作坊以前是布料作坊,占地面积也不小。
宁铮远夫妻表示一切都听秦兰兰的,秦兰兰笑笑。
几人就定下来了这间作坊。
当天下午就去县衙办理了手续,宁国公府嫡次子这个身份还惊动了沈明德。
当沈明德知道宁国公府是要和秦兰兰合作时,心里惊讶的同时却又觉得理所当然。
手续很快就办好了,秦兰兰还给作坊起了个名字就叫,冰工厂。
这个名字好 王氏表示认同。
秦兰兰内心其实有些不好意思,借用了现代某雪糕品牌。
制冰并不难,秦兰兰表示需要一些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宁铮远表示宁国公府可以提供。
接着秦兰兰就当着众人的面开始制作起来冰。
—片刻后,雾气散去,几人看着完整的冰块,一脸惊讶。
原来硝石可以制冰,还这么简单。
接下来就是打扫作坊。
安装工具的日子。
两家的分工也很明确,秦兰兰负责核心技术,和营销方案。
国公府负责出人力,帮忙宣传。
两家合力后期的运输等。
与此同时,秦兰兰所在的整个河山郡,还有相邻的武郡、春山郡,最主要是京城里,都知道了冰工厂的存在。
看着他们发出来的宣传图页,上面写着出售食用冰,各种冰碗,冰糕。
他们都没听说过,而且这冰可是价值不菲,他们普通人可用不起。
不过这上面还有图画,画着一些吃的,看起来新奇又好吃。
那画正是沈钟琪画的,秦兰兰发现大孙子画画很好,便请了大孙子来画这宣传海报上的图画。
秦兰兰描述,沈钟琪三两笔就画出来了。
京城和河山郡,以及周边的府城的人们都没怎么注意,叫冰工厂的铺子悄悄的开起来了。
制冰生意成本不高,但是利润大,这个时代运输慢,自然不可能只开一家作坊,运输整个全国。
因此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宁铮远夫妻,此时已经回到了京城。
准备后续的工作。
京城的郊区,最大的一座冰工厂应运而生。
秦兰兰也没闲着,她和国公府的管家齐树林,最近奔忙于各个郡县。
有宁国府的地位和钞能力在,各个铺子的合作谈的非常顺利。
秦兰兰也第一次出门见识到了不同的郡县的不一样。
有的郡是真的穷,穷到府城都看起来破败不堪。
有的郡却异常富庶,县里面的人都是穿金带银豪气十足。
忙碌了半个月,所有的一切紧张有序的进行完毕。
到了开业的日子,此时天气已经变得炎热,人们都换上了薄薄的衣衫。
热闹的街市上,鞭炮的声音拉回了大家的思绪。
大街上响起了统一的叫卖声: 冰工厂今日开业,各种好吃的冰糕,冰碗,冰块,今日一律五折,买冰回家消暑热咯。
这时人们才想起来,这些日子大街上的那些画册,就是什么冰工厂,还真开业了。
好奇心驱使着,来到铺子前。
看到真的有冰块做的各种各样的精致吃食,还能感觉到冒着的丝丝凉气。
而昂贵的冰做的食物,最便宜的居然只需要几十个铜板就能买一根。
众人都疯了,开始抢着买。
而京城那些贵族们也听说了此事,这冰工厂横空出世,冰价如此便宜,他们大家族都会存冰,冰可是很贵的。
他们却卖的如此便宜。
许多人家抱着试探的心思,去冰工厂打探,得知百斤冰块只需要十两银子时,立刻跑回家告知主子。
便宜不占,王八蛋啊。
何况这冰晶莹剔透,一看就是好冰。
于是这个初夏,京城不少人家早早的用上了冰,房间里舒爽异常。
连大家族里不受宠的庶子庶女们 都得到了不少。
这冰工厂还给送货上门,别提多好了。
一时之间冰工厂风靡整个大晋。
皇宫里都在谈论这件事,而皇上此时在勤政殿批奏折。
大殿里凉风习习,龙案上摆放着的不是冰工厂出品的樱桃冰碗是什么。
宁老爷子早在开业之前就来皇宫请示过皇上,一把年纪的有功之臣的请求,皇上自然不会不答应。
此刻皇帝享受着夏日清凉,喝着从老爷子那顺来的茶叶,只觉得心情也好了不少。
宁国公府也没想到和沈家合作的生意如此大,本以为只是什么小生意,如今看来,是他们宁家格局小了。
单单冰工厂一天的收入就抵得上他们所有铺子加在一起的日收入。
沈家此时在宁国公府的人眼里已经不是普通人的存在。
笑话,普通人能种出如此功效的茶叶?能种出这么好吃的蔬菜?能知道如何制冰?冰工厂开业半个月了,依然火爆,冰工厂在他们心中已经成为了品牌。
炎炎夏日,有什么比来一根冰棍来的更舒服的?姑娘们也喜欢冰工厂的冰碗,酸甜可口还有果肉。
各种口味的果碗,吃完了清清凉凉的。
各个大晋的人们都爱上了美味的冰工厂。
这边秦兰兰在外面找铺子的时候也没闲着,她在寻找合适的铺子。
没错,沈家卤肉是时候开分店了。
与此同时,沈家的荷塘完工了。
秦兰兰设计的荷塘颇有一些江南水乡的感觉。
夏日荷叶,亭台水榭。
水里的金鱼快活的游来游去。
整个杏花村的人都来围观了。
池塘的面积不小,秦兰兰还在中间修了一座白色石桥连接两岸。
池塘两边的木栈小道直接通向沈家的院子。
吃过晚饭,沈家人来到这边散步。
沈钟琪在前面跑着要去喂金鱼,沈大成和刘氏携手赏荷花。
秦兰兰躺在刚坐好的躺椅上,摇着美人扇。
嗯,就这样养老也不错。
村里人吃过饭也三三两两来荷塘散步。
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荷塘,沈家人还让村里人随便参观。
他们都非常感激。
于是每到夜晚桥上还多了些谈婚论嫁的少男少女赏荷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