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又接近了一点

2025-03-31 23:44:01

苏苏,我们以后得快些赶路了,我要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

郁谨言一脸严肃。

好,我倒没事,按你的意思来吧。

郁谨言点了点头,专心致志的赶着马车赶路。

晚间他们终于抵达一个小镇,此时天色已晚,郁谨言从路边店铺的伙计口中得知了驿站的位置,驾着车赶到了这镇上唯一的驿站。

驿站房檐上挂了一块用毛笔字写的驿站牌匾,总共只有四五间房的样子,不过看起来却很干净整洁,后院里还隐隐传出马的嘶鸣声。

你们在这等我一会,我去写两封信就回来。

郁谨言将马车牵到一旁的树上栓了起来,让时子安过来守着他们。

好,你去吧|哥,你去吧。

宋苏叶和郁绵绵连忙说道,郁谨言听到回答立马转身进去。

宋父也跳下马车,将马车拉到一旁,留出门口的位置。

郁谨言走进驿站,在驿卒的带领下找到了驿长,驿长见郁谨言气宇轩昂,一身正气,随即站起身来问道:敢问公子可有身份铭牌或文书?。

郁谨言也知道驿站办事的规矩,于是将他爹给他的烫金腰牌拿了出来,腰牌四周围缠绕着鲤鱼跃龙门的绘图,外圈勾勒回纹,中间印有四个烫金大字‘平南王令’。

驿长一看就明白这是平南王的腰牌,又见郁谨言年纪轻轻,气度不凡,遂问道:公子可是平南王世子?郁谨言见状点了点头,严肃的说道:驿长,我需要你派遣两名驿卒,一名北上将信件送去五皇子手里,一名西去送至平南王手中。

世子,可是出了什么大事?驿长问道,随即惊觉自己失言了,他们这种小官,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了。

无妨,只是最近得知可能有涝灾,让他们早做准备而已。

郁谨言说了其中一件事。

那好,世子你先写信,等会我把蜡和印章拿过来。

驿长说道。

郁谨言不能让马车上的人久等,毕竟众人都又累又饿,于是磨好墨之后就快速写了起来,将其中重要部分隐晦表达,写上自己的暗语。

将两封信分开装进两个信封里。

亲眼见驿长将信封封好之后,他才放心的离开,晚上众人吃晚饭,都去沐浴了一番,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宋苏叶喊上宋父宋母去集市采买了不少东西。

宋姐姐,你们又去买东西了啊?郁绵绵揉了揉眼睛,说道。

嗯,我们东西不多了,我就趁早去买了点,估计未来一段时间都得加紧赶路了,没太多时间在路上生火做饭。

宋苏叶解释道。

宋姐姐你真是贤惠又聪明,这都能想到。

郁绵绵毫不吝啬的夸奖道。

宋苏叶笑了笑,捏了捏郁绵绵的脸蛋,打趣道:你个小机灵鬼,嘴怎么那么甜呀!郁绵绵吐了吐舌头,大方的说道:那还不是跟我爹学的,他只要多说好听的,保管把我娘亲哄得开开心心的,我这不是也跟着学会了吗!宋苏叶听见此话,也跟着笑了起来,转头看着郁谨言,问道:为什么你就没学会?郁谨言还没说话,郁绵绵倒是先笑了起来,宋苏叶也跟着笑出了声。

好了,好了,赶紧吃完饭启程吧,时间不早了。

郁谨言被他们笑的脸颊发烫,只好转移话题。

众人吃完饭,结完账后就坐上了马车,此时已经是农历八月下旬了,气温还是在三十几度徘徊,一点也没有入秋的迹象。

宋苏叶今早又从空间里面拿出几十斤白面,这样早上多烙几个饼子或者多蒸些馒头,中午就不用浪费时间做饭了。

她买了些东西,又从空间拿了些肉和菜,总之够这段时间的粮食够吃了。

快马加鞭又走了几天,他们一行人终于到了平洲地界,平洲毗邻青州,只要穿过平洲,就能到青州了。

终于快到家了,这一路真是太不容易了。

郁绵绵感叹道。

不知道回到家娘会怎么收拾我。

郁绵绵想到这里,浑身就像泄了气一般。

谁让你乱跑的,这次还险些出了岔子,要不是遇到苏苏一家,你现在都不知道被卖到哪里去了。

我知道错了嘛,下次再也不敢了。

郁绵绵垂头丧气的道歉。

我倒还好,你就想想该怎么让娘消气吧。

呜呜,哥哥你得救我呀,我不想被娘关在家里,我想去宋姐姐的家里玩,我会想小团子的。

郁绵绵一想到要被娘亲关在家里,就更加难过了。

好了,被嚎了,就知道干嚎,一滴眼泪都没有。

郁谨言无情的拆穿了郁绵绵的把戏。

也就只有爹吃你这一套,每次一犯错就让爹帮你开脱,真是的。

你还好意思说,你每次都不帮我,让我被娘数落半天,哼,你看别人的哥哥,再看看你。

她气鼓鼓说道。

郁谨言就看着她生气,觉得有趣极了。

中午的时候众人吃了宋苏叶买的烙饼和馒头垫肚子,又继续赶路,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澧县。

宋伯。

此时郁谨言对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爷子喊道。

谨言呀,哦,绵绵也在啊,咦,这是?宋伯眼尖的发现了抱着孩子的宋苏叶。

诶,这连孩子都有了,你这孩子,动作够快的嘛。

宋伯笑意盈盈的看着宋苏叶以及她怀里的孩子,越看越满意。

老伯,您误会了,这不是他的孩子。

宋苏叶尴尬的脚指头都扣紧了,虽然知道以后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也做好准备了,但是当面对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尴尬。

胡说,我老头子虽然老了,但这双眼睛可精明着呢,这孩子一看就和谨言小时候七八成像,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老爷子气的胡子都快蹦出来了。

宋伯,这孩子真不是我的,我遇到宋姑娘的时候她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郁谨言用手比划着小团子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