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三块虽然不多,但杨克勤是真的拿不出来。
毕竟她手里只有多年来一分一分攒起来的零花钱,和下乡时家里给她的那一点点钱,若不是临走的时候,偷偷的将家里的粮也背走了,只怕此时,早已捉襟见肘,连饭也吃不饱了。
很快这间屋子就只剩下杨克勤一人了。
这一晚,张彩霞是真的在地上打了地铺的,毕竟那炕还没干透,她还真怕这样睡上去,会将炕压的变了形。
杜锦绣则是在关上门之后,就回到了空间里去睡觉,空间里虽然也没有床,但她却铺了几床被子在身下,一点也没觉得硌得慌。
相反,她还发现了睡在空间里的好处~~外界的炎热丝毫影响不到她。
若不是怕没有闹钟,在空间里会睡过了头,说不定还能睡得更沉更香一些。
她准备的物资算是比较齐全了,但恰恰就忘记了准备闹钟,手表倒是准备了几块,但准备的却是机械表。
早知道会穿越到这个年代,就准备几块闹钟或能报时的电子表了。
第2天又晾了一天,晚上的时候炕差不多已经干透了,不仅仅是杜锦绣和张彩霞两人,其他人也都搬了进来。
为了大夏天的不睡热炕,女主竟弄来了一个炉子,就是那种烧煤球的,请假去了一趟县城,回来的时候就背了一筐煤球回来。
当然这煤球的来路就不好说了。
郑润泽见状,便带着物资凑上钱来说,要跟她暂时合伙,不过被叶娉婷拒绝了。
郑竹玉趁机横插一脚,利用前世的先知,从老乡的家里弄来了一个能够烧柴火的炉子,跟郑润泽合伙做饭。
郑润泽不想跟那些知青一起吃,便勉为其难的同意了郑竹玉的安排。
郑竹玉顿时觉得自己像是斗胜了的公鸡,看向叶娉婷的目光充满了挑衅,就连走路都昂首挺胸起来。
杜锦绣懒得搭理女主男主和女配的三角恋,只管关起门来过自个儿的日子,她在灶台旁还垒了个小炉子,这里又靠着山,那山上虽然多是青石,没法种庄稼,但柴火却是不缺的。
下了工就去山脚边捡点柴禾回来,用屋里垒的土炉烧火做饭,多了的柴禾在院子里找了个角落堆起来。
其实院子里已经堆了很多柴禾,但那些柴乐都是老知青们捡回来的,除了平日生活做饭用,也是为冬日做储备,也是为了防止下雨的时候没有柴禾用。
各家各户都是这么干的,这些在这里住久了的知青,也就学着社员们这样干了。
杨克勤在这里又住了两晚,就在她把提着的一颗心放下,以为大队部先前只是说说而已,不会将这房子收回去的时候,大队的会计过来了。
杨克勤同志,你收拾收拾东西,今天就搬到老知青那边去住吧,现在所有的知青都在那边了,只剩下你一个人在这里也不安全。
杨克勤连忙辩解:没事,我在这里很安全的,我不想搬过去住……会计听了这话有些不耐烦了,原本那也只是个托词,这个杨知青怎么还顺杆子往上爬呢?行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今天就搬走吧,大队部要用这间房子。
本来这里也不是要用来安顿知青的,只不过是实在没有地方安排,让他们临时居住而已,结果这人竟然想赖在这里不走了。
就这么两间房子还能用来干什么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给我们知青住住又怎么了?我们都是下乡来支援建设的,怎么在这房子里住两天还不行了呢?会计鄙夷的看着她,明明就是想赖着不走,一个人霸占两间屋子,还要说的这么冠冕堂皇,不知是不是应该夸一句,果然是城里来的知青,就连想占便宜都能说的这么冠冕堂皇!我只负责通知你,服不服从组织的安排,你自己看着办。
行了,话我已经传到了,明天有人来收房子的时候,看你能不能还这么理直气壮的赖着不走!会计说完扭头就走了,也不管杨克勤是个什么表情。
杨克勤被气得脸上的肌肉抖了几抖,虽然她确实是想赖着不走,但被人这样明晃晃的揭露了心思,还是有一种面皮被扯下来的窘迫。
看着会计消失的背影,犹豫半响之后还是回去收拾东西了,不服从组织安排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恐怕接下来的日子会被穿小鞋。
算了,还是先搬回去吧,走一步看一步。
就凭她杨克勤,还能吃亏不成?于是就这样,杨克群搬回去跟老知青挤去了。
老知青那边,在这群新知青到来之前,刚刚送走了一位,住处这才宽敞了没多少时间,至少睡觉的时候能够翻身了,现在就又要挤进来一个人,恢复成以前那种就连翻个身都难的状况,当然是老大不愿意了。
仗着是老知青,将杨克勤挤到了最角落里,杨克勤当然不干,跟老知青吵了一架,最终还是因为势单力薄败下阵来。
在这个占了大半间屋子的炕上,原本就睡了5个知青,现在加上杨克勤,就足足有6个了。
这些老知青倒不是不羡慕那些新盖房子的,但是他们在这青石村待了,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为了吃饱喝足,都已经学会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哪里还舍得花35多块钱盖一间房?杨克勤一张嘴吵不过几张嘴,想动手又被两个知青合力推倒了,其他知青也是一副虎视眈眈的模样,最终只能气鼓鼓的憋屈的,到了被安排到角落的那个位置。
那个位置靠在北墙边上,到了冬天是最冷的一个位置,人若身体贴在墙上,都能感觉那寒冷的北风透过墙吹到身上。
而到了夏天,这个位置也是最不透风最闷热的位置!偏偏这个位置还冲着房门,到了冬天,每次开门都会吹进一阵冷风,就算是关着门,那冷风似乎也能无孔不入的从门缝里钻进来,能让人冷到骨头缝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