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立后的圣旨传出去,徐家自然是荣耀了,但韩家的脸也是丢尽了。
韩太师寿宴,帖子都发出去了,因为自家女儿将成为皇后,韩家这次发的帖子可不少,就是要把这场寿宴办得声势浩大,让韩家风光无限。
可现在,这都成了笑话。
那些人为了讨好韩家,沾沾这未来皇后一家福气,接到帖子也觉得颇有颜面,不曾想现在变故突生,手中的请柬反而成了烫手山芋,去不行,不去也不行。
韩家这次可算是真正的丢脸丢大了。
别说韩纪差点儿气吐血,就连韩太师都被气得站不稳,亏得他经历了大风大浪,还算稳得住。
别慌,老夫进宫一趟。
这事儿必须得挽回,不能就这么认了。
见自己亲爹这么有气势,韩纪才算是找回点儿底气:我陪您一起去。
而宫里,赵濯一下朝就去见冯太后,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冯太后自然也听到的消息,震惊得怀疑自己听错了,皇上怎么会突然立后,还是徐家女?母后。
看到赵濯到来,冯太后立马奔过去:皇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真的下圣旨立那徐家女为后?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跟我商量一下?赵濯抬手:你们都下去。
等所有人下去了,他才往里走,整了整衣摆坐下:母后不是一直催促儿臣立后,现在儿臣选好了。
冯太后眉头紧皱:你选谁不好,怎么选那徐婉仪,那芷素怎么办,她得多伤心?母后!赵濯加重了语气,冷沉的望着她:朕是皇帝,难道还不能选择自己的皇后?冯太后气急:母后不是这个意思,之前你不是挺喜欢韩家那丫头的吗?赵濯反驳她:是母后挺喜欢,但朕从未表态,母后若是喜欢,随时可以让她入宫陪您,那是她的荣耀。
这......可你就算不喜欢韩芷素,那也不能是那徐家女,她名声不好,命里克夫,怎么能当皇后?赵濯:她的命硬能硬得过朕?朕是天子,自然能镇住她。
反正就是不行。
冯太后气得跺脚:就算你不娶韩芷素,也不能娶那徐婉仪。
赵濯冷静的反问:母后觉得朕还能娶谁?徐定海是丞相,徐家一门清贵,门生无数,朕现在权利不稳,正是需要他的鼎力支持,朕娶他的女儿就是巩固了大半个朝堂,母后可有为朕着想?那韩家不也是书香门第,门生无数?一样能助你啊。
冯太后很是不解。
赵濯却笑了:母后是不是现在还没想清楚为何突然间自己担了一个假传圣旨的罪名却怎么也洗不掉?冯太后表情僵滞:你什么意思?你知道哀家是冤枉的,是谁陷害我?赵濯缓缓道:圣旨是真的。
冯太后一脸不敢相信,圣旨是真的?赵濯又道:废后、假太子、安国夫人,都在那里,这也是真的。
一下子太多信息,冯太后一时反应不过来:这到底......赵濯:那个院子本是韩家的,出事之后,韩家为了脱罪,力保赵卿,母后觉得,假太子之事韩家知不知情?冯太后踉跄后退两步,一下子接不上话来,怎么这件事情这么复杂?怎么会这样......赵濯起身:儿臣不妨再告诉母后一个秘密,那赵卿就是当初入宫为父皇治病的秦茗,也是他下毒导致父皇无力回天,你说这韩家又在其中做了什么?冯太后连连后退,跌坐到椅子上半响起不了身,脸色煞白。
赵濯慢悠悠的挽起袖子:徐家是朕控制朝堂的关键,也是制衡韩家的重要一步棋,母后看不清这迷雾重重的朝局朕不怪你,但请母后别再为朕添不必要的麻烦。
赵濯走了,冯太后坐在那里一脸颓然,久久回不了神,怎么会这样?这些事情她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赵濯从泰安殿出来,半路遇到了韩太师和韩纪,两人是来见太后的,没想到半道遇见了赵濯:老臣叩见皇上。
赵濯气定神闲,明知故问:太师怎么入宫来了?一旁的韩纪刚要开口,被韩太师伸手挡了一下,韩太师脸色也不好看:老臣是入宫来探望太后的。
赵濯:母后刚刚吃了药歇下,太师还是莫要打扰她休息。
皇上......韩太师抬头:皇上,老臣斗胆,不知韩家何处得罪了皇上?赵濯一脸疑惑:韩太师此话何意,朕怎么听不明白?韩太师气得胡子都快翘起来了:皇上不必装不懂,太后为皇上择后,几十人中选中芷素,所有人都知道她将是新皇后,可你却临时变卦要娶徐家女,让我韩家抬不起头来,皇上如此戏耍韩家,实在是太令老臣寒心呐!戏耍?韩太师可要慎言,太后喜欢你孙女,让她入宫伴驾,怎么到来你的口中这后位就是你韩家的囊中之物了?就算太后有那样的想法,朕的圣旨还没答应呢。
韩太师梗着脖子:可太后意图明显,所有人都知道这事,你让芷素如何自处?赵濯也沉了脸:所以,朕还非得娶你韩家女不可?韩太师你这是要威胁朕吗?韩太师低头:老臣不敢,只是想像皇上求个恩赏,让芷素一同入宫,那丫头心性骄傲,早已经认定了皇上,听闻此事伤心欲绝,老臣怕那丫头做傻事,还请皇上看在韩家面上,容她入宫侍奉皇上左右,别让老臣白发人送黑发人。
还说不是威胁,这是拿韩芷素的命来威胁他呢。
圣旨已下,赵濯态度坚决,换皇后是不能,那也一定要让韩芷素入宫,如此也算挽回一局,顺便让徐家也不好过些。
好一个韩太师。
赵濯不情不愿:念在韩太师为国尽心尽力多年,朕可以答应给韩姑娘一个妃位,不过一切都得等朕娶了皇后再说,如此,太师还有要求吗?韩太师:多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