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大的屋子显得满满当当,之前他因为嫌空旷冷清不愿意住的屋子,已经变得满满都是温馨和幸福。
他刚进门,龙龙和虎虎就抱住了他的大腿:粑粑,粑粑。
谢之桥弯下身,一手一个将他们抱了起来,然后进了卧室。
谢宁兰看到他:之桥回来了。
嗯。
谢之桥抱着孩子坐到沙发上,久违的家的感觉迎面扑来,他的所有亲人又能重新跟他在一起了。
糙汉子觉得这又是上天对他的恩赐。
不大会儿,谢晓霞抱着团团也进来了,晓霞有些饿了,嫂子,咱们晚上吃什么呀。
吃火锅吧。
季安好道:吃火锅方便,还有热闹劲儿。
突然,她一想,光想着吃饭,还不知道用什么做饭呢。
之桥,这里做饭用煤气还是煤炉?她觉得应该不会用农村烧柴火的大灶台。
谢之桥没自己做过饭,有些愣住。
我也不知道,我去厨房看看。
季安好起身:还是我去吧。
她走到了厨房里,没有煤气,也没有大灶台,倒是有一个煤炉,旁边还有一小堆蜂窝煤,必须先生火才行。
季安好在前世的时候,也是通过电视知道这种炉子的存在和用法。
可以自己点燃一些柴火,把蜂窝煤点着,或者,直接去别家用生的蜂窝煤换正燃着的,相比自己生火,还是去别家换取比较省事。
她用火钳子插了一块生煤球,问谢之桥:我们对面有没有人住?他家有没有生炉子?谢之桥把她手里的火钳子接过来:你跟他们不认识,还是我去吧。
谢之桥出去不大会儿,就插回来了一块烧得火红的煤球,后面跟过来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
哎呀,之桥,你们家来了这么多人。
谢之桥把红煤球放到煤炉里,并介绍她们认识:安好,这是马连长的内人,马嫂子。
马嫂子这是我媳妇,安好。
季安好赶紧给马嫂子拿糖吃:嫂子,你好,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可能还需要多多照顾。
马嫂子一看季安好不仅人长得漂亮,还十分有礼貌,就特别喜欢。
她也不矫情,接过季安好手里的糖。
安好,我们是邻居,相互照顾是应该的,你以后有时间多找我聊天。
看到屋子里的三个孩子,立刻挨个抱了他们。
你们两口子可真有福气,这三个孩子多好。
季安好要孩子们叫人:叫大娘。
三个孩子很听话,对着马嫂子喊了大娘。
马嫂子乐呵呵的,行,我先回去了,有时间我们再聊。
季安好本来想留她吃饭,但考虑到自己这一大帮人万一人家家里还有孩子什么的,想想还是算了。
好的,嫂子,再见。
生好煤炉后,季安好和白小影去择菜洗菜了。
白小影看到久违的胡萝卜,拿起一根咯嘣咯嘣吃起来。
季安好摇摇头,某兔就算变成了人,还是改不了爱吃胡萝卜的属性。
季安好把从空间里拿出来的上好羔羊肉切成薄薄的肉片洗完菜后,把菜在桌子上摆好,把买来的碗洗干净,倒入调好的芝麻酱,蒜泥,油辣椒,作为蘸料。
谢宁兰早就把锅坐上去了,加水后,放入季安好买来的火锅底料。
若不是季安好,她感觉自己一辈子都不可能知道有火锅底料这种东西。
从第一次在谢家吃到火锅,她就深深爱上了,当然,家里其他人的体验也和她差不多。
毕竟,不管是麻辣鲜香的火锅,还是其他比较清淡口味一点的火锅,有谁能不爱呢?因为孩子们不能吃辣的,所以,就用了三鲜的火锅底料。
如果有谁喜欢吃辣,可以在蘸料里多放点油辣子。
煤炉做饭会比较慢一点,季安好拿出两袋鸡蛋糕,如果谁饿的撑不住,可以先吃些垫一垫。
谢晓霞吃了两块,三个孩子一人吃了一块,白小影吃了两块。
一直到半个小时后,锅里的水才开了,季安好开始往里面放食材。
两天后,季安好又亲自下厨,请了谢之桥几个比较亲近的老战友过来吃饭。
几个人知道他们家里有孩子,还给孩子带了礼物。
五天后,就是大学开学的日子。
新生报到,季安好把孩子留给谢宁兰和白小影照顾,谢之桥特意请了假,陪她和谢晓伟去了学校。
报到后,学校给分了宿舍,但季安好向学校说明了自己家里的情况,还有三个孩子要照顾,办理了走读证明后,就可以每天回家。
谢晓伟却不能像季安好一样,只能住校了。
这样虽然不用睡客厅了,但也不能每天和家人团聚了,他的小影子应该每天都会想他。
令季安好意外的是,陈光明居然也选择了和她一样的专业,还分到了一个班。
陈光明在和季安好退婚后,越发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来看到季安好高考考了全县第二,恨不能把肠子悔青。
在教室,他主动跟季安好说话:安好,还真是凑巧,我们居然能在一个班。
季安好淡淡道:对啊,只是凑巧而已,不过,我希望我们就算在一个班,也能相安无事。
安好,其实我们还可以做朋友的。
对不起,我不想跟你做朋友。
还有,你离我远一点,我不想被别人误会什么。
陈光明来上学,季安乐也跟来了,美其名曰是来照顾陈光明的。
一放学,季安乐就在学校门口等着陈光明了,就怕他会跟别的女同学在一起,看到是陈光明出来一个人她才放心。
她看到季安好后赶紧走过去:姐姐,你居然也在这所学校,你,你跟光明哥不会在一个班吧?季安好白了她一眼:你要是能看好他,还用担心这些吗?姐姐,你什么意思,你该不会又跟光明哥,你们?你放心,我眼没那么瞎。
三天后,也不知道是柳树村的谁举报了陈光明买卖婴儿的事,陈光明在学校里被公安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