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是李渊(四)

2025-03-25 12:10:47

世民。

等到殿内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赵云走过去拍拍李世民的肩膀,这是她能想到的仅有的表达善意的方式了,在李渊的记忆里,李世民小的时候其实是一个渴望父爱的孩子,但是李渊忙着大业忙着宠幸那些美人,所以有意无意忽略了他,毕竟他还有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大哥嘛。

朕决定要迁宫了。

赵云看着他的眼睛说道。

虽然不想承认,她确实是在征求允许,征求李世民的允许。

就算他们之间气氛一直很好,李世民也一直一副‘我很孝顺’‘我很守礼’的样子,其实她现在就是李世民的阶下之囚,只不过是形式上好一点罢了,暗潮汹涌,不能因为表面上的平静就都忽视了。

父皇……很惊讶。

赵云知道他为什么惊讶。

李世民在当了两个月的太子之后正式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为贞观元年。

可是新登基的皇帝陛下只能住在东宫里,有不少人暗示新皇迁了太上皇的宫殿,新皇都拒绝了——就算他心里想,他也不能表现出来,现在赵云突然说要迁宫,他怎么会不惊讶?好了好了,你已经是皇帝了,朕……环顾一周,却带着释然,朕也老了。

父皇!赵云暗暗点头,她对别人的情绪很敏感,李世民这是真的有些感动了,所以说,一直向着一个方向努力,李世民也不是不能攻克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嘛。

不要再说了,朕意已决!……是,父皇!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入主太极宫。

同年,唐高祖李渊入主前秦王府。

赵云笑眯眯看着李世民的孝敬:奇珍美酒、胡姬佳人、成群的仆役甚至成堆的金银……知道美酒佳人是让她消磨锐气的,也知道这些仆役几乎都是李世民的人,赵云还是很开心接收了,她其实不会做什么威胁李世民的事情不是么?所以真正的李渊也许会觉得憋屈的事情,她开开心心受了。

最让她满意的是,离宫之前,李世民暗示她可以出去走走,当然,前提是有人跟着。

这也没什么,和历史上悲催的李渊相比,她已经很满足了。

孝顺儿子的盛情不好拒绝,美酒喝着,佳人看着,贞观元年就这么过去了,还算孝顺,她难得把李世民放在了心上。

可为什么她觉得李世民就要倒霉了呢?果然,宫里传出消息,太子承乾这段时日格外受宠爱。

受宠哈,难道李建成学习她用过的方法,想要用亲情,让算得上是冷血的唐太宗李世民放松心防?是谁说的,越是冷血的人,真真正正把一个人放在心上的时候就会付出的越多?赵云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就放弃了,她又不是李建成肚里的蛔虫,怎么可能知道死了又活过来的李建成到底在做什么打算!总之,倒霉的一定是李世民就是了。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李世民现在还在享受着天伦之乐呢,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她老人家还是不要多事了。

恪儿,过来皇爷爷这。

赵云笑眯眯唤道。

李恪小小地翻了个白眼,继大哥之后,他被父皇派来陪伴皇爷爷,可是为什么皇爷爷这么喜欢作弄人呢?简直就是个老顽童!赵云忽视了他小小的挣扎,使劲拍了拍他的脑门:怎么,有意见,不甘愿?哪敢呐,孙儿不敢!撒娇讨饶。

赵云的心情好了起来,这才是小娃娃该有的样子嘛。

李恪之比李承乾小了一点,却比他让人舒服多了,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小娃娃!李恪很聪明,相貌也很讨喜,赵云和他相处的很好。

只是…赵云瞄了瞄他的相貌,心里叹了口气。

李恪的母妃是杨广的女儿,所以李恪有一半的隋朝皇室血统,还有一半的李唐皇室血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赵云看着小小李恪,觉得他确实有一种自血脉中散发出来的清贵威仪。

气质天成,血统高贵得过分。

可是在李世民眼里,那高贵的血统成了他最大的缺点,李唐人费了那么多力气才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所以大唐江山,决不能落到杨广后人手上!不仅李世民是这么想的,他的继任者唐高宗李治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唐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谋划,当时的吴王李恪被污谋反,赐死,时年三十四岁。

才高遭忌,李恪就是个中典范。

赵云对李恪的印象越来越好了,他实在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虽然是奉命前来,但是对着一个众所周知被变相圈禁的皇帝,他还这么真诚这么听话,真的很难得。

她被关在这里也很无聊的好不好,让她这个几乎没心的人也对他产生了好感,这孩子还真是了不得。

所以说,历史上李治忌惮他,果然是有理由的么?赵云也很干脆,既然喜欢,当然要为他打算几分。

李世民和李建成,她不知道谁胜谁负,可是他俩都不简单,所以说两败俱伤也是有可能的了?到时候,李恪也算是有机会了吧。

他的血统,注定了哪个人登上皇位都会被忌惮,与其战战兢兢讨生活,还不如干脆一搏呢。

李世民其他的儿子,李泰、李治、李佑,她都不怎么喜欢,为什么不能便宜李恪呢?细细梳理一番,赵云觉得这样不是不可能,李恪的血统,决定了被忌惮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会支持他,当然,这些人因为打着前朝的标签,所以没什么实权,可是,在某些时刻,他们也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还有宫中的杨妃,身为隋炀帝的女儿,摇身一变成为新朝唐太宗的妃子,除了她的美貌,她身后的势力,她本身的手腕也是不可忽视的。

聪明如她,会不明白自己和儿子将来面临的难堪处境么?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地位很高,可杨妃也是有着一席之地的。

大唐开国不久,李世民根基不稳,臣子间暗斗不断,各方势力互相倾轧,李建成隐在暗处,这一切的一切加起来,李恪,还真的有机会!赵云看着李恪小狐狸似的表情,心中闪过无数想法,但是最终都烟消云散了,这还要靠李恪他自己,她不想太深卷进这里去,她处在一个超然的地位,不自由却也安全,也不想太坑便宜儿子李世民。

只是,稍稍给杨妃提点醒,也是不错的……她可不是孤家寡人,李渊留下的势力,已经在她手里了!贞观二年不是一个平静的年份,李世民励精图治,虽然有的很不成熟,但他高超的政治智慧,已经没人可以无视了。

赵云暗暗叹息,李世民是好皇帝,她只为李恪考虑,是不是太过分了?贞观二年三月,李世民免天下冤滥之刑;同三月,关中大旱,李世民大赦天下;同年九月,李世民放出宫女三千人……赵云少有得有些惭愧,李世民是个尽职尽责的好皇帝,他……唉。

贞观三年,李世民重新申明五花判事,以少生错;李世民求诏直言,言官相庆……赵云知道,愿意听取谏言,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皇帝能做到的事情,李世民至少胸怀宽广,有目标,有自信。

李世民继续走在他的明君路上,可是有一件事情让赵云哭笑不得,那就是李世民和太子承乾,关系愈发好了。

李建成愿意卖萌,他为政也很有一套,李世民于是就渐渐发现了太子承乾的政治才能。

这…赵云不知该怎么办了,她知道李建成既然都拉下脸演一个孝顺懂礼的好儿子,向杀了自己的死对头躬身磕头,肯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的。

而支持他牺牲这么多也要做下去的原因,肯定就是仇恨,刻骨铭心的仇恨。

他是要向李世民复仇的。

能指望李建成见识到李世民是一个多么好的皇帝之后,就心甘情愿放下仇恨,和他和平共处么?哈,赵云干笑,这个,可真不好猜。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李世民已经越来越看中太子承乾了。

贞观四年正月,李绩在白道败突厥,李靖在阴山大败颉利可汗;三月,各族君长至长安请太宗为天可汗,俘颉利,送长安;九月,新疆归降;全年丰收,一年仅判刑二十九人,盛世之象初显。

太子承乾又立功了,他提出的军事策略得到了李世民和一众大将的称赞。

太子承乾贤名渐出,但维持在不遭忌惮的范围之内,其中,太子承乾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出力不小。

赵云在心中冷笑,长孙无忌这回是栽定了!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一方,长孙无忌是数一数二的功臣,他欢欢乐乐替自己外甥做着打算,又怎么会知道外甥心心念念的都是怎么才能干掉他呢?贞观五年,党项之地被大唐收入手中,日本林邑、新罗都遣使到唐。

贞观六年,李世民喜得谏臣魏征,焉耆、契苾入贡称臣。

至此,李唐已有万族来朝之势。

赵云点点头,李建成已经隐忍了够久的了,他也该动手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海的地雷! 星辰以后每夭更新可能要在晚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