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在全新两个字咬音重,她不好拒绝,说实在话,贴身用品用别人的她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接过月事带,林松月垂首含笑:好!谢谢你杜小小同志。
见林松月收下她的东西,杜小小心里雀跃。
她来知青点第一天就注意到林松月,几次想借机会靠近她又怕别人说闲话,这次正巧有机会。
很久,林松月才想起杜小小这个少女,少女在书中是位小配角,拥有美好的婚姻,可惜命运却给她开了个玩笑,活不到结局。
她突然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戏剧,生活在一本书里,每个人物鲜活存在都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的一生都是一段不同经历所组成的一段故事,或喜,或悲,或无奈,或感动。
现在剧情完全不受她的掌控,仿佛在重新改写。
上辈子,杨二妹与原主是闺蜜两人关系要好,没有针锋相对,更没有设计害人。
这辈子最好的闺蜜变成仇人。
杨二妹整个人黑化帮着林梦云欺负她,而林梦云在背后做隐形人时不时出来作妖。
关于林小小的死,种种可能因为她的到来推动剧情发展。
……怀疑这副身子有问题,少女时期月事的量是真少,上次原主母亲为什么说原主月事量多,看来是原主撒了谎。
林松月养上四天身子,月事干净整个人神清气爽。
打算去买只鸡回来煲汤,她打听附近的集市。
那个时候应该只有供销社,为何还会有小集市?听闻天还没亮,四面八方的人就会来赶集,按照日历逢三的倍数是赶集日。
如:初三、初六、初九……恰巧今日初九是赶集日。
负责知青大院的李大婶,她今日也要去购买生活用品。
两人相约一起去赶集。
听李大婶说赶集时间只开放两个小时,所以要抓紧时间去买东西,听起来感觉有点像黑市。
李大婶头围布巾,手上挎篮子,妥妥东北农村妇人。
回头一看,看见穿着白色裙子的林松月站在不远处,她赶忙扯下布巾来到小姑娘身旁。
丫头,你这张俊俏的脸遮上点,她把布巾塞到林松月的手里,李大婶真心把她当作闺女疼,赶集的人很多,万一遇到镇上的痞子。
林松月乖巧戴上头巾,李大婶喜欢听话的娃子,笑着挽住她的手,两人有说有笑结伴去赶集。
半个小时后。
两人出现在大集市,中间过道摆满木板车,一整条街基本是绿色食品。
有些摊主坐在小凳上手里拿布巾摇晃,有些摊主站着给人称菜……路边有几个小孩舔着冰棍儿,甚至有人拉着二八大杠停留在路中间。
一片祥和的生活状态,然而身影挤进去很容易走丢。
到集市后,李大婶笑呵呵向林松月介绍集市的趣事:别看摊位上站着讨价还价的人,实际称足不会出现缺斤少两,蔬果青菜自己家的很新鲜。
路过冒着热气的摊位:好几次来集市我都想吃碗馄饨,可惜囊中羞涩。
紧接着,她指着一位戴眼镜的男生,露出惊讶地神色:大学生。
少年似乎有察觉抬起头,林松月顺着视线看过去,只见少年戴着一副黑眼镜,恰巧抬头看她,他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腼腆浅笑。
那个年代,大概戴眼镜的男生都会被视为大学生。
李大婶带着林松月去购买卫生纸。
此时卫生纸的摊位周边围着不少人,农家条件稍微好的才会使用卫生纸,平常基本用竹片。
令林松月想不到卫生纸居然按斤称。
旁边有位男人蹲下来跟八岁小女孩交谈,他们用极难让人听懂的方言,巧在林松月能听懂一部分。
她不经意瞥见女孩手臂处有淤青,猜测孩子可能长期受到虐待。
这个年代虽穷,父母还是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又怎会对孩子虐待,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就在大家忙着买卫生纸时,有只小手陡然伸向李大婶裤袋。
林松月出手及快及时抓住那只小手,用力踢向旁边的男人,男人一个趄趔,差点摔倒在地,他侧过头眼神狠戾瞪着林松月。
周围的人不知发生什么,用奇怪地眼神盯着他们。
看不懂的人们纷纷谴责林松月的行为。
李大婶回过神。
她察觉到林松月的用意,看向瑟瑟发抖的小女孩。
她下意识摸了摸裤袋,心有余悸,幸好钱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