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艳一直埋头吃饭,一句话也不敢吭声。
自从大腿受伤以后,她的待遇就急转直下。
苏艳想不通,明明之前她是爸爸妈妈手掌心里的小公主。
为什么受伤以后,爸爸非但不关爱她、呵护她,还总是骂她赔钱货呢。
爷爷奶奶因为她是个女孩子也不喜欢她,家里只有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她好。
不管这土地改革是怎么个改革法,这一家子的生活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以后多努点力干活,日子不是跟以前一样吗,谁家不是这么过来的。
苏爷爷说了好长一段话,他虽然不喜欢苏艳这个孙女,但是王婶还年轻,她还可以继续生儿子。
这个年代离婚,那可是丢人现眼的大事,所以苏爷爷跟苏奶奶才一个劲的劝着夫妻俩和好。
他们家这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传出去都嫌丢人。
知道了,爸。
苏父点了点头,也就歇了还要再继续吵下去的心思。
一大家子安静的吃完饭以后,王婶就把苏艳给抱回了床上去。
妈妈,我的腿会不会一直都留着这条疤呀。
也只有旁边没其他人的时候,苏艳才敢这么怯生生的问王婶。
当然不会,以后腿好了不会留疤的。
王婶看着女儿,一股心酸涌上了心头,却也只能骗着苏艳不会留疤。
第二天早上,沈筱筱睡得迷迷糊糊就被沈母给喊醒了。
妈妈,怎么啦?沈筱筱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今天带你去外婆家一趟,快起来洗漱,把早饭吃了,跟我一块走。
妈妈今天为什么要去外婆家呀?沈筱筱捧了一把水浇在脸上,这才彻底的清醒了过来。
她洗漱好以后,拿着窝窝头吃起来,好奇的询问的院子里的沈母。
你外婆那边给我带了个口信,说她想我了,今天让我过去看看她。
我想着反正也没什么事,就把你也一起带过去看看。
沈筱筱乖巧的点点头,小黄小红非常自觉的来到了她的肩头上,像个守护神一样。
她的肩膀都已经快要成为,这两只小鸡仔的专属位置了。
只要她有任何要出门的迹象jojo,两只小鸡仔一定会来到她的肩头上,跟着她一块出去。
但是出去小黄跟小红也是不吵不闹的,饿了还会自己去觅食,吃饱了又会再回来,一直跟在她的身边。
也正是因为这样,沈母才不担心两个鸡仔走丢。
沈父已经拿着锄头去梯田那里播种子了,沈母锁好院子门以后挎着菜篮子,就朝着隔壁的张家村走过去。
她是隔壁张家村嫁过来的,那片村子的人大部分都姓张。
跟这边沈家坳是一样的,沈家坳这里大部分人也都姓沈。
有些是祖祖辈辈就在这里,也有一些是逃难逃到这片来落地生根的。
妈妈,你的菜篮子里面装了什么呀?沈筱筱的个头矮,她看不到篮子里面装了什么,但是看到冒尖翠绿的叶子,猜测到应该是白菜。
装了些白菜土豆茄子,拿回去给外婆尝尝,这些菜都很清甜,想必外婆也会喜欢。
沈母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女儿,所以外婆也格外的惦记她。
十天半个月就会喊沈母回趟家,外婆已经70多岁了,身子骨不太硬朗,走路出行都成了一件困难的事情。
到这个时候,外婆就格外的惦记自己的小女儿。
说是隔壁张家村,其实也要翻过一座山头才到。
等他们来到外婆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1点多了。
外公早早的就在门口等着,看到沈母带着沈筱筱出现的那一刻,连忙迎过来。
这路上走的累不累呀,早说你们今天要过来,我就亲自去接你们了呀。
外公先是亲热的将沈筱筱抱起来,然后亲了她一口,满是胡茬的脸扎了一下沈筱筱白嫩的脸颊。
外公我不累。
虽然从记忆里能知道外公外婆对沈小小格外的喜爱,但是这么直观的感受却更加的明显,她能感觉到外公对她的疼爱。
这个玉佛一定要好好带着啊,我从寺庙里给你求来的,他说是为了保平安,你要带到18岁才可以。
外公眼尖的看到了沈筱筱脖子上红绳串着的玉佛,确定她还好好的带着,这才欣慰的点点头。
这番话瞬间引起了沈筱筱的注意,玉佛是外公从寺庙里求来的,那个寺庙知不知道这个玉佛里面有空间有灵泉呢?先回家里,在门外说这些干什么。
沈母推开院子门走了进去,这家里只有外公外婆两个人住。
他们一共生了6个女儿,现在女儿们全嫁出去了,身边也没有个儿子养老。
但是女儿们都很孝顺,隔三差五回来一趟家里,照顾他们两个老人家。
这可比儿子在旁边养老都还要享福一些,家里缺什么东西女儿们都会带过来。
妈,我回来了。
沈母放下菜篮子就往房间里面走,外婆的腿脚不便,一直都是卧床静养。
沈筱筱还被外公抱在怀里,亲亲热热的回到了院子里。
外公这个玉佛你是在哪个寺庙求来的呀?沈小小刚被外公放下来,就迫不及待的询问起了玉佛的来历。
就是隔壁的隔壁那个什么什么昭什么寺的,现在已经没什么人了,那里早就荒了。
那外公你还记得这个玉佛是谁给你的吗?沈筱筱又开口追问道,这个玉佛是原主从小就戴在脖子上的,一直都没有取下来过。
她那天用眼泪误打误撞地开启了玉佛,才发现了玉佛里面的空间跟灵泉。
如今知道了这个玉佛的来历,她不问个清楚,心里很是不安。
他不知道这个玉佛里面的空间跟灵泉,是不是还有其他人知晓。
是寺庙的主持亲自给我的,可惜那个住持三年前就已经过世了,那个寺庙也就跟着荒废了下来。
听到主持已经过世的这个消息,沈筱筱沉默了片刻,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