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依依抿着嘴角笑,眼神都透着光:晟故,你好会安慰人。
废话,我媳妇聪明绝顶,这种话不用我说,也懂。
他四下打量,见没人,又压低了身,惬意道,依依,不管什么时候,我都站在你身后。
嗯,好。
乔依依眨眼间,也看着周晟故笑,你也是。
啊?我说,我也同样是你坚定的后盾。
乔依依抿着红唇得意,以后的担子背不动就放一放,相信我,娶了我,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周晟故看她说着这些话,脸还红了,愣愣的看着。
她的背影纤瘦,扎着的辫子映在日光里,璀璨得耀眼。
他推着自行车跟上去,还是男子汉气概:依依,那我以后只在你面前歇一歇。
嗯,成。
到了目的地,鸡鸭早就准备好了,周晟故找人拉的东西,也一起送来了。
周干事,你看看还缺什么,要是不缺,我们就先回去了。
那社员看着周晟故的脸,张会计说了,乔依依同志为了生产队做贡献,是应该大力支持的。
周晟故看了看自己做鸡圈和鸭圈的材料,没缺,也就让人家回家了。
一大上午,水都没喝,就开始捣鼓。
坐在院子里,静静看着周晟故做事的乔依依,突然又为自己发现了一个秘密而感动。
她没见过周晟故上班的模样,不知道他在做一件事儿的时候,不骄不躁,心平气和。
修鸡圈的时候,需要用到什么,哪个方向做门,哪个地方适合放鸡圈,全不用她操心。
简单来说,周晟故把细节刻在了骨子里,也让乔依依觉得,自己的发家之路,会变得多么甜蜜。
也因为这份良苦用心,乔依依在接下来养鸡养鸭的日子里,也越发的上进。
就连麦婶都忍不住纳闷。
这日,是个阴沉沉的天,天灰蒙蒙的。
她割完猪草,就背着背篓,站在岩石上,看看在草丛里欢快的鸡。
有两只母鸡在窝里,一个在下蛋,另外一个在孵鸡仔。
捉回来的那天,麦婶还笑,说她真会抓,母鸡公鸡都有不说,还有刚好要孵鸡仔的。
院子外面放了一个坏掉的背篓,背篓里面有麦草,是它给母鸡做的窝。
她养着那鸡,恨不得赶紧孵出小鸡仔来,这样,她不动声色的宰杀一只,还能改善生活。
你自己买鸡蛋孵小鸡,我说,依依啊,你这么努力做什么?乔依依挺直脊背,叉着手:想吃肉。
我每次问你,你都这么说。
麦婶捏着耳朵,喜笑颜开道,师傅啊,听得这耳朵都有茧子了。
师傅。
你也别笑,我啊,就是馋嘴,这鸡啊,趁着辣椒出来,爆炒。
那香得不得了。
乔依依凑近了,居高临下的看着麦婶,师傅,别说鸡肉了,我还看上你的大肥猪了。
麦婶坐在板凳上,嘻嘻哈哈的笑:你别着急,逢年过节啊,公社的人,都会杀。
到时候家家户户都能分到。
乔依依调侃着说:那要等好久呢,我呢,现在喂着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单独杀了,炖鸡汤。
麦婶抬头瞄了徒弟一眼,忍俊不禁:这么喜欢吃肉啊?她起身,拉着乔依依的手,我看你选的那鸡很好,到时候,你可以悄悄宰一只,炖给晟故臭小子喝。
乔依依附和道:……师傅,这种事儿你肯定干过。
哈哈,小机灵鬼,哪,别拆穿我啊。
麦婶晃晃手,别扭地坐在板凳上,婶儿活到这么大,就明白一个道理。
这凡事想开点儿,该吃吃该喝喝,别亏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麦婶示意旁边的板凳,邀请乔依依坐,来,坐这儿,婶儿给你聊聊。
乔依依挠挠头发,漫不经心的问了:好,我也听听师傅的故事,看看让师傅有这种觉悟的人是谁?靠谁都没用,全都得靠自己。
麦婶没有结婚,更没有生过孩子,她身材好,年纪大了,眼神都是明亮的,你看师傅现在,活的比老林嘴里的女人好,那是为什么啊?她一巴掌拍到自己的膝盖上,咱们只有自己对自己好,生活才有意义,那些凡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的,基本上最后都得后悔。
乔依依向买婶竖起大拇指,这种积极,上进又自立的女性,该当生活在她没穿越的那个世界,说不定还有一番作为。
能在七零年代遇到这样的女强人,乔依依是崇拜的,是欣赏的。
不过……师傅不是说你们结婚就不好啊,像依依这种命好的,一选就选到一个那么优秀的,我也替你高兴。
麦婶认识周晟故很早,他的言行,他的人品,都看在眼里,晟故这孩子有原则,那么多漂亮的女知青,追他的那么多,可他怎么就看上你了呢。
乔依依接话茬:我运气好。
跟运气好无关。
麦婶慢条斯理地分析,那天你说要养鸡鸭,他立马就带着材料过来,帮你做鸡圈和鸭圈,这说明什么?她一拍手掌,自问自答,说明他尊重你的想法。
这两个人在一块儿过日子,这脸啊,身材啊,随着时光,都会被消磨干净了,可唯独这思想啊,它永远不过时。
乔依依听着麦婶那近乎完美的婚姻观,莫名感动。
喜欢你,尊重你,又能把家里大小事处理好,就算你们现在,生活有点儿困难。
这未来啊,也照样可以过上好日子。
麦婶拍打着乔依依的胳膊,整了整围裙,好了,这太阳都快下山了,咱们先喂猪。
乔依依站起来,嗯了一声儿,开始忙活。
周晟故给弟弟周石找了一只母鸡,称重后,让他喂养长大,弥补自己的过错。
周密是家里的老幺,哥哥的事儿,她一清二楚,也愿意像个跟屁虫一样,陪在周石的身旁。
养鸡的过程太艰辛太有趣,后来在一次考试里,周石还特地写到了跟母鸡有关的小作文,甚至最后还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当时奖励是一个鲜艳的苹果,他不舍得,放兜里,想要送给乔依依。
乔依依被周晟故接回家,看到弟弟递过来的苹果,颇为感动。
主动将它洗干净,分成五小块,和周家人分享。
哪。
咱们今天吃到这苹果,都是因为石头小作文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所以咱们在吃之前,必须对石头给予表扬。
一家人在乔依依带头下,鼓掌表扬。
周密捏着苹果,唉声叹气,乔依依追问原因。
她就转过小圆脸,问:依依姐姐,今天老师问我们,长大以后做什么?你还小,可以慢慢想你的梦想。
乔依依思量着回,学习成绩好,就好好考试,未来中高考,迟早能找到人生的方向。
吴婶想着自己儿媳是知青,又有才华,还是从县城来的,对读书这方面的大事儿,肯定非常了解。
她的秀秀平时成绩不好,但不代表没有机会:依依啊,好好读书,未来找工作真的方便嘛?乔依依算了算现在的时间,距离恢复高考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抓住首批大学生的机会,一毕业就分配工作,未来发展应该不错:当然了,娘,多读点儿书,准没错。
第64章两辈观念不同,出发点都是爱(第三更)乔依依独特的见解,得到了周晟故的肯定。
娘,依依说得没错。
书读的多,准没坏处。
周晟故手掌覆盖住吴婶的手,冷静自若的解释,不管怎样,弟弟妹妹们都得好好读书。
吴婶看了大儿子周晟故和儿媳乔依依一眼,心里暗自决定,晚上要和女儿周秀秀好好谈一谈。
周秀秀上次听到大哥和娘的谈话,知道最近社员都在催着大哥哥还债,家里已经没有多少钱,可以给娘买药了。
一想到家里那糟糕的处境,她就难过,去学校上学更没什么兴致了。
即便她骨子里,是喜欢读书的。
秀秀,你安生些,以后好好去念书,行么?吴婶坐着,叮嘱回来的周秀秀,你哥嫂都认为读书有出息,娘其实也这样想。
周秀秀把书包往桌面一放,冷若冰霜的回答:娘,我说过很久了,我不喜欢读书,我要退学。
吴婶一听,又耐心哄: 小小年纪,退什么学,你再怎么也得把书给我念好了?周秀秀气恼,瞪着眼睛回:娘,我就不是读书的料,在学校,连老师都不喜欢我这样的学生,你还让我读书,不是无聊嘛,费那劲儿,还不如找份工作。
工作,工作,工作有你大哥,你该做的,就是好好读书,日后好回报你大哥。
吴婶手掌拍打着膝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你呢,莫给我耍滑,如今,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你记住了。
周秀秀拍案而起,呛嘴:我就不是读书的料,娘,你干啥非要我读书?她想的,是辍学工作,分担家庭负担。
她好几次看到大哥深夜一个人坐在院子里伤心。
在他们面前,大哥从来不叫苦,可私底下,大哥苦闷,是扎在骨子里的。
作为家里的老二,她不想看着大哥独自承担这所有的一切。
这对他不公平。
更何况,大哥已经结婚了,他有自己的家人需要照顾,如果事事都想着他们这些娘家人,早晚嫂子不满。
吴婶倒是没想这么多,她只是觉得,儿子和儿媳说的话有道理的,她发自内心的希望女儿周秀秀能争一口气,如此一来,未来有份好工作,还能在关键时刻回馈儿子儿媳。
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谈论读书的价值,实际上都考虑到了现状。
可二人从未表面说清,以至于最后不但没有谈拢,反而闹了别扭。
你知道啥,读书有出路!吴婶坚持自己的意见。
周秀秀性格刚,她冷漠,同样固执的拒绝:娘,我说了我不适合读书。
反正……我也逃学很久了,就算你让我读书,也没有机会。
什么,你逃学……很久了?死丫头,你大哥给你交学费,是让你好好读书的,不是让你玩儿的。
吴婶被女儿的话气到骨子里,她站起身,眉目冰冷,周秀秀,你再说一遍不读书试试!以前就是自己不够坚定,所以每次退学都没成功,这一次,周秀秀想清楚了。
反正她不好好读书,就是为了退学。
只要少她一个,大哥就能少一个负担。
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娘,我不读书,石头和小密,就能过得好点儿,大哥也不用那么累——啪,吴婶抬手打了人,眸光冷淡的瞅着眼前的女儿。
周秀秀,你要是敢退学,就不是我的女儿,不许回我们这个家!周秀秀捂着被打的脸,冷清清的瞥了一眼吴婶:娘,你怎么就不明白呢,我周秀秀就不是读书的料。
你大哥和嫂子都会读书,你不懂,可以让她们教教你。
吴婶打完女儿,又心疼了。
压下脾气,想去哄人,结果……周秀秀转身就走。
娘你每次都这样,永远不肯听我说!她气恼又悲伤地冲出家门。
门外,被吵醒的乔依依和周晟故都愣怔地站着,一脸的茫然无措。
娘,你们……周晟故想进屋里劝劝,被媳妇给拉回去了。
她说刚才外面已经听了一个大概,主要的矛盾就是要不要继续读书。
她知道到时候,国家会恢复高考,才会在吃晚饭的时候大放厥词。
婆婆认为她读书人,十分欣赏,这才会不顾一切让秀秀妹妹读书。
但从秀秀妹妹的态度来看,她应该不喜欢读书。
周晟故不这样认为:依依,秀秀不是不喜欢读书,她只是……担心娘的身体状况。
乔依依这就有些不明白了,追着问:娘怎么了?你走的那两天,娘晕倒了,送到卫生院,医生说要继续吃药,不能再拖着了。
周晟故提起这件事,就怅然,不想承认自己的无能,可无形中,又免不了告诉他,没钱,有多痛苦。
乔依依紧张的看着周晟故:你……给她买药了么?买了,能管一阵子。
但是……治标不治本。
周晟故本来想着,带吴婶去县城的大医院看病,但吴婶死活不同意,她认为当初老头子,就是被带进大医院,才突然去世的。
石头和小密年纪还小,大儿子也才刚结婚。
虽然自己不能为家里干活赚工分,但好歹可以把女儿和儿子照顾好,不给大儿子添麻烦。
再说了,哪个媳妇想看到一大家子的重担压在晟故的身上。
吴婶觉得自己已经亏欠儿媳妇乔依依够多的了,她嫁的是自己的儿子,没必要承担那些莫须有的责任。
所以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只是颓丧地缩在角落里,捧着老头子的遗照哭诉。
仿佛哭完了,也就有能力面对了。
带娘去医院,她不肯?周晟故点点头,想起什么,又莫名伤感:爹就是那么死的,娘大概过不了心里那个坎儿。
那也不能拖着啊?乔依依思来想去,琢磨那吴婶也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才会忍着疼,不买药,拖下去,病越来越重。
周晟故正经地看着自己的媳妇,后背靠着梁柱:依依,我娘的病其实……已经治不好了。
怎么可能?周晟故看过去的眼神里含着晶莹的泪珠:没说谎,真的。
那……医生就没说什么医治的法子嘛?乔依依惶惶不安的追问,住院呢?医生建议保守治疗。
周晟故惆怅,只能每天靠吃药缓解。
乔依依没再追问,毕竟这里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
晟故?周晟故转过脸,瞧见乔依依,表情专注,坚定不移:喂,别小看你男人,再艰难的日子都过去了,这些也不是事儿。
他承认自己害怕,但他不会给自己害怕的机会。
特别是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那种特有的责任感,如此浓烈又真实。
乔依依没否决,平复了心:嗯,我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