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四峰的大师姐何若汐正看的起劲,突然感觉到旁边有人拉她的衣服她扭头一看,诸多师妹们都一脸渴望的看着她。
怎么了?何若汐一脸疑惑师姐,祖师叔真的有筑基后期吗?一众师妹问道。
嗯……祖师叔的修为虽然被什么东西隐藏了,看不清楚。
但是凭借刚刚跟四师弟的那一剑确实是筑基后期的实力。
何若汐说完就又全神贯注的看着擂台上的打斗。
只见两人一来一回打斗。
刚开始傅瑶还有些力不从心后来越发如鱼得水。
何若汐微微蹙眉。
剑修一般的修炼剑谱都是按照前人留下来的。
所以就算是修行之后炼化为自己的,也总有那么两分有迹可循。
而傅瑶的剑法可谓是毫无章法让人防不胜防。
偏偏她又熟知剑谱对旁人下一步要往哪里走,剑要从何处出掌握的一清二楚。
着实难缠了些。
况且…。
何若汐望着台上深思了片刻。
她觉得祖师叔绝对没有动用全力。
不然就她那游刃有余的模样不可能跟陆博远能打这么久。
如果是她上去的,何若汐深思了一会估计也只能和傅瑶五五开。
这还是在傅瑶没有显现底牌的情况下。
要知道傅瑶的父母可都是宗门长老加上她还是师祖的唯一弟子。
以她的身份来看身上不可能没有一件拿的出手的武器来。
现在的傅瑶就只是拿着一把普通的剑都能和陆博远打的游刃有余。
平心而论何若汐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厉害。
呼。
何若汐突然回过神来,她才发觉自己刚刚的想法有多可怕。
要知道傅瑶只是筑基后期。
即使只差一步跨过金丹那也是天差地别。
在修真界至少目前为止从来没有听说过筑基能胜过金丹。
但现在事实就摆在眼前,让何若汐不的不信。
突然一阵急促的金属碰击声吸引了何若汐的目光。
只见傅瑶出剑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的陆博远根本来不及进攻。
他只能被迫防守。
突然只见傅瑶徐晃一招,陆博远连连用剑往胸口一挡却不想那剑就直勾勾的落到他的脖颈边。
是,我输了。
陆博远笑了笑就释然了。
他早就知道了会是这么个结果。
他不清楚傅瑶的出剑路数但傅瑶却对他的招式了如指掌。
更何况傅瑶出招又快又狠。
原本自己不过二十招就要落败却硬生生的拖到了一百多招。
他心知是傅瑶给他留了些面子拱手道:多谢,祖师叔赐教。
先前他对这个凭空出来的祖师叔并不感冒。
甚至还因为之前听闻过一些不好的传闻,隐隐有些不喜。
在这一次交手之后他彻底服了。
不止口服更是心服。
看到没?这就是差距。
无忧站到擂台上对着底下的弟子说道:居安思危。
更何况修真界还没有真正的安定下来。
你们整日里偏居一方,受着宗门的庇佑就游手好闲不知进取。
今日是我让瑶瑶上台参与比试的。
你们也不要怨她打击了你们的自信。
你们如此安于现状。
若不加以刺激怕是四峰以后只有废物。
况且失败不可怕。
可怕的是把自己拴在那些痛苦的回忆里一遍又一遍的自我折磨。
你们要知道能困你的只有你自己。
从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站起来。
打不过就打不过。
不如就不如。
这世间的能人异士多了去了。
哪个都来比比,都要赶超,岂不是自找罪受?我们需要向优秀靠齐,争取成为最优秀的弟子。
但是也要清楚总会有人比你更优秀。
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
四峰的弟子此时个个昂首挺胸,声音气势如虹,所向披靡。
好了。
接下来就进来听我讲课吧!说到底无忧这一出也就是为了激励弟子。
让他们不要安于现状,觉得自己打遍天下无敌。
现在见大家的气氛都很好也没必要再多说了。
毕竟适可而止。
而四峰的弟子们此时听了无忧的一番教导,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冲到了教室端端正正的做好。
傅瑶原本没有那么鸡血的。
但是在气氛的带动下她也不得不追随大众的脚步。
这里,这里。
傅瑶刚一进去,徐莹莹就冲着她招手,示意她过来同座。
祖师叔你好厉害!徐莹莹两眼放光,紧握拳头一副热血沸腾的模样。
仿佛刚刚上去跟陆博远交手的是她一样。
傅瑶正想要谦虚的回应一下她,无忧就进来了。
咳咳。
今天我们讲的是紫霄宗的千轻剑法。
无忧站到了台上。
手一挥,他们桌上就多了一本剑谱。
千轻,千轻。
名副其实。
意思就是你练了这本剑谱会觉得千斤重量也不过如此。
傅瑶正听的有趣就见无忧点她的名字:瑶瑶你上前来给她们做示范。
是。
傅瑶听见自己的名字就作揖上前。
你把这千斤铁举起来试试。
嗯。
傅瑶照做。
只见她轻而易举的举起了那千斤重的铁。
放低一点。
无忧打量着铁块距离桌面的位置,不断让傅瑶调整。
傅瑶听话的放低着石头的距离。
然后只见无忧一个术法从地面拾起一根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纤细树枝。
随后她往石头底下一放示意傅瑶放手。
紧接着底下一阵惊呼。
傅瑶后退一看发现那根自己轻轻一碰都能断掉的树枝现在居然顶起了千斤的重量。
嗯。
无忧看着底下弟子的惊呼一阵满意。
她已经成功激起了大家兴趣:这就是千轻功法的精髓所在。
只要你们能练好这门功法就能化蛮力为巧力。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吧!瑶瑶你也先下去坐好。
好的。
傅瑶走到自己的座位上端端正正的坐好。
千轻剑法的第一部分就是讲的事物的构造。
当然这第一部分只有一些常规物品的力点。
他们需要的就是熟知常规的事物,然后从这些常规的事物里面寻找规律,最后推演一些特别的不规整事物的力点。
找到力点之后就能化蛮力为巧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当然这套功法听起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
因为世间万物都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
如果直接生搬硬套的话那么注定是行不通的。
况且战斗场上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思考的。
必须要一眼看出力点的位置。
在力点位置看出来之后实施的手法又有所不同。
因为力点不一定在你能触碰的地方。
所以这套功法靠的就是灵活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