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相托

2025-03-25 12:11:07

吴氏生了三个女儿一双儿子,二姑娘刚序齿就夭折了,只剩下儿女各一双,个个儿都秉承了陶家人的清秀高大,男的仪表堂堂,女的娟秀美丽,一排地坐着,真是很养眼。

陶氏夸赞了一回,挨个儿叫上前去给见面礼。

这见面礼给得很足,男孩子每人一对玉佩,一方上品端砚;女孩子则是一对红珊瑚钗子,一副蜜蜡耳坠,又有特意请人从太明府带来的衣料若干,仿佛是想把之前兄嫂待自己的好全都给补上似的。

林三老爷要顾面子,又另外给了陶家兄妹每人一对装在酸枝木盒子里的琉璃华彩细毫笔。

林谨容将林谨音亲手做的鞋呈上。

吴氏和陶舜钦的是家常和外出的鞋各一双,鞋面绣的是五福捧寿,用料讲究,做工精美,其余人等,包括陶凤棠在内都只是一双,唯独不同的是,陶凤棠的鞋底绣了平安两个字,还被十岁的陶凤举给嚷嚷了出来,于是皆大欢喜。

是夜,陶家设了家宴,众人好吃好喝,叙旧说笑自是不提。

宴席过了一半,陶氏喝得有些醉了,拉着吴氏低声说话:若不是你们护着我,我只怕这会儿还在床上躺着……说着就有些哽咽。

林谨容忙去拦她:娘,大喜的日子说这些做什么?不要喝了。

夺了她手里的酒,接过丫鬟递来的热帕子,给她擦脸擦手,又喂她喝了一杯浓茶醒酒。

陶氏也就顺着女儿的意,由着女儿伺候自己,舒服地看着吴氏笑:看看,现在这丫头就专管我。

真是个好姑娘。

吴氏眯眼笑着:我算是放心了。

早前瞧着这丫头一天闷声不响的,又长得瘦弱,总担忧她受了气都不敢吱声。

从去岁你家老太太做寿开始,再到现在,真是放心了。

话音未落,陶三姑娘凤翔也接了丫头递上来的热帕子来给她擦脸,撒娇道:娘,莫羡慕姑母,您有我。

大姑娘凤卿命人撤下冷菜换上热菜,也来凑热闹,姐妹俩围着吴氏,擦脸的擦脸,揉肩的揉肩。

吴氏心情大好,笑道:看看,可真有良心,没白生养她们。

现在凤卿都管家了,我乐得轻松自在。

凤卿喂吴氏喝茶:多亏得娘给女儿机会呢。

吴氏咂了一下嘴,故意奇道:这茶怎么是甜的?陶氏哈哈笑道:女儿孝敬的当然要甜上几分。

凤卿丫头再灌你母亲一壶,反正是甜的。

你个坏东西,教坏我的女儿。

吴氏捏了陶氏一把,陶氏笑道:我就是和嫂嫂学的。

姑嫂笑作一团。

林谨容的心中由来一酸。

大表姐嫁得远,这是她在家陪吴氏过的最后一个生辰,之后,吴氏的病越来越严重,林谨音进门的第二年就卧床不起,苦苦撑到林谨音生了长孙就撒手人寰。

大表姐不眠不休地连夜赶回来,也没能见着最后一面,在灵前几乎哭昏死过去……子欲养而亲不待,林谨容轻轻抱住了陶氏的胳膊,把头靠在陶氏的肩膀上,低低喊了声:娘……陶氏微笑着将头顶着女儿的头:什么事?林谨容甜甜一笑:没事,就是想你了。

凤翔便划着脸羞林谨容:羞啊,羞啊,这么大的人了还学小七弟撒娇。

吴氏一把搂住她的小腰,将她往怀里带,笑道:来来,别嫉妒你表妹,你也有我。

正笑着,脸蛋红扑扑的林慎之从外头跑进来,一头扎进陶氏怀里,笑道:娘,我们在舅舅家多住些日子好不好?我喜欢和大表哥、二表哥在一起玩。

凤翔就逗他:小七弟只喜欢大表哥和二表哥,不喜欢我和大表姐么?什么道理啊?我伤心了。

林慎之害羞地侧脸看着她:你是女人,不能随便说喜欢的。

凤翔叉着腰道:你个小屁孩儿,懂得什么女人男人。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眼泪都笑了出来。

待到月上梢头,宴席方才散了。

许久之后,林谨容仍然记得这一夜的欢乐轻松,每当不顺意之时想起来,仍觉温暖不已。

第二日清晨,林谨容还躺在床上,凤翔就来砸门:阿容起来,我们上街去耍。

林谨容一个激灵翻身坐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去街上?在林家,要出趟门十分不容易,先要陶氏同意,然后再要林老太太同意,又要惊动周氏派车马,还要找跟随的婆子管事,种种艰难,种种不容易。

枉她还盘算了许久,盘算着等吴氏的生辰过后,瞅了机会开口出门去溜达,再趁机往榷场去呢,怎地一觉醒来就有人叫她出门上街去耍?陶凤翔看到她那傻样儿,不由哈哈笑道:傻了吧就猜着你会是这表情。

原来表姐是骗我的。

林谨容叹了口气,穿衣起床盥洗:我就说哪儿有那么容易,你就欺负我这种老实人。

陶凤翔见她蔫巴巴,慢吞吞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傻子,真的出去玩,弄快点大哥这个时候已经把车套好了,把你的兜帽披风和面幕一起带上。

林谨容忙加快了动作:舅母要做生,难道不用我们在家帮忙的?是谁这么好心,会放我们上街去?你还真操闲心,早就准备妥当了的,哪能等到这个时候?陶凤翔嫌荔枝的动作慢,夺了梳子利落地替林谨容梳了两个丫髻,戴了几朵珠花,笑道:是吴二哥昨夜就和我爹说了要上街去玩,哥哥陪他,你家那个族兄和小七弟也要去,我也想去,就说你也要去,我母亲和姑母的心情好,就应了。

你等会儿可别出卖我。

林谨容感谢她尚且来不及,又怎会出卖她?当下收拾妥当,表姐妹二人手牵着手的去见陶氏和吴氏。

吴氏正和陶氏讨论林亦之的婚事:上次你写信和我说的那两家人,我都去打听过了。

姓孙那家姑娘我见过,今年十六岁,年纪是大了点,但模样儿周正,性情看着也还好,只可惜母亲死得早,十三岁时父亲也亡故了,守孝就耽搁到了现在,家境尚算殷实,却又是哥嫂当家,不知是否舍得给妆奁。

你大嫂介绍的姓范那家住在城西,也是书香世家,祖父中过进士,任过一府提举学事的,但这姑娘是庶女,嫡母厉害得紧,从未见过带出来做客,不知品貌心性如何,妆奁想必也不会太多。

陶氏听吴氏的意思是倾向于孙家的姑娘,心里却又些嫌那姑娘年纪大了,父母双亡,母亲还死得早,又是嫡女,谁知道嫁过去能不能服气?范家这个是庶女,被嫡母打压得紧,也许更懂得收敛,便道:妆奁的事情可以慢慢谈,不如先相看范家的姑娘。

庶女哪儿能和嫡女比?何况孙家的姑娘自己见过,印象真不错,吴氏有些不赞同,却不好细劝,便笑道:行,反正是先相看又不是立刻就定下。

要实在不行,再看看别的也行。

清州那边你都看过了?陶氏道:清州那边的情形你也是晓得的,彼此知根知底,实在不好找到合适的人家。

我看得上的,人家看不上,人家看得上的,我又看不上,总之是不妥当。

不知范家家风如何?吴氏道:范家啊,姬妾有些多,子女也不少,但还好,没出过丑闻。

林谨容进来,正好听见个尾巴,顿时十二分的警惕,便笑道:娘和舅母在说什么呢?陶氏道:小孩子家的,不干你的事。

你过来,我有几句话要吩咐你,你要出门去看看是可以的,但要让龚妈妈跟着你,一切都听你大表哥和龚妈妈的,不许胡闹,不许乱跑,不许给你表哥和表姐惹麻烦,把你七弟招呼好。

林谨容暗想,左右这几日陶氏也不可能就把林亦之的婚事定下,也不急,便笑着应了,保证一定会把林慎之全须全尾地带回来,绝对不惹任何麻烦。

陶凤翔也保证会看好林谨容,吴氏笑道:你又是个省心的?不许撺掇你妹妹。

陶凤棠笑嘻嘻地走进来:好了,都交给儿子,保证把几个弟弟妹妹安生带回来。

见几个孩子出去了,陶氏方又压低了声音同吴氏道:嫂嫂,有件事情要相托你,囡囡不小,得打算了。

这丫头可真是不可貌相,再有主见不过,做了几桩事,都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你瞧着,这清州可有什么厚道殷实的,年貌又相当的人家?不求什么进士,就似凤棠那般宽厚体贴能干的就好。

吴氏为难地托着下巴道:若是旁人的婚事,我张口就可以说来,可换了自家的外甥女儿,一时之间倒是很有些难,总觉得不妥,且慢慢打听着。

清州就没有合适的?你家姑太太那个嗣子,定下来啦?没定下来你家老太太怕是不肯吧?真是好笑,得由着他家选着来呢。

陶氏忿忿地道:还好差不多了。

吴氏好奇道:花落谁家啊?陶氏哈哈一笑:嫂嫂这个形容好,陆缄那孩子果然长得和朵花儿似的,如果不错,该是二房。

大房已经打算把他们五姑娘说给她舅舅家的表哥了。

早前争得那个火热啊,你是不知道……姑嫂二人越凑越近,说到高兴处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