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大夏王朝以法治国

2025-04-01 07:48:03

顾安然开始了每天骑着白鹿,带着一支亲卫队巡罗楚州的生活。

每当她的王旗行到某地,当地的百姓就会过来行礼,她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架子的王者。

每到一个村落,就会和村长、村民一起巡视他们的水源、道路、田地,指导他们怎么安装水车?怎么与官道相通修路?开荒地适合种植什么?中午饭走到哪就在哪家吃,村民一从开始的战战兢兢到最后难掩骄傲与荣耀。

女王来我家吃饭了呢!这可是能传给儿孙的盛事啊!走的地方越多,对楚州的认知也就越清楚,楚州田地肥沃,不缺水源,百姓贫穷的原因就是执政者剥削所致。

只要她这个女王一直贯彻利民政策,相信要不了几年,楚州会成为富裕之都。

半个月后,竹光在李玉成所带的少年军护送下,来到楚州。

妹妹的到来,不光带来的大黄和大白,还带来了正式版本的泰安法典。

顾安然召开了比她封王更盛大的全民大会,在楚州城外,齐聚所有百姓和士卒。

她站在祭天的高台之上,一手握着泰安法典,一手高举唐刀,正式宣布立国。

国号,夏。

年号,泰安一年。

夏这个字除了是四季之中的一季名号,在汉人心中还有另一个意义。

夏、商、周,夏是文明之始,这片土地上的第一个王朝。

华夏子孙,龙的传人。

是汉人之根。

大夏国正式成立,顾安然为立国者、兴邦者。

行政机构她未效仿大周朝,亦未效仿前朝,而是早与杨芳华、若宇辰等人商议。

设立六部三处。

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处为军机处、监察处、中书处。

另设有教育局、农业局、医务局。

当然,大夏王朝还没有这么多官员。

只是先把架子搭起来,以后再慢慢填。

当众宣布,大夏王朝以法治国。

开启新的纪元!以法治国,听着好像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一样。

实则非也,前世看历史,盛唐到前乃至盛唐,皆是以孝治天下。

那时候是人情大于律法,有为生病父母偷盗者,送去见官,最后念其有孝,从轻处罚。

听起来还挺好是不是?但这其中孝道怎么论?人情怎么论?完全是看上位者的心理。

还有就是,忤逆父母会被打死,而父母抛弃孩子,甚至打杀婴儿,都不会被处罚。

这一点泰安民法有严格规定,抛弃婴儿、买卖孩子,哪怕是自己的孩子,同样是死罪!明朝以道德代替法制。

比如村中出现刑事案子,是以村中德高者和村长按村规来处置。

讲的是民不报,官不究,哪怕死了人,同样如此。

所以常有妇人被浸猪笼、犯案者在村中祠堂被打死,官府也不会管。

而官员也一样,他们尊的是心中的道德,而非国法。

这样一来,约束一个人,法律就成了虚设。

完全以法治国是先秦,可惜秦朝很快灭亡,而后人又认定秦暴虐,就因为是以法治国的原因。

朝非子提出的法治,在儒家当道的时代,被弃之不用。

并且全面法制,会让贵族的利益大大受损。

他们怎么可能支持法制?幸而楚州和泰安并没有太多儒生,读书人在大周舍弃这片土地时,要么跑了,要么后来被北疆杀了。

这倒给了顾安然很好的发挥空间,她要是在儒生当道的地方宣布法治,只怕会被骂死。

泰安律法,十分全面。

顾安然又挑与民生有关的法律,另推一本《民法典》。

让基层百姓的权力有了保障,还将传世了几千年的勋贵特权给削了。

法律面前,谁也没有特权!而民法典还包括商法,特别有一点是首次面世的——《专利法》。

鼓励发明创新,做到匠人的利益与荣誉得到保障。

纵观历史,匠人一直是最低层,就算做出再利国利民的东西出来,也比不上文人一首名赋名诗来得强。

所以几千年,很多东西一点改变也没有。

当然,明朝时倒是改革了武器,差点就开启了枪和炮的新时代。

可惜明朝官府从根子就坏了,而后面的上位者又不重视,让枪和炮消失,再次重用冷兵器。

真正做到重视工匠的时候,还是春秋百家争鸣的时候。

想来也是好笑,那时候就有了曲辕犁,有了琉璃制法,也就是最早期的玻璃。

有了各种后人为之称奇的工艺。

却在一次次的战火中,这些古法失传。

而后几千人,都未能再造出来。

论根本原因,因为对匠人的不重视,匠人的地位是最底层。

发明创新得到的奖赏还没一首诗来得多。

甚至连性命都没有保障,建个后世称颂的寝陵,有可能会被灭口。

修的宫殿出一丁点问题,就会被问斩。

这些人在后世能做大师,能被万人敬仰,可在这个时代,是身份底下的匠人。

还就有是,他们的技术是师徒或父子传制,一门手艺,没有传人,就真的失传了。

民法典,不光保障了农夫的权益,还保障了这些底层的匠人、商人、手艺人。

并且科学院各种分类学科的设置,高薪的职位和有荣誉的尊称,让他们更加愿意将自己的能力表达出来。

荆棘女王一手法典一手唐刀的画像,被竹光画了出来,准备让雕刻师雕成塑像,放在各城的广场。

宣布立国后,再就是封官。

杨芳华为左相,这一点没有一个人反对。

既然有了女国王,有一个女丞相就很容易接受了。

武将们或为二品、三品的将军,只有寒夏是一品。

之后,泰安法典和民法典印刷千份,发放至各城各县各镇。

高铁领兵回阳山,莫鱼却不想回丰州,顾安然便将热气球全权交给他。

不光是培训‘空军’,还包括空中使用的武器制造,像那黑火药,就得再发明空中用更安全的。

还有热气球的制造,她船舱里的坏一个少一个,只有自己掌握制作方法,才敢将热气球用在更多的地方。

除了用于战争,用在运输、传送、侦察……各方面都能用到。

她能给莫鱼的消息就是,可用石棉布来制造球囊。

只是石棉矿对人体危害极大,挖矿时一定要做好措施。

她和众人一样,每天背诵泰安法典,作为女王,要求官员倒背如流,自己同样得做到啊!当泰安法典传到天下各处,大周的朝堂之中同样在翻阅。

不过他们多是鄙视而非称赞,女人就是女人,顾氏如此重视底层百姓,却亏待勋贵与官员。

怎么可能得人心?呵,说她得百姓之心,那有什么用?天真!而李丰收到之后,却是一条条一点点全部看完,若有所思,不用褚易泽在一旁细说。

他也明白,大夏真严格按照此法律治国,最多几年,将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可这一点他却无法效仿,他身边跟随者多是原先的大周勋贵,而现在有更多的勋贵来投奔他。

他不光不能削弱这些人的权力,还得许诺他们更多的权力,才能让他们尽力扶持他。

轻笑着摇摇头:顾安然,胆子真大啊!这本法典一出,可谓是将天下的勋贵都给得罪了。

而她似乎,完全不在意。

是真的不在意!李丰看向书桌上的舆图,手指点着道:西有大夏,东有我秦王,西北之上,丰州城主,你要怎么办?……当献州城的女王旗立于城墙,全员诵读泰安法典的时候,顾姑娘立国为王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丰州。

而陆谂在灭了河西三国,迎来北蛮子大军之时,不得不暂时停战。

他立于广袤无垠的河西之地,看着徐友清的来信,他那沧桑又刚毅的脸上,出现一丝罕见的柔情。

旁边独臂的徐将军一看他的表情,就了然地笑道:是有顾城主的消息吗?陆谂目光温柔似水,与刚刚下令屠杀北蛮子一个牧场的冷酷模样完全不同。

安然收复楚州,建夏国,自立为荆棘女王。

颂布泰安法典,宣布大夏以法治国。

重农、重商、重工,大大提高了士兵的待遇和身份地位。

安然是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国度啊!徐将军喃喃念道荆棘女王挺符合顾姑娘的性子。

没叫魔王就好啊!又思及一事笑道:就是不重视勋贵,不过大夏也没有勋贵。

只是如此一来,大周那边就不会有人投奔到大夏王国。

想来咱们荆棘女王也不在意。

顾姑娘从出世以来,最看惯的就是那些不敢与北蛮子抗衡的贵族。

或许大周贵族投奔到大夏,她只会收下财物,将人撵走!琅琊的威远侯李丰,自立为秦王。

陆谂看到此处,眸光一凝。

徐将军同样暗惊,西北更乱了!一连出了两个王,就算陆谂竖起西北王的大旗,恢复身份。

凭西北王的影响,对西北的局势改变也不会太大。

他急道:世子,越是如此,你越应该早日恢复身份!属下觉得,您也该封王!咱们打下河西,地盘不比李丰小,完全可以立国!只有立国,才能更加光明正大地招揽人力,清除北蛮子。

虽然说‘广积粮、缓称王’,但西北已经有了两个王,自家世子再这样低调下去,天下人就会忘了他这一号。

待李丰势力更大,地位更稳,以后和他争夺西北,就得费上很多功夫。

陆谂看着远方沉思不语,半晌道:李丰占领琅琊郡,又攻破三城,足有两郡的势力。

他的地盘比安然要大啊!徐将军肯定地道:顾姑娘只有楚州和献州两座大城,泰安只是小城。

算起来,地盘要比李丰小许多。

是小非常多!泰安还靠近青塘,又是新城。

不论人力、物力和地盘,顾安然都没法和李丰比。

陆谂闻言却笑,他看向远方目光坚定地道:我称不称王北蛮子都是一样杀!西北已经有了两位王,就不用再多一位,让百姓惶恐了。

历朝历代都是,诸王越多,混乱越多。

如果某位诸侯王势力较小,他的子民便成了嘲讽的对象。

就像战国时的宋国,因为都是战败国商国的子民,所以成了他国取笑的对象。

守株待兔的是宋国百姓,拔苗助长的还是宋国百姓……现在的西北要团结一致对抗北蛮子,就不能分成那么多个国家,本来百姓就少,再分成三国,就更难团结了。

并且,我和安然,一人称王,足矣!安然立国封王,连李丰都送了礼物,我不能没有表示啊!徐领队只觉心一抖:世子要送什么?陆谂伸出左手,左右一挥,眼眸如秋水星河,闪烁着宠溺和思念:就送这,半壁江山如何?……此时,泰安外城的云星言,手捧一本泰安法典看的津津有味。

若非人在泰安,但凡在别的地方看到这本法典,他都会耻笑上位者不是疯子就是是个傻子。

凭此法典怎么可能立国?怎么可能让国家壮大?怎么可能收服人心?这是一个单纯天真的隐士,幻想出来的桃花源,根本不可能成功的国度。

可现在,他看着窗外热火朝天的景象,往来的百姓皆脸带笑容,手指远处的女王旗,自信又骄傲。

原来这本法典收服的不是勋贵、士族的心,而是底层百姓的心。

他又嘲讽地想着,那是因为顾安然麾下的百姓还太少!所以能凭她的想法治国,可是她想进一步壮大夏国,是不可能的!这时耳边传来一阵阵嘶吼声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北疆,除北疆……他轻轻抬起削瘦的手指,按了按耳朵,嘴角不自然地抽动了一下。

老黄回来了,很明显,他学了首新歌,正在练习。

幸好老黄还记得自家公子不喜欢听歌,进门之前,他停止歌唱,笑着推门进来:公子,为了庆祝女王登基,官府发福利呢。

凭身份牌就对领一份物资。

我已经领了,有粮有菜有盐有糖,你也去领一份吧!老黄说话又从腰里抽出一份纸张:这是最新的告示,您瞧着,我来煮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