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说话间换下湿衣裳,扭头对云星言道:还有事吗公子?没事俺接着去唱歌了。
最新的军歌只有俺唱的好,竹光姑娘点名让俺上台唱呢!云星言没好气地挥挥手:去吧!老黄走后,云星言听到传入耳中广场上的欢呼声,看着桌上的泰安法典,以及学生们的来信。
如一座雕像般久久未有动静……河西陆谂‘死战到底,绝不议和’的信传到燕郡,顾安然的态度跟他一样坚定。
当即发布两条军令,一为送武器和粮食到河西,全力支持陆谂。
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陆谂这般大张旗鼓丝毫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在丰州城竖起魔女旗。
于公顾安然这个女王应该全力支持陆将军,于私,说不感动是假的。
虽然与陆谂谈恋爱,呃,算是谈恋爱吧?虽然自那次分别之后,再也见过面,只是通信。
但相互之间的思念和默契绝不比别的情侣少。
两人相互送的礼物也跟旁的情侣不同,你送我铁和煤,我送你武器和粮食。
我大战时你送骑兵,你被围时我送空军……但这些都没有丰州城上挂女王旗,让顾安然觉得心安和欢喜。
她和陆谂未来的关系,她是有认真考虑过的。
陆谂肯定会立王,恢复西北王的名誉。
天下动乱时两人并肩,可再往来后呢?天下一统,难道她尊他为帝,她当皇后在后宫中吗?若她为女帝,陆谂会甘心吗?他能接受她的统治,她的思想,她的泰安法典吗?他会不会想恢复传统帝制?恢复她拼命要削去的勋贵与仕族,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阶级思想?她的一切忧虑,在丰州城上竖起女王旗那一刻,消失了。
陆谂用了旁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嘲笑的态度表明一切。
他以顾安然为尊,他以大夏国为尊。
他支持并信任着荆棘女王!而现在,他拒绝北疆的议和,可能将战事无限延期,可能别人会骂他好战。
但顾安然却是全力支持!武器、装备、军粮、士兵、马匹……虽然大夏国目前国力微小,什么都缺,但在支持陆谂这一战上面,顾安然愿意倾国之力!第二条军令则是,北疆单于逃往草原腹地,那留在汉人土地上的北疆子则一个不留,全部诛尽!这同样是她和陆谂的默契,他如一柄锋利的长刀,切断了河西与内地北蛮子的通道。
那她就来个关门打狗,将踏入这片山河的北蛮子一个不留,全部诛杀!既然敢拢我汉地,就要做好被诛尽的决心!关内道只是开始,接下来要诛杀河东道、河南道、河北道的北蛮子!这样一来就免不了与李丰争夺,因为他得知北疆要议和被陆谂拒绝之后,肯定也会趁机大肆扩充地盘。
轰轰烈烈的反北疆战役全面开始了,热气球飘满汉人山河的天空之上。
大夏的王旗所至之处越来越远,一直如猛虎般匍匐的献州军,寒夏将军,这一次爆发了无人能比的战绩。
他亲自带兵,一路横扫河东道,数次与李丰的兵马对峙,将对方打的落花流水。
导致李丰气急败坏,不得不改变方向,往淮南道进军,暂避大夏将士的风头。
大夏人都杀疯了!顾氏用先秦军功法,拿北蛮子人头就能换爵。
大夏国几乎全民皆兵,还有青壮女子组队杀敌呢!女人也能领军功?这顾氏是疯了吧?女人好像领的不是军功,是一个叫工分的东西,能换田地。
能换工作和孩子读书的资格。
反正大夏国上至女王,下至贱民,都疯了。
现在成了北蛮子闻风而逃,只要看到女王旗,都开始流窜。
都说北疆是蛮夷,那大夏国比蛮夷还蛮夷!本来在看热闹的大周朝,还在谋划大夏和秦王把北蛮子杀尽之后,大周皇帝再发圣旨,要回大周失地。
结果没多久大周边界告急:皇上,大夏和秦王在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山南道大肆诛杀北疆人。
并且献州的寒城主封了关边,北疆欲北逃也冲不破屏障。
皇上不耐烦地道:就让他们窝里杀,都削弱实力不是正好!何必惊慌!那官员急道:可是北疆北上去不得,南下却来得啊!已经有两支北疆分队,约摸三千人,逃进淮南道。
沿路屠杀百姓,抢夺粮食,马上就要杀到京城来了啊!皇上瞬间大惊,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怎么会这样?大周的兵马呢?难道连三千北疆人也拦不住吗?有官员道:陛下,北军去平蜀乱,南军去平岭南,边军早已告急,只有禁军三万人能抽调。
皇上顿时不语,禁军是保护皇城,保护他的军队。
这要是调到边关,皇城出了事怎么办?别看他从未出宫,可那城外围满了流民百姓的事,他还是知道的。
万一这些贱民进了皇城怎么办?皇上急的团团转,好在他最依赖的梅相想到办法:陛下,之前荆棘女王以诸侯的身份讨要军粮,现在天子有难,她就该救驾。
不如传令于她,领她来清剿这些闯入大周的北疆人。
但凡是个武官听到这个意见,也会全力反对。
请神容易送神难!把那顾魔女请来杀敌,之后想送走,怕是得她讹去许多东西才行。
更甚者,她大军直入,占了皇城,直接造反怎么办?皇上还未蠢到头,也觉得这样不妥,请一方诸侯带军救援,从史书上看,这个帝王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可他也想不到别的办法,眼看北疆人就要打到帝都了,并且这两支小队只是开始。
后面大夏和秦王杀的越狠,逃往大周的北疆人就越多。
皇城的安危就越危急啊!早朝时皇上直接把梅相的意见说出来,请众臣商议。
果然,有一半人反对,此乃与虎谋皮,绝不可行!应该派禁军去杀敌!另一半人则觉得,大夏顾氏好歹是汉人,对大周朝也算恭敬,之前她要粮大周痛快给了,凭此她也不会做的太过份。
最终皇上以:你们谁有更好的办法?不然你们去杀敌?百官沉默,结束争议,皇上下圣旨,与大夏联手诛杀北疆。
这道圣旨被使臣快马加鞭送到顾安然手上的时候,她仰天大笑,真是天助我也啊!转而又想到一点,怒问使臣道:皇帝该不会给李丰也发了一道圣旨吧?使臣缩着脖子道:没有没有!李丰乃乱臣贼子,陛下岂会请他?顾安然怕迟则生变,当天就送信给寒夏,让他的人马暂停搜剿北蛮子,全力在防御上面。
得把已经抢到的地盘守住了,而她则亲自带军去大周!她的兵马调动,自然瞒不过一直留意大夏军动向的李丰。
当他得知大周皇帝请顾安然入大周杀敌。
直接气笑了,这皇帝还能再蠢一点吗?大周朝已经千疮百孔,蜀中、岭南反贼作乱,沿海闹水患,各地逃往帝都的灾难数达百万计!现在的大周朝都不用外敌,内部就像一个火药桶,只要扔一根小小的火柴,立即就炸了。
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帝竟然还敢请顾安然光明正大带兵入国!这不是把大周拱手放给顾安然吗?他们难道到现在还把顾安然当成寻常女子看?觉得她未有君临天下之心,只求一方安稳?或是觉得她好说话,只要许以重利她就会任其差遣?当然,李丰以前也这么看轻顾安然,结果在丰州吃那么大个亏,差点跌的爬不起来。
越想李丰越觉得不能这样放任顾安然入大周,就算她离开之后,他有能力抢下关内道,甚至楚州。
可若顾安然抢到大周朝,她在南,陆谂在北,他李丰在中间想守住根本不可能!并且关内道还有寒夏那个猎狗一样的疯子,对了,还有一个姓叶的将领,杀人跟屠夫一样。
他们有弩车、黑火和热气球,就算顾安然带大军离开,李丰想抢下关内道也得耗些时日。
李丰当机立断,绝不能眼睁睁看着顾安然入大周!幸好琅琊离大周更近,得抢在她之前赶到大周去!并且,顾安然在西北的名声不论,她在大周的名声可不太好,如果把这个周立带去,坐实她不守妇节之实。
以后文人墨客的笔墨都能喷死她!李丰越想越觉此计可行,当即给云星言写信:我要赶在顾安然之前,到大周解皇城之围。
削周氏宗庙,立李氏江山!云星言收到信的时候,急的脸色煞白:不可!老黄吓一跳:怎么了公子?云星言急道:秦王中计了!快,老黄,你去阻止他,绝不可弃琅琊入大周啊!老黄一知半解,不过还是领了命令:俺只要跟他说,公子不让他去大周就行了是吧?云星言点头:一定要提防女王的人马,别被发现了。
这是老黄的专业,虽然情况万分紧急,他还是跟合唱团说了一声,先练着新歌,他很快就回来。
随即,老黄孤身一人冲往大周边境,准备拦下李丰。
而李玉成的暗探查明李丰军马行踪之后,第一时间报给了顾安然。
王上,不出您所料,秦王李丰得知大周皇帝下圣旨,令您守护皇城之后。
第一时间改变军事策略,放任河南道的北蛮子,暗中抽调兵马,亲自带大军赶往大周。
说到这里,李玉成抬头看了一眼顾安然,有点欲言又止。
顾安然知道这孩子心思深,但凡事情未有七成把握,他就不会明说。
便问道:可是有什么猜测?但说无妨。
李玉成喉咙滚动了一下,隐晦道:秦王还带了一个战俘同行,据暗探打探到的情报。
此人与王上有旧,秦王欲用他在大周污蔑王上的名声。
顾安然顿时皱眉沉思,与自己有旧,还能污蔑她名声?当然,她在大周本来就没啥好名声,她也不在乎,这乱世之中,名声还没二两米值钱!不过她还是好奇,会是谁呢?她有啥旧相识老仇人吗?想半天没想出来,倒是若宇辰提醒:听竹光说,王上曾经订过亲。
与那人退亲后,他去向不明。
会不会是他的亲族?对一个女人来说,污其名声最的方法自然就是用亲事、清白。
顾安然对这事一点也不在意,所以没往这上面想。
而小老头心细如发,且对她是有姐姐和嫂子的双重感情。
所以对这事比她还在意,首先就想到这上面。
顾安然一听笑了:别说是他亲族,就是他本人又怎么样?呵,这些男人就没别的招了吗?阴谋阳谋轮翻上,他李丰要是敢与我单挑,我还敬他一分。
竟然用这种下作手段,真是没种!不必管他,就算他在大周说出一朵花来,把本王的名声污到泥里又能怎么样?盯着李丰的行军,确保他顺利进入大周!李玉成立即应道:诺!张浩忙问:王上,您让李丰进大周,那咱们呢?大周使臣还等着咱们的兵马护皇城呢?顾安然眉一挑,笑道:老虎引出山,当然是抢山头啊!本王早就想抢琅琊,临海物资才丰,才能养活这么多百姓。
随即顾安然兵分三路,张浩带轻骑兵做先锋,她带弩车紧随其后,高铁带步兵追随。
这一次,她要一举拿下琅琊,将李丰的老巢给抄了!张浩来请示:王上,琅琊不似北疆,怎么个打法?他的意思是,顾安然一直对汉人比较友好,都是降者不杀。
不像北蛮子,不要战俘,没有投降这一说,全部诛杀!他怕自己打头阵,杀的人太多,引女王不满。
所以先问个清楚,对琅琊要怎么打?顾安然眼睛微眯,琅琊阶级复杂,新旧势力交缠,勋贵、士族、富商各方势力都有。
而普通百姓,情况也就比被送到北疆手中的汉奴好一点。
最重要的是,那些上层人士对她这个女王可是一丁点尊重也没有!笔下之书从来都是骂她牝鸡司晨,妖女惑民,手段残忍。
甚至将天下大乱的原因,一半都归咎到她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