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春闱与保护黄河

2025-04-01 07:48:03

就这样,岭南三船货,带动天下出海热。

而士族和富商只看到海外的财富,却未算到出海需要的成本。

等他们把一切准备妥当,顾安然却在这过陆中大赚一笔。

先是科学院的船,让竹光赚的可以放心地开银行了,并且多增加了几个沿海城市开分行。

然后是船上随行的医务人员,全是从护理学院聘的,只是船上有规矩,女子不能上船。

他们只能高薪聘请男医生,趁这个机会,护理学院开设了男子护理科,招了数千学生。

然后是船上的技术人员,也得从科学院聘请。

从前他们看不起的匠人,一下子皆成了抢手货。

船和人备齐了,便是货物。

朝廷很快发布了海商律法,明确规定哪些东西不能带到海外,各项物品的商税等等。

待士族和富商们发现粮食是绝不能卖到海外的,他们有点傻眼了,特别是士族,他们可是存了不少粮食。

在朝廷降低粮税并且朝廷收粮后,他们的粮食就卖不上价,他们又不想卖给朝廷,总觉得太亏。

本想着趁这次出海热,卖到海外去,没想到朝廷竟然严明禁止卖粮。

然后他们发现,瓷器、琉璃、茶、丝绸、纸、麻布这些货物税率较低,是出海物货最佳首先。

待士族反应过来,开始大规模种茶、种桑,开纸作坊的时候。

他们才惊觉,不知何时,朝廷竟然悄悄地开了许多此类作坊。

并且有大量存货就等着他们上门买呢!这一刻,所有人心中的想法皆是,想从女帝手上讨点好处,太难了!开国皇帝打天下,懂军事,那是理所应当的。

开国皇帝治天下,懂政务,便是英明神武。

大夏女帝懂军、懂政,还懂商、懂法!感觉他们的任何计划,都躲不过女帝的眼睛。

她总能先人一步,把所有事都想周全了。

此时还没有六边型人才这个说话,否则这些人定会感叹,女帝当真是千古第一聪慧的帝王啊!出海热带动起来的,是全民商货!各地官员开始挣政绩,大小工坊开的遍地都是。

叶文朗特地写了份折子送到帝都,说明什么东西在海外受欢迎。

然后大家发现,照他所说,大夏百姓吃饭的碗,日日饮的茶,身上穿的衣,等等寻常之物,弄到海外,都是抢手货!那还等什么?全家都少,趁着还未春耕,都来干活啊!士族和富商大肆收获物,只要物好,就不愁卖!青壮进工坊,老人孩子在家养六畜、编麻绳、做竹编……隔几天就会有人上门收货,东西全都涨价了,特别是绿豆,价格翻了三倍都不止!泰安那边的纸、药材、麻布、煤……源源不断地货物,每天往千里之外的海港运。

大道越修越宽,马车日夜不停。

驿站都不够住,有百姓建茶棚子、客栈、饭馆之类,也是日日客满。

不少荒芜之地也因此渐渐发展成小镇。

大夏国历四年,出海带动的经济大增加,工业迅速发展。

就在这阵全国出海热中,春闱开始了。

这次春闱顾安然亲自出了一道策论,就考海商与海军。

她也不指望这些文人对这两样有什么理解,只是想给他们一个概念。

从此之后,大海不再是传说中的东西,而是一个天然宝藏。

你们的眼睛不要再总往国内的土地与山川上看,也要看看世界有多大,海外有多大。

士族总以为女帝想抢他们那一亩三分地,待他们见识到海上的繁华,海外的天地有多大,就知道自己才是井底之蛙!其实自从泰安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开,启蒙书籍变成家家必备之物,士族最自豪的文化垄断,就被顾安然打碎。

以后寒门士子会越来越多,而士族的土地出产的财富会越来越低,他们死守的那些家传学问,只能继续家传。

再想如先周时,一门出多少个宰相、多少个官员、多少个皇后,家传治世之道影响天下……想都别想了!绝不可能的!女帝一连串的变革和新律法,已经将他们那些东西打入古董箱。

当然,他们那些治世之道,也治不了大夏的朝政。

如今的天下,与先周时代,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春闱就是最好的证明!先周时的春闱,三百进士,最少有两百五十人出自士族与官宦之家。

就是那五十寒门士子,多多少少也与士族有瓜葛。

大到上过士族的学堂,受过士族的资助。

小到借过士族家的书籍,受到某位大儒指点一两句学问。

而大夏开国第一场春闱,三百进士,士族子弟只有八十人。

并且一榜三位,皆出自寒门。

是女帝亲点的,他们写的策论已连夜印刷到报纸上,传遍了全国。

一甲之才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士族就是想抱怨是女帝打压,却也拿不出更好的文章来证明。

女帝在秋闱之前就说过,春闱不光录取三百进士,还会录取一千公务人员。

在春闱鹿鸣宴之后,女帝正式下达文书,所有落榜举人或是未参考举人。

皆可报名到国子监学习一个月的吏与法,一个月内包食宿,一应笔墨纸砚皆由朝廷出。

一个月后正式考试,如果考核通过,立即分配到地方为官。

不过起步只是七、八、九品的小官。

是现在参加一个月的学习后考试,然后当小官。

还是三年后再次参加科学成为进士,由举人们自己选择。

出乎顾安然意料的是,竟然有两千多个举人报名。

她这才发现,这年头科举,不亚于后世高考啊!这录取率也太低了!落榜留在帝都的举人竟然这么多!她相信还有许多地方上的举人,因为这一科没信心所以没来参加春闱。

不过这些人比起越来越大的大夏帝国,需要更多公务人员的岗位,还是太少了!这一个月的吏政与律法的学习课陆表,是顾安然和杨芳华一起定的。

这些举人仿佛成了头一次踏入学堂的小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跟学习四书五经完全不一样。

期间,顾安然还去给他们授了一堂课,重点是摊丁入亩制。

让他们切实知晓田地税改革前后的变化,以及此制度后续会给帝都带来的优缺点。

并且她做了预言:十年后,大夏国会迎来一次人口大爆发。

所以十年内,诸位要和朕一起,开垦更多的田地,从海外运回更多的粮食。

杨芳华也上了一次课,主要是将朝廷现有的各职位岗位说明,特别是地方上的官吏岗位,从九品说到七品。

然后给他们建议:考试会分成三场,第一场是全面考试,第二场是分不同岗位的考试。

大家可以提前选一样自己擅长的专攻学习,如政务、法律、刑侦、税务、格物等等。

有举人疑惑道:难道不需要我们全部都学会吗?杨芳华说法就像,只需要读一本书,读精读通。

而不是把四书五经通通读会一样。

杨芳华轻笑道:帝国发展需要全面型人才,同时也需要专一型人才!诸位不要觉得以后会低那些进士官员一等,只要你们在自己有所建树,女帝皆会一视同仁!并且公务考试与春闱考试中榜的考生,都一样地享有吏部考核升迁制。

春闱之后,帝都城热闹了大半个月,各种宴会极为频繁。

士族贵女也开始的择婿。

大家发现有点不同的是,进士不再只想娶士族和官臣贵女,也有一些娶了富商女。

还有几个娶了科学院的女夫子,也是传为一段佳话!官与匠人的联姻,正式意味着匠人彻底摆脱传承千年的贱籍,和各大阶级平起平坐了!春闱之后的庶吉士考核,顾安然一点也不重视,在她看来,那些修史书的就是‘专家’。

现在的大夏国,这些专家可治不好。

她不重视,进士们也算得到一个信号,陛下更喜欢干实事的官员,而不是翰林出来的老学究。

所以这次考庶吉士的进士并不多,那些老翰林们倒也不失望,没有新人来,他们这些老人才好出头啊!想想自己当年也是意气风发的进士郎,结果修书修到白发苍苍,还是个老翰林。

早知道就去地方上任,哪怕当个小县令也好啊。

在此期间,陆谂来信,他已在闽州正式招海军,收编那些打过海盗的地方民壮。

围剿过几次海盗上岸,用黑火轰了他们的船。

让当地百姓对他彻底信服,许多青壮都最愿意征军入伍。

海商和海军都很顺利,现在顾安然最担忧的就是,去了北疆腹地追敌的寒夏和钉子。

也不知他们追到了哪?还要几年才能回朝?为了让关边军资丰厚,不光是丰州的粮税,连献州的粮税她让人秘密送到丰州,给徐友清做军粮。

还有那些挖掘机和旋耕机,除了叶文朗拉走了一些,她都留给了徐友清。

因为西北地广人稀,这两样机械正适合开垦军中屯田。

除此之外,她还想到一件事关千秋万代的事。

那就是陇右一带,水土的保护。

后世的陇右因水土流失严重,黄水泥沙多,土地沙化,已经不适合人类耕种。

所以才有大规模百姓迁到中原和南方,原来是帝都心脏的一带,竟然渐渐沙化。

这不是一年、两年形成的,从史料中的边边角角可以看出,盛唐时那一带还是郁郁葱葱的。

顾安然将这个重任给了徐友清,保护黄河源头,保护陇右的环境。

多种树,不可开垦草原。

她怕徐友清不理解,特地写了长信,细细说明此事之重。

黄河在中原一带爱决堤,就是因为泥沙多。

而泥沙多则是因为源头污染。

她已经许久没给徐友清写亲笔信,有事都是圣旨或是监察院通知。

这封长信一写,不禁想到当初在龙牙谷的时候,现在那里已经是龙牙县。

兰儿爹是县令,带着全县百姓种土豆和玉米,几乎整个西北的优质玉米种子,都是龙牙县种出来的。

林涛常与兰儿通信,兰儿和桂儿都在丰州的护理学院读书,毕业之后会进军区医院。

待信送走,顾安然便唤来李玉成和杨芳华:朕准备派一支考察队,从黄河源头开始,一路考察到黄河入海口。

先周时黄河每隔几十年都会大决堤一次,咱们也得提前做好准备。

考察队由监察院和工部、科学院各派一些人组成。

考察队出发的时候,顾安然为其举办了隆重的送行仪式,报纸连续七天的头条说明。

就为让天下人重视黄河水患的问题,也为给黄河沿岸的城镇提前打个预防针,考察队的工作好顺利进行。

因为她还下了一旨,凡是发现非法开渠道、侵占河滩、非法捕捞、倾倒垃圾入河等等行为,考察队有权力依法处置。

合唱团新编的大合唱‘保卫黄河’,百人大合唱,很是震撼人心。

那瞬间顾安然想到泰安的那个爱唱歌的杀手老黄,他要在这,定能唱到热泪盈眶。

保卫黄河当然也要保卫长江,两支考察队出发后,百官再次肯定,以后朝堂上的风向要变了。

女帝是个干实事,她喜欢干事实的官员,先周那些读圣贤书,只会扯圣人言,纸上治国的一套,在女帝这里,是没有出路的。

很快,公务官员考试日期到了,第一轮大考只刷掉了两成考生,比秋闱录取率高太多。

也让读书人看到一个新风向,以后秋闱落榜,也不必死抱着秋闱不松手,一直考到白发苍苍。

可以改变思路,参加公务官员考试,虽然出任的是底层官吏,可也是官了啊!第二轮考试是按岗位需求分类考的,考之前顾安然特地开了场考前动员大会:需要你们的地方是边关,是岭南,是蜀中,是沿海,是需要人才去建设的地方!当然,这些地方会很穷苦落后,路不能通车,食只能裹腹,不像繁华的帝都和江南。

所以朕需要的是能吃苦,能放低身段去干实事,去建设我们的大夏,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才!你们要和朕一起,为大夏王朝鞠躬尽瘁,为开创太平盛世留下不朽之名!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自己受不了这份苦,可以放弃二考,朕不会怪你们。

结果所有考生目光坚定地学军礼,举着拳道:我们愿意为大夏,为女帝,鞠躬尽瘁!建设大夏国!开创盛世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