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万人空巷

2025-04-01 07:49:17

硕大的码头变得更加繁忙起来。

原本码头上的人就多,后来李平安施粥,更是排起了大长队。

而今天更加夸张。

万人空巷。

不光穷苦老百姓过来排队买米,就连商家店铺也都关门,扛着家里的器皿抓紧时间来排队。

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排队超过十里路,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小镇上的米粮压抑了这么久,百姓们终于看到了活路,就算是不吃不喝也要赶紧过来买低价米。

李平安看着欢天喜地的百姓们全都拿着箩筐米缸来码头买米,她一直压在心底的大石头也放了下来。

原本略显压抑的天空也终于放晴了。

小姐,刚刚我去看了,咱们商船里面又网来了好多鱼!王流渣渣呼呼地从不远处跑了过来。

这些鱼咱们还分给百姓们吗?王流这几天一直在外给人施粥,慈善事做多了,他那满脸横肉也看上去慈祥很多。

这些鱼就不分给百姓们了,我另有用处!筹划已久的罐头厂已经快要落成,就差最后一个步骤了。

——盐!做罐头,怎么能少得了盐呢?啊?另有用处?王流挠挠头,这几天他没跟着小姐,都已经追不上小姐的步伐了,看着小姐那深谋远虑的样子,不知道小姐又在筹备什么宏伟的计划呢!叫人把这些鱼送到食品加工厂!要在这些鱼死之前把它们处理掉。

是,我这就组织人,把这些鱼捞上岸!王流说走就走。

李平安巡视了一圈,施粥铺子仍然在施粥,看到这里她满意的点点头,王流做事越来越妥帖了。

她担心即便是低价卖粮也有人买不起,决定继续施粥半个月。

这件事还没给王流说,没想到他就做了。

满意地回到她刚刚布置好的办公室,已经有人在办公室等她了。

现在市场上是什么情况?李平安坐回到椅子上就开始翻文件。

毕竟她从南方买了这么多米回来,北方的米粮价格肯定会有所冲击,他一大早就让田鸿飞出去调查了。

田鸿飞佩服地看着即便不出门,也知天下事的小姐。

小姐我真的是对你佩服的五体投地,你怎么知道那些大粮商会低价抛售米粮的?这也不难猜,这几日郑琛哄抬粮价,又勒令其他粮商一起抬高,而造成大量的米粮囤积,之前还好,粮价高,就算买得少,他们这群粮商也不亏,可现在,若不薄利多销,那些米粮就会烂在他们粮仓,而我们从南方运来的米卖价太低,让他们根本不敢跟价!所以,前几日他们的粮食都卖到了三十两银子一斗,现在,他们卖五百文一斗,虽说前前后后差了六十倍,可即便是五百文,他们也不亏!田鸿飞听了小姐的解释连连点头。

确实是那么个理。

那小姐,咱们现在该怎么办?现在?李平安思量片刻就有了主意。

找几个脸生的信得过的伙计,把他们低价出售的米全抄了!小姐?!田鸿飞很惊讶,小姐的这一做法又让他感觉荒唐。

您这又是何意?田鸿飞不解地问:咱们不已经从南方买了这么多粮食了吗?那几十艘船全都是粮食,咱们又不是粮商,要那么多米面干什么?当然是为了报仇!李平安手中拿着一个古法匕首,她慢慢地摩挲着。

这群奸商还真以为没人治得了他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哄抬粮价,要不是有我们兜底,这一次商战还不知死多少穷苦百姓,难道不给他们一点教训看看吗?田鸿飞:……他实在没想到,小姐竟然会为那些穷苦百姓打抱不平。

他心里既感动,自己又觉得跟对了主人。

田鸿飞斩钉截铁地问:小姐,您有什么打算尽管吩咐,只要我田鸿飞能干的,绝不推辞!李平安看着田鸿飞这义愤填膺的样子,瘪嘴一笑。

我又不是让你上战场,看你这视死如归的样!李平安不知道的是,经过此事,田鸿飞已经对小姐不再质疑,他以前虽然也是衷心,可是总担心小姐是个小孩子,又是个姑娘,容易上当受骗。

可从今以后,他不再质疑小姐,只要是小姐的吩咐,即便是上刀山还是下油锅他都义不容辞。

记好了,那些粮商卖多少我们就收多少,他们不是卖五百文一斗吗?咱们三百文,照单全收!从五百文砍价到三百文。

也就小姐有这样的实力和气魄了。

是小姐,我这就让人去准备!田鸿飞收到了命令转身匆匆离开。

刘达与田鸿飞擦肩而过。

小姐,他这是怎么了?慌里慌张的!李平安笑道:办好事去了!刘达也不知道小姐说的办好事是什么,他指了指外面说:小姐,外面有几个人来找你,而且是京城来的大官!李平安颦眉。

大官?什么大官?说什么事了吗?刘达挠挠头:好像是户部的大人,倒是没说有什么事,只是说想来见您,看样子恭恭敬敬的,应该不会是倒霉事!请他们进来吧!是!刘达对户部没有好印象,上一次小姐出事,李朝阳就带了几个户部的人强行要收丹阳码头。

当时连文件都拟好了,刘达就觉得户部的人没一个好东西。

今天虽然换了一批,刘达却还是提高了警惕。

几位大人,小姐让你们进去!刘达来到了那几位大人的面前,一点都不恭敬,反而是抱着胸鼻孔朝天让那几位大人进去。

这几位大人倒没有居高自傲,刘达看着从他身边经过的这几位户部大人,冷哼一声跟在他们身后。

小姐,户部的大人来了!李平安倒很淡定,压根没有抬头,上次的事他还没找户部算账,他们竟然就又找来了。

见过平安小姐!中间那位年纪略长的大人率先鞠躬行礼。

从没见过哪位朝廷命官对一位民间女子如此恭敬的。

本官乃户部尚书秦韶,特地前来赔礼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