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悦可三人扶着王蓉往茅草屋走去,远远看见就开始怀疑人生了。
茅草屋在村尾,很少有人过来,以至于四周一片荒芜,荒草有的甚至比人还高,而那茅草屋,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了,瞧着摇摇欲坠,房顶上的草,有的已经没有了,在里面恐怕能直接见天日。
这屋子还行,是吧!舒悦可自我安慰的开口说道。
自欺欺人。
舒清妍立即拆台。
好吧,舒悦可耸了耸肩看来今天有的忙了。
舒悦可走在前面,把路过的荒草用脚稍微的踩踩,方便一副丢了魂的王蓉过去。
到茅草屋里,里面空空如也,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不对,倒是长得有草。
都是娘害了你们,娘不争气。
王蓉抽泣的说道,脸上满是自责。
娘,你就别乱想了,离开外婆家我们一点也不觉得委屈,现在这样多好,我们一家四口自己过自己的,也不用再伺候别人了,而且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以后我们一定会让你过得好,您就别难受了。
舒悦可不忍心看到王蓉魂不守舍的样子,开口安慰。
就是就是,娘你就开心一些嘛,不然我心里好难受。
舒语琴接过话头,摇着王蓉的手臂。
还不收拾好情绪,晚上真的没地方睡觉了。
舒清妍说不出煽情的话。
王蓉能清楚的感觉到自家大闺女对自己态度的改变。
大妮,你是不是在怪阿娘没有早点带你们搬出来。
王蓉没忍住询问道。
没有,你想多了,我们只有一下午的时间,还是赶快收拾的好。
王蓉叹一口气,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眼神祈求的看着舒清妍,希望她别怪自己。
舒悦可见状,准备帮忙说话,毕竟前世舒清妍生活在一个有钱又温暖的家庭,她对前世父母的感情比较深,再加上性格使然,可能说不出什么软话。
在舒悦可看来,她能愿意住茅草屋就很不容易了,说不定这会心里正烦躁呢!果不其然,舒清妍并没有再开口,走到一旁自己开始拔草去了。
娘,大姐可能是这几天太累了,她才不会怪您,我们都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
哎哟哟,这是什么屋子脚都不能下了。
门口一个身影出现。
萍姨。
舒悦可喊道,舒语琴紧跟着其后。
看着陈萍来,王蓉也不再纠结,心下暗自决定以后要好好弥补孩子们。
萍萍,你怎么来了?陈萍把手中的几把镰刀往地上一甩,我不来,你们晚上收拾的出来?一个农具都没有。
快点,我们一起收拾,争取多弄一些,你也别坐着难受了,早让你搬出来了,现在这样多好,别影响了孩子们!听着陈萍的话,舒清妍挑了挑眉,这人比王蓉对胃口。
还有我让你们孩他爹去村长家借牛车了,应该就要来了,看家里谁去镇上买东西,他赶车一起去。
陈萍一边割草一边说道。
王蓉心下想了一番,她肯定是不能去的,又结合这几天的事,觉得最合适的还是舒悦可。
三妮跟着去吧。
话落,外面就响起了声音。
舒悦可怀揣着全部家当坐上牛车跟着陈萍的夫君李安去镇上。
三妮,你准备买些啥?家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农具,锅碗瓢盆,米面粮油,衣裳都是要买一些的。
李安听了,心下了然,规划好了路线首先去的是铁匠铺子,舒悦可买了两口锅,一个锅铲,一把镰刀一把菜刀,还有两个铁盆。
然后去杂货铺子买了碗,陶瓷锅,葫芦瓢和木桶。
接着去成衣铺子买了八套粗布衣裳和做好的被子,最后去粮食铺子买了最便宜的黑面和陈碎米,各买了三十斤,和各种必须调料。
看着手中哗哗花出去的钱,舒悦可的心在滴血。
李安见舒悦可没有买清油,点了点头,三妮是个节省的人。
他拉着舒悦可去了猪肉铺子,舒悦可买了两块猪板油,这时候的清油贵死了,还是猪板油划算,而且还能吃油渣。
想起油渣,舒悦可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她还是前世小时候吃过呢,那香喷喷的滋味······三妮,给钱咱们走了。
李安见屠夫称好了猪板油,舒悦可还在四处看,催促到。
他下午还想着给舒悦可家赶做一张桌子几个板凳出来呢!李叔,稍等一下,再给我称两斤五花肉。
李安听见舒悦可买肉,有些不赞成,但想着她们今天刚搬出来,第一顿饭吃好点也没啥,但她们就四个女人,两斤肉也太多了吧。
三妮,肉价贵,你们一家,买上半斤多就差不多了。
不多。
晚上你们也在我们家吃饭。
舒悦可笑眯眯的说道。
你们才搬出来,日子难过,我们就不在你家吃了。
李安语重心长的说道。
舒悦可立马嘟起了小嘴,满脸不开心,哪有帮忙干活饭都不吃的,李叔难不成觉得我们那太寒酸了。
李安连忙说不是。
那如果你们不在我家吃饭的话,回去后,就不要你们帮忙了。
李安一个老老实实的庄稼汉,哪里说的过舒悦可,两三下就只好答应了。
在屠夫称好了肉,发现舒悦可目光直盯着他旁边桶里的猪脚。
姑娘可是想要猪脚?舒悦可点点头,一脸的乖巧,眨巴眨巴着自己的大眼睛。
这番模样,把屠夫这个粗汉子萌的不要不要的。
姑娘既然想要,我就做个人情,这根猪脚我就送给你了。
舒悦可欣喜不已,忙道谢,谢谢大叔,您可真是个好人。
李安见舒悦可这么容易就白得一根猪脚不禁有些佩服,虽说猪脚肉少不值钱,但平日里有些庄户人家为了解解馋还是会买上一根,也值五文钱呢!后面舒悦可又央着李安拉着她去买一些蔬菜,这次李安说什么也不去,只说自己家有,到时候给她们拿点。
回程的路上,舒悦可算了算钱,好家伙,一下用出去五两多银子,主要是铁贵,买锅她又买的厚实的,因此铁匠铺就花出去三两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