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阳光灿白,仿佛是中考那天的数学试卷,大片的空白反射着刺眼的光,屋内空调低鸣,一股冷气从心底弥漫开来。
爸妈眉头紧锁,一脸无可奈何。
她可以报的志愿只有职高、技校、中专,妈眉头紧锁,眼里有泪光闪烁。
爸一个劲儿吸烟,一言不发。
空气仿佛凝滞。
小雅绞着手指,垂头坐在沙发上,仿佛等待审判的犯人。
很难受,为虚度的时光,要是再努力一点就更好了。
可回想起来,初一是懵懂的,她跟着老师的进度预习,复习,做作业,后来作业越来越多,睡觉的时间越来越晚,预习便被省略了,再接着,初二、初三,只觉得越来越吃力,尤其是数学。
语文可以接近满分,英语也属于语言学,她却学不好,她似乎也尽力了,尤其是初三,每天晚上没在凌晨两点前睡过觉,结果还是这样不尽人意。
也许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吧?小妹,不是我不帮你,小雅是我亲侄女,你们开店忙,没空接时我帮你们接,多少回在我家吃,在我家睡,我辅导功课。
能帮我一定帮。
可你让我走后门让她进三中,我又不是三中的校长,再说了,我们校长也没这个权力啊。
姨妈一脸为难地说。
爸妈不说话。
姨妈瞥了眼爸妈又同情地看看她:小妹,妹夫,我说句公道话,小雅也不是调皮贪玩的娃娃,我看她也努力了,过了就过了,大家向前看,别垂头丧气了,又不是判死刑,孩子身心健康最重要,你们看,一中、师附中是重点,可每年都有学生休学,压力太大了,有的得了抑郁症,连高考都参加不了,那还不如直接读职高,好歹有个工作,是吧?爸闷闷地吐口烟,沉着脸一言不发。
退一万步讲,上大学也是要学专业,也是要找工作的,只不过小雅不上大学的话就失去了考公务员、事业编的机会,但天下的工作也不是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进企业一样有好前途。
姨妈劝解。
女孩子家,进体制内才稳定,进企业的话找个好点的对象都难。
妈一脸难受,总算搭腔了。
企业待遇好的比公务员强多了。
姨妈说。
妈眉头紧锁:国企央企还好,但读职高,学历太低又进不去。
私企又不稳定,也只是打工的命,人家想要就要,想开就开,人到中年时下岗可怎么办?只要自己技术过硬,不可替代,哪个舍得开你?姨妈苦口婆心劝说,不是说了,没有所谓的铁饭碗,真正的铁饭碗就是自己本事过硬,到哪里都有饭吃才叫铁饭碗。
爸妈沉着脸不说话。
姨妈讪讪说:退一万步讲,如果真找不到好工作,像你们俩夫妻一样做生意也不错啊,赚得不比我们少,时间还自由,我们还羡慕你们呢。
同样提挣钱,你们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就把钱挣了,我们挣的却是辛苦钱,起早贪黑的,我们苦了一辈子了,就盼着她别像我们一样苦了,结果还是不成器。
爸愁眉苦脸终于开口口说。
姨妈怒了:你们两口子就忙着看店赚钱,孩子的学习也不操心,就像农民不好好种地,收成不好,不怪自己,反而怪地不肥。
再肥的地,不好好种,也长不出好庄稼。
不问耕耘,只问收获,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小雅没个人看着,天天自己上学放学,自己做作业睡觉,不玩手机不早恋,已经很乖了。
事到如今,就谁也别怪谁了,不然小雅又去怪谁呢?小雅心里一阵感动。
是啊,她知道爸妈赚钱辛苦,尽管他们给的零花钱多,她也舍不得乱花,同学约她去玩,她也很克制,就怕对不起爸妈的辛苦钱。
她也想考上重点高中啊,可她天天晚上熬到2点也考不上高中,数学怎么学都突破不了50分,她也恨自己笨啊。
姨妈伸手摸摸她的脸,替她把泪揩了,扭头对爸妈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现在好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多少二本学校的什么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法学专业,还不如职高、技校、专科学生有一技之长,专业对口,好找工作。
小雅数学差,这底子上高中也是甩尾巴,再努力也考不上清华北大,一本别想了,二本也难,还不是考专科,她读职高不也是一样学一技之长?你就是嫌麻烦,不想帮忙。
爸愤愤地吐口烟说。
妹夫,说话要公道,不是我不想帮,问题是我怎么帮?替你拿着钱送人托关系?问题是没有这个渠道!人家一是不敢收这个钱,二是收了也帮不了你。
名额就这么多,按分数录取,电脑提档,社会公示,你说,你是领导,你从哪里插手?你是领导,你敢收这个钱吗?姨妈翻了个白眼,你嫌钱多烧手的话,我帮你打水漂试试?这么想读高中,拿这些钱送小雅去读私立高中不就成了?非得要挤这几所公办学校,你还是做生意的,这脑子怎么就转不过弯来?私立高中?好的人家卡分数,不好的全是些垃圾丢在那里,小雅进去不跟着学坏了?爸气呼呼说。
什么叫垃圾?分数不高就是垃圾?人家考得好的又怎么看小雅,也叫她垃圾?姨妈气了,我索性摊开了说吧,我不忍心看小雅受罪了,就小雅这种年级倒数的成绩,进了高中也是垫底,不如让她读职高,再升大专,然后再专升本,一样是学专业,一样可以读大学,何必这么想不开,非得要跟千军万马去挤那座独木桥?我直说吧,她挤不过人家!你们累,孩子也累,再这样下去,不单娃娃抑郁了,我看你俩也要抑郁了。
可以这样的?爸一脸惊喜。
姐,读职高还可以读大专,读大学的?妈也一脸惊喜问。
姨妈点头:可以。
三校生,也就是中职、中专、技校,可以报名参加高考,也可以走我说的捷径,先走对口升学考试……对口升学考试,也是高考吗?妈一脸热切地问。
对口升学考试就是大专院校专门为中专、中职、技校学生设置的升学方式,考试难度很低,基本上就走个过场,只要参加考试都给你过。
真的?妈蒙着嘴喜极而泣。
爸也眼睛一亮:行,就按你说的办!对了嘛,条条道路通罗马,都是为了将来有碗饭吃,只要能端上那碗饭,挤独木桥也好,走小路也好,最终的目标能实现就行。
你说你逼着娃娃苦三年高中,最终也是考个职业院校,那轻松一点考,有保险地考,不比悬着心吊着胆去挤那独木桥强?姨妈舒了口气说,退一万步讲,现在有一技之长的三校生和专科生,就业率是90%,远超大学本科就业率。
国家为什么要中考分流?你以为是哪个领导拍拍头想出来的?国家有就业指导,调研,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调整的。
一个国家要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虽然说读职高、技校、大专不好听,没有大学高大上,但就业前景好啊,只要努力,不管哪个行业,都可以成功成材啊。
人这一生,不就是有个工作,好好生活就行了?不是人人都能上清华北大,清华北大也不是人人都能造航天飞机,也不是能造航天飞机才叫人才,才叫成功。
把自己这份工作干好了,遵纪守法,就是对国家做贡献,就算是人才!姨妈说完,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爸妈刚浮现一丝笑容,又僵在了脸上。
姨妈叹了口气:如果你们实在是有个执念,非得要小雅进体制内,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一路读上去呗,读完专科读本科,读完本科考研究生,那就可以考公务员,考老师,考事业编了。
可以考的?爸终于笑了。
姨妈无奈点头:唉,疯魔了,小妹、妹夫,多出去转转,这人呀有千百万种不同的活法,没人饿死,活得高兴就好,不要钻牛尖角。
读职高的娃娃多呢,成器的不少。
清华毕业去当保安的也有,关键是看个人。
一个孩子,愿意学习,愿意奋斗,正直善良,阳光开朗,这教育就是成功的。
小雅微凉的心一阵阵热流涌过,她感激地看着姨妈。
那就这样,给小雅报个3+2大专班?大专保证能上,到了大专好好学,再读个专升本,也不难,就是比正常高考读本科的多出一年时间。
然后再努力考个研,考个教师资格证,考个职高老师也好,考公务员也好,到时候再看。
姨妈用商量的口吻问,这样行吗?行啊行啊,怎么不行?爸终于听懂了,喜笑颜开。
小雅也一阵欢喜,如果最后她也能和穆桐一样有个体面的工作,她就可以向他表白了!不生我的气了吧?姨妈凑到妈面前问。
姐,你不早点跟我说,害得我们急了几宿睡不着。
妈摇摇头尴尬地说。
姨妈失笑:你们给我机会说了吗?啥也不说转账给我,我一开口说这事办不了,你们也不听我说就把电话挂了,非逼得我来你家跟你们当面锣对面鼓地说,还拉长了个脸,水都不给喝一口。
哎呀,对不住了姐,我们都急糊涂了。
爸一拍脑门,赶紧起身去倒水。
对不起,姐。
妈说着,又哭了。
行了行了,天也没塌,地也没陷,不就是提前打破考清华北大、985、211的幻想嘛,认清自己,早点儿面对现实,早点儿找准方向,一直努力下去,不说做到那个行业的顶尖,最起码算个行家,还愁没饭吃?读职高,学杂费不用交,国家还给生活补助,大专也稳了,本科也稳了,省多少心多少事?姨妈抽了张纸巾递给妈,行了,把泪擦了,高高兴兴的,把店关了,钱是赚不完的,我把钱转赔给你,带小雅出去好好旅行一趟,孩子长这么大,你们也没带她出省玩过,再过几年,你们想陪,孩子也不要你们陪了。
妈愧疚地看了眼小雅,点头说:哎,我听你的,姐。
爸将一杯杯散发寒气、色彩缤纷的果汁放到她们面前:来来来,姐,你最喜欢的百香果汁、阿美最喜欢的柠檬汁、小雅最喜欢的芒果汁,喝吧,那边还有。
姨妈喝了一口,赞叹:哎呀,妹夫,你这手艺,不开个奶茶店可惜了。
爸喝他的柠檬汁,笑了:哪儿忙得过来,果汁还不简单,满大街都是,我们店还是卖主食好了,一天到晚都有生意。
再说了,奶茶店全拿些工业废料搅成水给孩子喝,那种黑心钱我不赚。
死脑筋,你算算,哪种利润大?姨妈摇头,再说了,你不开奶茶店,那你开果茶店、果汁店不就成了?爸嘿嘿一笑。
妈也笑了:他只管味道好,哪想着成本?一锅菜,半锅都是佐料,算算真是利润薄,全靠量大撑着了。
薄利多销嘛。
爸搔搔脑袋,不好意思地笑了。
看着恢复了笑脸的父母,笼罩在小雅头顶的乌云散去,压抑沉重的心情也渐渐轻松起来。
希望的曙光重新照进了她的生命,她感激地看着姨妈,心中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