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是开始了么?沈云仲意味深长的来了一句。
现在不就是正在上演弟弟打哥哥们么。
只是这个打跟那个打不一样而已。
听到沈云仲说出这句话,阮一歌也就放心了。
看来他并没因为皇上的偏心,兄弟的伤害而难过。
不过——不过,如今三皇子这么一来,皇帝知道大皇子跟二皇子都在咱们手上,定是不会轻易饶过你才是。
阮一歌似乎一点也不担心自己被皇上‘邀请’,却一直在担心皇上会对她的相公下手。
傻媳妇儿,你现在是不是应该多担心担心自己才是,刚才皇上可是说了要接你回宫!!沈云仲见阮一歌这关头还在关心他,一点都不担心自己,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安啦,安啦,我岂是他轻易邀请得过去的??好了,快出去吃早餐去,我都饿了,吃完饭可别忘了今日玉米、地瓜大丰收哦。
这事阮一歌一点都没当回事。
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今日可是榕县的大丰收。
随后二人便一起出了房间。
吃过早饭之后又一起下地干活。
完全没有王爷,王妃的范。
套用阮一歌说过的一句话,入乡随俗。
在乡下就该下地干活,体验体验一下民苦。
不然都不知道粮食种出来有多辛苦。
因为玉米跟地瓜是种在一块地里面的。
大家先把玉米掰回家,等把玉米都脱粒晒好之后再去挖地瓜,这段时间就让地瓜在地里再长几天。
正好玉米杆子也晒干了,到时候可以一并砍回家当柴火烧。
今年因为种了地瓜,家家户户还养了两头猪。
因为有地瓜藤割来煮猪食,猪也长的肥肥的。
过年家家户户还能卖猪,杀年猪。
不过那都是后面的事情了。
现在大家都沉浸在丰收玉米的喜悦当中。
阮一歌后面又买了三十亩地,同样也是都种了玉米跟地瓜的。
要说大丰收,她家才是真正的大丰收。
收回来整个院子都摆满了。
最后没法,又往二楼空着的房间放。
仓库她是要等玉米脱粒之后,晒干,再装袋放仓库里去。
这样方便。
要是一整个一整个的放仓库,仓库很快就会被堆满。
脱粒之后放,玉米棒子还能当柴火烧,好的很。
自从到这边来了之后,阮一歌真正学习到了很多种地的知识。
以前只知道带兵打仗什么的。
虽然有时候会户外作战,野外生存,但跟种地没多少关联。
而且也慢慢融入了这样的生活。
种的东西能吃的收回家,能当柴火的收回家。
反正就是过着很简单朴素的生活。
其实阮一歌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日子的。
真的要不是被逼无奈,跟自家相公,还有孩子,一辈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想想现世,多少人向往这样的日子。
远离大城市的压力,烦恼,种多少地,吃多少粮食,自给自足就可以。
在这边,虽然没有像现世一样的工作压力,但有来自圜城那边的防备。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反击。
就这样吧,船到桥头自然直。
这段时间阮一歌,沈云仲,抛开一切烦心的事儿,在乡下高高兴兴的大丰收。
忙的不可开交。
而皇上派来的人带着圣旨正在过来的路上,阮一歌完全没放心上。
来就来呗,来了,进得了这榕县再说吧!来了,看她心情如何吧!!而大皇子那边,金虎教训了他们俩之后,为了顾全大局,便又找了个借口把俩人放了出来。
甚至安排了两个队员故意跟他们打成了一片。
时不时套取一些有用的消息。
这样关键时刻说不定还能帮助他们一把。
当然也因为两个特战队队员的加入,两位皇子对沈云仲也慢慢放下了戒心。
没有一开始那么毛刺,相反都把矛头对准了三皇子而去。
毕竟之前刺杀的事情他们两位皇子是最清楚不过的当事人。
而现在他们也明白了站在后面保护他们的原来是他们的四弟八王爷。
如此一来,这原本死对头的三兄弟便暂时站在了同一阵线,准备一起先把最不惹人疑的三皇子拉下台再说其它。
而远在圜城的三皇子此时正得意。
以为自己一箭三雕。
利用皇上去对付八王爷,而八王爷此时正在对付那两个蠢货(大皇子、二皇子)。
让他们四方去斗,最后他成为那个坐收渔翁之利的人。
想想心里都是喜滋滋的。
殊不知这一切沈云仲早都看的透透的。
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就这样,一直到半个月之后,榕县老百姓的玉米都收进了仓库,准备接着收挖地瓜的时候,皇上的圣旨便到了。
因为阮一歌早跟酒楼的柱子打过招呼,公公来了之后先让在酒楼住下,好生招待。
虽然她不会随他们拿捏,但该有的礼数还是要做的。
省的别人说闲话。
公公住在酒楼,柱子便回村告知沈云仲跟阮一歌。
阮一歌收到柱子带回来的消息时,只淡淡的说了一句:知道了,让公公在酒楼好好住着先,然后记得好生招待,就说我们这两日忙着收粮食,晚两天过去接见。
阮一歌的意思的,态度我有,但也要让你们知道一点,我也不是好拿捏的。
好,明白。
柱子应声准备回酒楼交代。
最后沈云仲又补充了一句,安排人,去榕城把大皇子他们接来。
也是时候该他们出马了。
养了他们大半个月,粮食都吃了他不少,总该派上点用场吧。
是!!柱子现在越来越像个士官的模样了。
双手抱拳应声之后便退了下去。
然后回到酒楼,把刚才阮一歌、沈云仲交代她的事情都处理好。
而公公也不是不懂对方的意思,不过看在酒楼好吃好喝招待他的份上便没有为难柱子。
住着就住着吧,反正也不用自己付房费,每日更是有好酒好菜招待,多吃两日也无妨。
多住半月也行,反正最后生气的又不是他,而是皇上。
他只管把事情办了就行,生活享受了就行。
翌日——大皇子、二皇子被人带到了榕县,也住进了酒楼,同样也是好酒好菜招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