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袁欣看着面前这位大伯,心里有些不好意思,酝酿了一会刚想开口说道,就听到远处慢慢传来震耳的马蹄声。
众人的视线都忘了过去,是军队,一个扛着军旗的军队,祁袁欣看着军服有些眼熟,随着越来越近,那些军服的人颜色出来,她心里终于安定了下来。
云中军到了!长长的军队,为首是穿着一身褐色长衫的祁儒鸣,一旁是穿着铠甲的祁儒宁,两人到了众人面前,跳下了马。
祁袁欣眼眶有些红润,她好久没有见到两位哥哥,一旁所有人都有些呆滞,除了本就在云中来的人,其他人都一脸好奇地看着他们。
她慢慢走了到两人面前,乖乖地行了礼:大哥,二哥。
哈哈哈。
祁儒宁大声笑道:没想到在帝都一两年,我们的阿蛮倒是学会了礼仪。
他即便用笑声掩盖,可是两人眼中露出的思念和心疼都呼之欲出,祁袁欣落着泪,不管周围的人,冲到了祁儒鸣的怀中。
闻着哥哥身上熟悉的味道,祁袁欣感觉好像突然有了安全感,不同于王安许的安全感。
祁儒鸣心疼地抱着妹妹,他们云中人人宠爱的伊春郡主终归还是长大了,不再是无忧无虑了。
季伯等人对郡主自然有所了解,对天下闻名的云中王更是了解,刚刚还没有反应过来,此刻看郡主的动作,再看军旗,自然也明白了这两位是谁。
他带头跪了下去:草民参见世子、穆棱郡王。
草民参见世子、穆棱郡王。
臣参见世子、穆棱郡王。
祁袁欣听到所有人行礼了,这才慢慢站到了哥哥身后,这下脸更红了。
祁儒鸣笑着温和道:众人都起来吧。
你还知道害羞啊,都嫁人了,还哭鼻子。
祁儒宁朝着躲在身后地祁袁欣嘲笑道。
祁袁欣翻了一个白眼,用力踩了一下祁儒宁的脚,不理会他痛得张牙舞爪的神情,走到祁儒鸣身边站着。
真是给他点眼神就开染坊,叫他一声哥哥就要上天。
祁儒鸣自然看到了弟弟妹妹的打闹,心里突然明白了父王所说要守护的东西,这就是,不能再因为一些人割舍和放弃的亲情。
儒宁,去,把草药与这位季伯大夫交接一下,好尽早给百姓分下去。
祁儒鸣早已经得知了这里的情况,自然知道季伯名号。
祁儒宁点点头,带着身后押运的人走了,季伯也跟着。
那些百姓又跪了下去,他们看得清楚,之前的草药用完了,这些是云中王府不辞辛苦,千里万里给他们送来的。
他们对着众人拜了拜,又急忙起身,跟着去拿草药。
两人在身后看着他们弓着背,一个个有些心酸的模样,祁袁欣转头看向了哥哥:哥哥这次带了这么多兵马,可是要行动了?祁儒鸣没有好奇为何祁袁欣会知道,因为他相信,父王早在她来帝都之前就与她说过,再加上,王安许定然不会隐瞒她,自然他也不会,于是点点头,确定了她的想法。
晚间,因为云中的到来,几日都没有回府的王成文和王安许兄弟都回了府,众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晚膳。
祁袁欣带着姚韵诗走出来了,留着他们在里面,因为她知道,接下来的事情,怕是不会平静。
嫂子。
姚韵诗唤住了她。
自从成婚后,姚韵诗叫这一声嫂子叫得是心甘情愿,她知道祁袁欣那时候在府邸是不经世事的郡主,可是来到帝都后,她没有办法的接受,到后面的游刃有余,是她,她做不到。
怎么了?云中王爷是要那个位置吗?姚韵诗指着帝都的方向。
祁袁欣看着她,这个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这次王氏走到现在,根本不准备再回帝都,这样的皇室不是众人想要的皇室。
这样置百姓于不顾的皇室也不是众人想要的皇室,只有推翻,才能让隋朝继续走下去。
接下来我说的话,代表着镇国公府,而不是王氏二少夫人。
姚韵诗坚定地看着她:镇国公府愿意追随云中王。
噗嗤祁袁欣看着她视死如归地神情笑道:早就把你拉到这个阵线了,别想跑。
啊?姚韵诗想了想,确实,若是没有把镇国公府算到自己的阵营,又怎么会让她跟着来呢。
但是现在还需要一个机会。
祁袁欣看着远处的帝都,他们现在没有任何的理由能够带兵冲去帝都。
郡主。
这边两人在说着话,那边幽竹跑了过来,她递上一封信件:刚刚李氏六少爷让人送来的,说是帮绣三娘送的,指明要郡主打开。
祁袁欣接过,她打开看了起来,看完整个人有些愣住,她递给了一旁的姚韵诗,姚韵诗吓得脸色苍白,两人对视一眼,又朝刚刚的书房走回去。
书房只有祁儒鸣和祁儒宁,还有王成文和王安许两兄弟,对于她们两个的回来,几人都一脸疑惑。
机会来了。
祁袁欣开口道。
什么意思?王安许看着她,她把信件给众人放在桌上,所有人围了上来,看起了信件。
啪!王成文气急拍了一下桌子,把信件全部散落到地上:好她个禹忆柳,居然连自己的嫡亲儿子都能下毒手。
信中告知祁袁欣,那时候绣三娘所答应的条件,是一条从郊外通往皇城的密道,这条密道是她无意翻找出来的一件衣裳,扯破了所有的地方,掉落出来的图纸,只有她知道。
绣三娘也去证实了,这条密道确实存在,想必是当时修建皇城的人休息的地方,那时候管控严格,不能让工人在地上休息,只能自己挖建休息的地方,导致更换了这么多朝代,这个地方一直没有其他人知道。
另外一条消息,祁袁欣觉得不是绣三娘所要传递的,而是李书度加在里面的,他在皇城当值,有任何风吹草动,他自然能够发现。
对于谢氏近日的动作,再加上有些可疑的太后,他便暗中查了一下,自然就查到了一些消息,即便不是很肯定,但是只要谢氏那开了头,太后这样也不得不交出来,要么是活生生的皇上,要么就是皇上已经死的消息。
她得到消息,李氏有意与太后娘家的那位姑娘定亲,李书度未必肯真的放下绣三娘,若是太后倒了,这桩婚事就可重新推翻。
这是李书度以自己对面名义送给在外王氏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