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静在家里住了一个星期,很快便南下回了稻米研究中心报到去了。
毕竟是工作,一家人也就没有过多干涉,送她上了南下的火车。
震区为期近一个月的抢险救灾工作,也已经临近结束,后面的工作重心,放在了重建家园上。
转眼时间来到了盛夏,国人及世界人民期盼数年奥运盛会的隆重举行,为这个经受了雪灾,地震灾害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场世纪的视觉盛艳。
那些天,体育健儿们在赛场上勇夺奖牌的盛况,清水村的村民们也在空闲时间里大多围聚在电视机前观看现场转播。
客厅空地上铺开的竹席上,顾涵秋和金杏嫂缝补着新的床被。
从纺织厂拿来喜庆朱红的绸缎,里边包裹着新弹的棉花,这是为徐文海和王雅贝新婚做的。
对顾涵秋而言,几天的铺棉缝针着实让她累得腰酸背痛。
看到金杏嫂也瘫坐在竹蔑上,她停下了手里缝针的动作。
婶儿,你先别忙活了,到旁边儿坐着歇歇吧。
就这一点儿了,我来缝就成了。
说着这话的同时,她还向旁边儿的丈夫的使了个眼色。
徐维也不敢耽搁,放下手里撕扯的棉花,就要扶金杏嫂到旁边的沙发入座。
怎奈金杏嫂推开了他,嘴里还絮叨了一句:我不累不用扶我,一共十八床被子,还有十二床呢。
婶儿,你先歇着,等这床缝好了再来。
顾涵秋都这么说了,那徐维肯定是不敢耽搁,硬拖着金杏嫂就到了旁边去休息了。
阿姆,你说你非要做这份活干啥,之前我就说了到县城买个十来床被子回来不就好了。
买来得哪有咱们自个儿做的好,一辈子结婚就这一次,咱们做长辈的,给娃娃们做这些也是多尽尽心意。
金杏嫂的想法,似乎并不能让徐维所接受,而且还让他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当初我和涵秋结婚的时候,都没看到阿姆给我们俩做床被子的。
当年有那条件嘛?你也不想想!但凡手上有些钱,能不给你们俩置办嘛。
婶儿,你就别搭理他,他们大男人,永远都是念着现成的。
顾涵秋在旁侧插了句话,对丈夫的那些幼稚想法,她表现得满脸嫌弃。
听到妻子对自己的埋汰,徐维自然也识趣地不再议论这个问题。
紧接着又走到了妻子跟前,帮她拨弄针线和绸缎。
而此时的金杏嫂也注视着电视里播报的奖牌个数,猛然间在听到五十的数字时,她皱着眉头看向了顾涵秋。
涵秋啊,我记得你今年五十岁了呀,啊?她的询问,没有等来顾涵秋的附和,倒是跪在妻子跟前的徐维,抬头望了眼依旧埋头缝线的妻子。
涵秋,婶儿说得应该没错哇。
金杏嫂显然是有些急了,起身又走到了她的身边来。
直到这时候,顾涵秋才终于点头做出了回应。
五十可是大生日,那可得好好过一场。
维,这事儿你得放心上啊,这么些年了,涵秋也没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
对,阿姆说的没错,要大办特办一次。
他不住的点头附和着。
可是,相比较热情满满的两人,顾涵秋的反应却有些冷淡。
在缝完最后两道线后,她才停下,坐在了新床被上她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生日就不过了吧,毕竟我爸也刚走没多久,我是真没有那个心情去过生日。
她的想法,当场就招致了金杏嫂的强烈反对:那怎么能行,五十可是大生日啊,一辈子就这么一回。
虽然你爸走了,但你还得继续过以后的日子,总不能往后的生日都不过了哇。
阿姆说得没错,即使爸不在了,那也得过好往后的日子。
你就别多想了,等海海结婚的时候,要不把生日也一块儿过了。
我再考虑考虑吧!哎呀,你还考虑啥呀?就按维说的,你的生日和海海的婚礼一块儿办了。
怎么说也算是双喜临门了,喜上加喜呀。
在这件事上,金杏嫂的态度可谓是第一次表现得如此坚决。
顾涵秋也不敢驳了她的念想,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而顾涵秋将要过五十岁生日的消息,很快也在清水村村民们之间传播开来。
九月来临时,清水景区度假村也如期正式营业。
作为当地第一个自主兴建,筹划景区开展旅游开发的村子,开业当天的剪彩仪式也受到了相当重视,县里和乡里都派了旅游宣传部门的领导前来参加。
在随后的欢庆宴上,和顾涵秋围坐在一个桌子上的方振国,也自然提到了五十岁生日的事儿。
振国,薇薇,要不你们也在这边,和我的生日一块儿办了呗。
顾涵秋的想法是好,目的也单纯。
反正他们三个都将要迈进五十岁人生的关卡,有他们一起陪着过生日,也能让生日当天更热闹些。
只不过,她的想法却并没有得到夫妻两人的接受。
方振国更是直接摇头摆手,给出了自己的解释:还是不要了吧,那天你过生日,又是海海和雅贝结婚的日子。
我和薇薇总不能再掺和进来了,不然还不得乱了呀。
可我觉得有你们陪我一起过生日,那不是更热闹些嘛。
她为目的做着苍白无力的解释。
李楠薇轻轻拍抚着她的手背哈哈一笑:涵秋,振国说的没错。
我们俩肯定不能提前和你同一天过生日的,要不然真把海海他们结婚的风头给抢了。
反正你过生日那天,我们肯定都会在的嘛,一不一起过其实也没关系的。
就在三人这边讨论着生日的话题时,同桌的姚书记也插了句话进来。
涵秋同志也五十岁了?是啊姚书记,等明年三月份,涵秋就五十周岁了。
李峰附和着回答了姚书记的询问。
哦!五十岁,五十岁的大生日可得好好办一场。
我要是记得不错,涵秋同志应该是八零年来清水村支建的吧?面对姚书记的追问,顾涵秋也如实回答了他:八零年的夏天,大三的时候来清水支建的,还有振国和薇薇也和我一起。
那我还是没记错,是八零年。
当时你们三个都还是愣头青吧,这快三十年的功夫,你们也做出了不少的成绩啊。
我年轻的时候,和刘老书记来过几次清水村,那时候的清水村呀,可以说是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很多孩子呀,连鞋子都没得穿。
不光你们自己成了企业家,也把清水村给建设的这么好啊。
不光是清水村,咱们乡的人民都得和你们说声感谢呀。
姚书记您太客气了,我们也是正巧站在了时代风口。
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经济的决心,也不会有我们的成绩,更不会有清水村这样脱贫致富,实现现代化新农村的今天呀。
方振国笑答着姚书记的感慨,举杯和他碰了一杯。
顾涵秋全程保持着微笑,没有参与到碰杯当中。
耳边仿佛一阵呼唤,她回转过身,环顾了一遍已经不复当年模样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