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天是阳平氏现在的祭司,老祭司阳虎在五年前正式传位于他。
阳虎传位于他之后便去了共主伏羲所在的伏羲部族,而临走之时再三交待于他,若有难,往阳平。
这一点,即使是阳虎不交待,阳天也一定知道的。
不过这五年来,一直风调雨顺,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即使是有一些小妖到得山下来,也会被他给打退。
但是近一两年来却出现了怪事,就是有死了的族人,竟然经常夜里归来。
以往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这让阳天一时不知如何时好。
初时,他虽然看得到这回来的人,并没有肉身。
但仍是皱着眉头喊着,却没有想到,这一喊便喊出事来了。
那被喊的人竟是瞬间化为了虚无,消散了。
已经有了化神境界的阳天能感觉到,那人算是魂飞魄散了。
后来又看到死了好几年的长辈回来,不敢再喊。
可他们却一个个穿过房门,扑到那些熟睡的人身上。
这让阳天措手不及,相要阻挡已经来不及了。
果然,第二天,那些人便疯了。
一个个双眼赤红,满嘴糊话,不认识人,饿了见人就咬,眼神气态极为凶恶,俨然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阳天一身所学,不过是那本南落留下的《玉虚法术总纲》上面的法术。
翻遍了那本书,也是没有看到有一个治这种症状的法术。
没过几天,那些人便死了。
而阳天则看到一道道阴气浓重的影子,自那些死了的人身上冲了出来。
能感觉得到,那些阴沉沉的影子,比之没进入那些人身体里之前要凝实了许多。
阳天这才知道,原来这些已经死去了的长辈,早已经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些长辈了。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怨气和邪气。
此时再想收拾他们已是晚了,阳天动手之后才发现,自己虽然并不怕他们,却无法将他们消灭与抓住。
没过多久,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不只是人类的,还有将许多阴气浓郁的妖类。
每天晚上,都要来寨子里吞噬阳气,在天亮之前退走。
族内修习法术的并不少,但是也仍是无法守得住这些死后归来的人。
最终,他想起了阳平山中的南落。
对于南落的了解,他只是在老祭司从小说讲的故事中了解的,一切都如故事,不真不确。
而且老祭司回来之时,去过山中一回,竟是连见都没有见动。
而后,他也去了一回,只见到满山的五彩云雾和一个婴童,别的就再未见到了。
所以,他才会一直不上阳平山,直到实在是没有办法,都快要守不住了才来往阳平山中来的。
此时的情形已经极为严重了,那些死去归来的人,竟是在黄昏时分就开始出没了,阴气越来越浓郁了,就连阳天都经常会被到影响,心中莫名的升起寒意。
当看到卧牛山的刹那,心中顿时大喜。
那曾将他拒之山下的五彩云雾已经消失了,远远能看到一座道观在山顶。
此时正是清晨,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白衣小童,正用一把比他人还高的扫帚扫着地上的落叶。
阳天一眼便认出了这小童就是二十多年前,南落抱在怀里啼哭不止的婴儿。
二十多年过去了,竟然还只是这般的大小,这让他感觉到无比的怪异。
不过,想了想也就释然,当年在婴儿时就哭过一天一夜不停止,气都不要喘,也不要吃东西。
至少阳平氏族内还留着他的传说,一个连续哭一天一夜的婴孩,一个两天都不要听吃一点东西的婴孩,指的就是他。
阳天来到观前,被那白衣小童子带了进去。
事隔二十多年,再次见到南落之是时,只觉得南落比起二十年前更加的飘渺了,整个人就像是随时都要随风飘去一般。
看着坐地青台上面的南落,恭敬的拜见之后,连忙将阳平氏族内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只见到这个族长和祭司嘴里神话般的人物,也是微皱眉着。
过了一会儿,才听他说道:人死之后,精气归于天,肉身归于地,魂魄化为亡灵归于幽冥之间。
阳天认真的听着,却听不懂,当下便问那究竟是什么生灵。
南落说道:世间本无这种生灵,只因轮回崩塌,才会有许多死去的人归来,这些已经不算是生灵,却又都有意识,可称之为鬼。
阳天不知道南落所说的轮回崩塌是什么意思,又听南落将那东西称之为鬼,就问有没有什么法子能治那些鬼。
南落微一思索,便自突然虚空画出三道符咒,化为三张金符,落到阳天手上。
并说道:这三道符,一道可镇封,一道可驱除,一道可护佑。
你且带回去,贴在寨门之上,便不会再有鬼怪潜入了。
你也可以自己依符而画,效用也是一样的。
阳天顿时大喜,接过三道黄符后,叩拜之后便离去了。
南落在他离去之后,心中却想到,这轮回果真是已经崩塌了,难道他们就准备这样不管不顾了吗?在他看来,真正让轮回崩塌断了的,就是帝俊所暗封的那三百六十五位星神。
这三百六十五位星神,遍布于天地间,被天帝帝俊所操控着。
这一点,一定是被许多人知道了,才会有极西之地的那一幕发生。
孟紫衣所在的千回百转无劫山属于天地轮回中的一部分,天庭想要掌控,许多人便在暗处以这一点来做诱耳,引得东皇出手。
此时南落静下心来想一想,便觉得其实他们双方定然都知道对方的打算的。
天庭知道有人在暗处算计,于是便将计就计,所以东皇就出手,想以此来引出那此暗处的人,看看到底有哪里人在暗处算计。
而那些暗处算计的人也自是明白,自己这些人这么做,一定会被那帝俊所看破,但是却又知道天庭仍是会出手。
所以,便想趁此机会真个将东皇钟给封印了。
这就有了极西之地众多大神通者布置法阵,将东皇钟封印着。
之后才有着东皇一怒而下东皇山,却被四位祖巫阻拦。
不过,最终却是在关键时候,被帝俊所破。
那一刻的轮回崩塌,让所有的算计都化为乌有。
当时的南落便感觉到,天地间三百六十五处地方接引着九天洒落的星力,而不周山竟也在此列。
当时的南落无比的疑惑,后来仔细的感受天地间那三百六十五处位置,才发现,竟是以那不周山为中心散布在天地间各处的。
那时的南落中便升起了一个想法,难道帝俊也将自己与不周山的灵脉融合在一起了吗?难道这么多年来,天庭没有什么动静便是因为帝俊也在祭炼类似于太阴碑一样的星辰碑石吗?若真是如此,那帝俊要想要的回报是什么,一统天地众生吗?凭着南落对于帝俊的了解,他并不是这种人,那他这么做只有一种可能,便是提升当前的修为境界。
天地间流传着一句话,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法力有多高,都无法超脱天地轮回。
所以,南落便觉这就是帝俊破坏天地轮回理由,因为他想超脱轮回之外,或许,他还想着掌控轮回吧!在天庭初建之时,南落便知道,因为天帝有河图洛书,测算天地之事莫有不准。
这才有人乱了天地阴阳,使得所有人都无法再测算得清楚。
但这却被帝俊给利用了一把,以至于在不周山天庭中暗封了三百六十五位星神,都是在后面露出了征兆之后,才有人猜测出。
而巫族本身便与天地有着微妙的联系,天庭那封的三百六十五位星神,破了天地轮回,这一点只怕是伤到了巫族祖巫的根本了。
所以巫族才会如果倾力而动,才会有帝江城出现镇压了一方灵脉的走向。
此时南落再想来,那帝江城所镇压的那处山脉,一定是有一位天庭星神封于其中。
不过,帝俊是在直到极西之地的大战之时,才真正的能够操控得了天地间的三百六十五处星碑呢,还是一直被阻止着,却借了那次机会,一举突破封锁而破坏了天地轮回。
这一点,南落无法确定了。
真到现在,他才算是将天地间的大势理的差不多了,不再是像以前一样,什么都只是看到一点点,不明所以。
多少年后的今天,他才算是跳了出来,以一种纵观天地的眼界看着世间的一切。
信步走出阴阳观,抬头看着天空,闭着眼睛,感受着天地。
良久之后,他睁开眼睛,淡淡的叹了口气。
此时的天地,在他的感觉中竟是有着无数的裂痕。
这裂痕非是有形的,而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征兆。
以前南落法力境界不够高,自然无法感应到。
现在法力境界高了,能感应到这一切,但仍然觉得自己在天地面前是那么的渺少。
可是那帝俊竟然能够以那三百六十五们星神,将天地轮回都崩塌。
这是何等可怕,是他本人实力太过高深了,还是那三百六十五位暗封的星神所带来作用太强了呢。
时间滑过,如流水于青石上流淌,不声不响,悄然流逝。
突然有一天,有一人来到卧牛山,入内拜见南落,说是伏羲共主有请,南落问什么事,对方却说有关乎人族生死存亡的大事。
南落皱了皱眉头,又问还有什么人,对方回答说还有各大部族的族长,且我们人族中所有杰出的修行者都将聚集。
第一七零章 真人来者一缕黑须,手中的提着一标赤铜长枪,神态不亢不卑,说话声音低缓,却很清晰。
显然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颇有一种儒将的风范。
南落略一沉吟,便问他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对方却说能越早去越好。
南落又问了伏羲部族所以的位置,便答应了下来。
以南落现在的身份其实并不要去的多早,即使是迟了也没什么。
但是他还是第二天就动身上路了,九福则捧着青颜剑跟在身边。
有机会离开这枯燥的卧牛山,九福显然很高兴。
可是再要动身的时候,突然说道:老爷,到了外面我能不叫九福吗?南落一愣之后,笑问为什么。
九福厥了厥嘴,有些沮丧的说道:那些人都说我这名字不好,配不上我的绝世风姿。
南落自然知道九福所说的那些人,是指山中的那些妖怪。
当时道观初建成时,许多人都想要慕仙颜,想要看看能不能沾得一点神气。
南落自然不会去理会,只交由九福去打发。
却没有想到,九福竟是跟那些人玩在一起了。
南落微笑道:九福这只是我为你临时起的名字,我非你师,非你亲人,只是替你父母照顾你一段时日,你的大名当然要由你父母来起,或许哪一天,你羽翼丰满之时,在天地间行走,可以自己起一个名字。
九福想了想,说道:那我应该叫什么呢。
一个名字罢了,又说明不了什么。
你会因为一个名字而受到影响吗?你若会因为别人的言论而感到无所适从的话,那你叫什么名字都没用,毕竟每一个的看法都不一样。
南落淡淡的说道。
九福虽然看似只有五六岁的童子大小,却是已经在卧牛山活了二十多个年头。
听了南落的话,歪着头想了一会儿,仍像是未能理解。
南落也不再理会,脚下凭空生出一团白云,托着两人朝天空中飞去,眨眼之间便消失在了天际。
在他们走后,卧牛山顶的阴阳道观竟是如风一般消失在了虚空之中。
在阳平氏族上空之时,南落停了一下,向下方看去,只见寨子里每一家门上都贴了自己画出的三道符,但并非原符,而是另有人画的。
只是看了一会儿,便又向东面飞遁而去。
伏羲氏族在离阳平山八千里外的渭水河边,南落并未来过,一路驾云而走,来到一处地界。
只见一条大河于群山之中蜿蜒而出,几座山脉中间一片平坦沃野之地,大河的一侧,竟有一座石砌城池耸立着,虽然不如帝江城那般威慑恐怖,但是却要大上许多。
南落一看到这城池便立即猜到这是伏羲氏族了,按落云头,无声无息的落在了城前。
抬头看去,只见城头之上‘伏羲’两字银勾铁划的铭刻在上面。
城头并不甚高,但定神看去却有别一种感觉,只觉这城池无比的稳重,有一种即使是过得亿万年也不会有丝毫褪色和损毁的感觉。
只一眼之下,南落便看出,这城池非是人力所能建成的,定然结合了许多人布下阵式,借助天地之力花费许久时间才建成的。
这一方天地灵气汇集处便是这座伏羲城,山河之灵气,周而复始源源不断的汇集过来。
城门之上铭刻着一个大大的八卦图,玄奥非凡,似包融了天地万物的发展太势。
南落观看了良久,才带着九福一步跨出入了伏羲城,并未惊动那城门上的法术。
在城内凭空而现的南落,没有一点突兀感。
并非没有人注意到他。
而是即便看到也只以为他本来就在这里的,一切都是那般的自然。
九福本是手捧着青颜剑,但是一路上时间长了,便缚于背上了。
三尺长剑,缚在他的身上,看上去极为有趣。
他从来没有来过人族大部族,看着城池中来来往往的人,忍不住惊奇的四处张望着。
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老爷,我们去哪里啊……那个是什么东西啊,好像很好吃的。
南落顺着九福所指的方向,只见那里正有小孩正抱着一块肉骨在啃着。
而九福到现在为止除了吃些山果之外,并没有吃过人间的食物。
闻到那香味,口水直流,眼睛转都不转一下。
还未等南落答话,却有一道声音突然传来:仙童若是喜欢,等会定让你吃个够。
一个身披一件虎皮披风的男子自远处走来,面白无须,气质儒雅自信,脸上挂着自矜的笑容。
笑盈的来到九福面前,伸手要捏九福粉嫩的脸,被九福避开了,也只是呵呵一笑,没有丝毫的尴尬。
他朝南落一抱拳,说道:共主说真人今天午时能到,果真来了。
华都迎接来迟,还望真人恕罪。
南落对于伏羲能够算到自己什么时候到来,并不感到惊讶。
倒是对于那‘真人’的称呼颇为疑惑,便问他这‘真人’是何意。
那华都微笑着,颇为自豪的说道:共主曾说过,每一个修行之人,都是一个寻求真我的过程,当一个人真正的返本还源,有了自己的理念与道之时,便可称之为真人。
共主说,真人已能当此称谓了。
南落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只是随着这华都向城内走去。
被华都安排了一处安静住处后才知道,伏羲此时并不在城中。
而且此时也没有多少人到来,南落听了华都的话后,只是微笑着说没关系,等等就是了。
华都离去,没一会儿,果真派人端来一盘肉食,但是九福却拒绝了。
同时还大声的说道:我从小便吃仙果琼浆,今天随老爷来此,岂能吃你们的这些东西,哼……他本还待再说,却被南落喝止了。
在那人离去之后,九福说道:老爷,你本是一道德仙真,逍遥世间之外,应那个什么共主邀请而来,却被安排在这样的地方,连他本人都未曾出现迎接,我们回去吧。
南落却并未答话,只一挥手,凭空便多了一团白云,身形一闪,人已经端坐于云床之上了。
闭目养神,飘渺虚幻,仿佛那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生命存在。
九福看着南落的样子,嘴巴一扁,转身便出去了。
三日后,有人来,被安排在隔壁,喧闹到半夜才静下来。
九福背着剑,怒目而视。
四日后,有人至,被安排在离南落不远的另一位置,哗嚣不止。
九福大怒,大声说道:你们再喧哗,惊扰了我家老爷,我一剑将你们斩杀了。
那些人被九福那气势所慑,看着他手中明显不凡青鞘长剑,竟是一时无人敢接口。
最后有一老者跃众而出,问道:不知仙童的老爷是何名号……未等他说完便被九福打断:你们也配知道我家老爷的名号,速速安歇,若再喧哗莫怪我剑下无情。
……刹那安静。
第五日,有人至……第六日……九福抱剑站于自家老爷所住的房间门前,怒目冷脸,在他看来,自己老爷应邀请而下山,已经是给了那个什么共主天大的面子。
可是那共主不但没有亲自来迎接。
反而让自家老爷等待于他,光这一点就让他很生气。
现在安排的住处又有这么多人一起住,这简直是对于自家老爷的污辱。
正当他想着是不是要展示一下自家老爷的法宝之时,突然有人喊着,伏羲共主回来了,还有昊天上真也一起到了,正在议事殿中,众人顿时结伴而去。
九福转身要进到房间里去,那门却已经开了,南落自屋内走出,面色平静。
老爷,我们回山里吧,他们让你与凡尘俗辈为伍,欺人太甚,既然他们不把你放在眼里,我们又何必再呆在这里呢。
九福他虽然只是五六岁孩童的身躯,但在山中与那些妖怪打交道久了,说起这些话,却极为的老道。
南落并未回话,抬步便也同样朝着那些人所去的方向走去。
不急不徐,沉静、飘逸。
九福一看到南落的动作,便知道他的意思,便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只是将手中的剑摆好,身体挺的笔直的跟在南落身后一步距离。
他心中想着:老爷大度,不与你们计较。
可如果你们敢冒犯老爷的话,别怪九爷我剑不容了。
在阳平山中之时,他在南落面前虽然恭敬有加,从来不敢多说什么,可是在山中那些妖怪,却没有人敢违抗他的话。
而山中的妖怪也都称他为九爷,这一点他还颇为自得,心中时常想,这山中自然是老爷最大,可除了老爷之外,自然就是我九爷最大了。
那些在南落之前便快速赶到伏羲议事殿中的人,看到共主伏羲竟然站在殿门口,旁边还有着那位在人族中声望极高的昊天上真,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在人族中名声极响的人。
莫不是法力高深,便是一族之长。
他们一见之下,心头诧异,连忙上前去拜见,却只是快速的说了几句话后,便站到一边去了。
他们心里自然知道这根本就不是迎接他的,心中又想着,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才能让族内这些顶级人物等候呢。